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是不少同学的噩梦,要点海量而且杂,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同学们非常不友好,我们建议同学们通过概要要点的办法来学化学,如此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下面就是我们给大伙带来的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汇总总结,期望大能帮到大伙!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要点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修三要点
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考试重点概要
高中二年级化学选修四要点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修三要点梳理
高中二年级化学常考要点大全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要点大全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期末要点大全
高二化学要点
1、油脂的结构
2、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ρρ水,粘度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较好的溶剂。
2.化学性质
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水解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3、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制取
2.去污原理亲水基:伸在油污外,憎水基:具备亲油性,插入油污内
3.合成洗涤剂优点:能在硬水中用,去污能力强,材料实惠.缺点:引起水体污染
返回目录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1、研究物质性质的办法和程序
1.基本办法:察看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用比较的办法对察看到的现象进行剖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2、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3、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2Cl2+2Ca2=CaCl2+Ca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2+CO2+H2O=CaCO3↓+2HClO
4、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N/N
2.物质的量n=m/M
3.标准情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V/V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cV
5、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要点
1、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2 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断1、3键
2CH3CHO+O22CH3COOH
3、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作用与功效:燃料、溶剂、材料,75%的酒精是消毒剂
2、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2、酸性;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脂化反应
醇和酸起用途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脂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种类: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哪些用途: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减少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概要:
3、酯油脂
结构:RCOOR水果、花卉芳香气味乙酸乙脂脂
油:植物油
油脂
脂:动物脂肪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甘油
应用:食用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修三要点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考试重点概要
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通常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比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愈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些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但在稀轻金属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化学选修四要点
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规律:
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哪个强显哪个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4、盐类水解的特征:
可逆
程度小
吸热
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面原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
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
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
7、双水解反应:
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些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容易见到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S2-、SO32-;S2-与NH4+;CO32-与NH4+其特征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3↓+3H2S↑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修三要点梳理
1、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合处置。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合处置。
烫伤宜找大夫处置。
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大夫处置。
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很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钠、磷等着火宜用沙土扑盖。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着火,应飞速用湿抹布扑盖。
2、混合物的离别和提纯离别和提纯的办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离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离别沸点不一样的液体混合物预防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地方,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借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办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需要: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离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准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离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离别NaCl和KNO3混合物。
3、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4、除杂
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可以是“适当”,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需要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5、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水平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备的水平叫摩尔水平.单位:g/mol或g..mol-1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水平或相对分子水平.
6.物质的量=物质的水平/摩尔水平
6、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情况下,Vm=22.4L/mol
7、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基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办法,求出所需溶质的水平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主要操作
a.检验是不是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需要注意的地方:
A使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用前需要检查是不是漏水.
C不可以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化学常考要点大全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质,譬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需要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见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率混合,只须混和物总水平肯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水平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是什么原因每个都不一样:
烯、炔等不饱和烃、苯酚、醛、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具备还原性的无机物酚:羧酸:卤代烃酯:蛋白质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盐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通常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2]OH=2CO3+4Ag↓+6NH3↑+211.
10、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H2O
11.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苯的硝化糖的水解
但凡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13、解判断题的特征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点条件,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点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定义。
14、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_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要点大全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返回目录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期末要点大全
1、状况: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C8H8;
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与丁酸及异构体5、炔烃与三倍于其碳
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与丙苯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⑶石油商品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酚类.
⑸天然橡胶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卤代烃;
下层变无色的依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有机物的可能结构
①若耗氧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其他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CH:C2H2、C4H4、C6H6、C8H8
CH2:烯烃和环烯烃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CnH2nO:饱和一元醛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与丁酸及异构体
炔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与丙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