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报名已经全部结束,参与今年强基角逐的人次已经确定。整体报名人次对比2022年上涨2万人次左右。
1、2023报名人次统计
据互联网统计,今年39所强基高校总报名人次约88万人次。其中包含了同一个人报名后取消,再报名的状况,所以实质报名人数应该还要低一些。总数比起2021年的187万人次,减少了60%左右;与去年相比持平。
39所高校中北大是最热门的,报名人次在4万人次以上,川大武大中山清华浙大也比较热,都在三万五千人以上。从数据上能看出来今年考生比往年愈加理性,不是只追着顶级名校不放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强基的院校报名人数都不算太高。看来,新的政策确实让不少人不能不认真抉择,不可以再拿这几所学校只当托底而不入选不去。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同学对校考自信不够,而转向选择其他凭高考考试分入围的学校。
2、往年年报名人次对比
3、今年入围分数线会降低吗?
今年报名人数与往年持平,不少家长可能第一反应并非太关心,反而会更关心今年的角逐会愈加激烈吗?这个问题要从入围分数线的规则来剖析。
强基的入围分数线是高校根据一类考生高考考试成绩(今年部分学科有加权)排名,然后以规定招生计划数肯定倍数圈人,最后一名的分数线就是入围分数线了。所以他跟各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和入围倍数有关。
今年大多数高校招生计划是稳中有升的,而入围倍数一般在4-6倍不等,和去年也相差不多,所以预计入围人数和去年差不多。
预计变动会比较大的几所高校: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南大、中科大、浙大、厦大、西交、同济。
清北主如果由于不少二类考生被审核掉了,这批考生部分流入了一批考生,会跟着一块角逐,这里面不排除一些高考考试成绩本身就非常出色的考生。等于略加强了顶部学生的角逐重压。而且可以预见,这批考生一旦入围,凭着竞赛金银牌奖项,复试更会如鱼得水,可以说只须入围基本就是一只脚踏进清北。
而复交南浙科和同济西交厦大等8所新强基高校,相信大伙都了解。强基校考困难程度通常都是比高考考试要难一些的,又是高校命题,和高考考试科目、分值都不同,所以困难程度一定会加强(分数没什么可比性了)。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新闻资讯大全
2023年各省市高考考试时间及考试安排大全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