01
经典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王孙莫把比蓬蒿,9日枝枝近鬓毛。
9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02
优美语句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预防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节令美食。
重阳节,起来自于战国年代,原是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属阳,9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9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好机会。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非常美好。
03
精彩佳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月9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质朴素雅的诗句,使我身居省会闹市,强烈的感觉到了重阳节思故乡思朋友之情。爱不过古人如醉如痴。王勃《9日》直白道来:9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张籍《重阳日至狭道》的诗作,菊中有酒,酒中有菊。无限青山行不尽,回看忽觉离得远远的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最好看的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重阳日大家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龄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去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爸爸妈妈,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如此会让老人心胸愈加开阔,便于长寿。
让人目不暇接的秋菊,一朵朵,一株株,一丛丛,点缀着重阳节。让人赏心悦目的秋菊,一棵棵,一盆盆,一片片,描绘着重阳节。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9月初九是国内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什么叫重阳节呢?由于国内古时候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1、3、5、7、九等奇数称阳数;2、4、6、8、十等偶数叫阴数。9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秋风瑟瑟的日子里,大家登高望远,看南飞的大雁在蓝天上振翅翱翔,看丰收的稻谷在阳光下颗粒归仓,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油画啊!收成的季节给大家带来沉甸甸的思想,所有寂寥都在蝈蝈声中湮没,心灵深处的富矿毫无暴露地被开采,大家捧起汗水凝成的期望,走在重阳的路上
阴历9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大家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大家灿烂的脸颊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秋的漂亮,秋的深沉,秋的寥廓,秋天的重阳,秋天的大家,站在高处,眺望远方,遍地是金,原来期望就在脚下,高歌一曲《秋声赋》吧,年年岁岁重阳日,岁岁年年人未老!这一刻,菊花酒摆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