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
在学习、工作、日常,大伙肯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大家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帮大伙收拾的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欢迎大伙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伙有所帮。
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1
清明节的风俗是扫墓,每到这个节日就要为过世的亲人扫墓。
有一次清明节的时候,我跟父亲和母亲还有我姐姐……一块去帮爷爷扫墓。大家一块爬到山上去扫墓,我看到大大家在地上泼洒酒水等,还要除掉旁边的杂草,真辛苦呀!大家还摘花、摘蕨菜。我看见很多竹笋都在地下面呀!“大家吃的竹笋是如何挖出来的呢?”我问道。母亲回答说:“都是用锄头挖出来的的。”“哦,那一定非常累的”我说。母亲又说:“是呀,所以才要珍惜粮食呀!”
清明的祭扫让我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知晓了劳动的艰辛。由于纪念这个节日我才有了这部分体验。为此,我不由对这个节日的起源和目的非常有兴趣,我问了母亲这个问题。母亲回答我说:“清明节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可以指导农民伯伯拓展农业生产。同时,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思念,20xx年这个节日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这是一个既有意义,又让我懂了不少常识的节日。明年清明节我肯定还来扫墓。
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大家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我觉得大家应该换一种方法去祭奠大家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由于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导致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块床大家携带母亲筹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像我父亲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我们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大家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双眼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期望我流眼泪吧,大伙也不期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大家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很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仿佛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3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样和母亲一同去为姥爷扫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母亲:"母亲母亲,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母亲一直平易近人地说:"就和母亲一样啊!"我的姥爷在母亲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过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姥爷对自己如何好的时候,我一直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姥姥家,向大家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姥姥。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母亲、大姨和姥姥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姥爷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去,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大家给"开辟"出来。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姥爷的墓地上,最后把一束漂亮的菊花摆在陶罐,听母亲说,菊花代表对过世亲人的思念。这个时候,墓地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墓地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
大家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姥爷祭拜。随后,大家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啊啊啊……"那炮声仿佛是姥爷在大家表示祝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姥爷,我必须要认真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4
上下五千年,悠悠吴文化。清明节马上到来,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就要开幕了,让大家又想起吴地先祖——泰伯的丰功伟绩。遥想当年泰伯为了顺从爸爸传位给弟弟季历,从而再把王位传给孙子姬昌的旨意,三让天下的故事让人们传为美谈。当年泰伯出亡后,与弟弟仲雍结伴到了陕西西部,打造起了吴文化的雏形——句吴。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为尽孝道,回国奔丧。这个时候季历提出要让位予泰伯。泰伯坚决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又回到荆蛮吴部落中,为了表示义无反顾之心,他携带族人远走高飞,来到了我的家乡——无锡,兴修水利,带来一流的农业技术,给江南这片蛮夷之地带来了文明的种子。后来,季历又派人让泰伯回北方当王,泰伯用对犯人的刑罚对自己施了一遍,笑着对来人说:“一个犯人怎能当王呢?”泰伯这样三让天下,连被叫做圣人的孔子读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惊呼。在他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几乎不可逾越的境界。
想想泰伯三让天下的美德,再想想大家目前连排队买饭都要插队;公交车上,有人连个座位都不愿让给身边的老婆婆……目前,如此的事例还有不少。想想泰伯当时可不是让早吃一顿饭、一个座位……是天下啊!你们如此做,想想泰伯当时的行为,你们心安理得吗?想想泰伯当年为了江南水乡的建设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换来了后来几千年的兴盛昌盛啊!
关于清明节的民俗作文5
一进到烈士陵园我就感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大家第一来到烈士墓前,烈士墓正前方的墓碑上刻有陈锡联将军的题词:“豫北反攻作战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永垂不朽!”带队的老师告诉大家这里埋葬着为了夺取豫北反攻战胜利而牺牲的一百七十八位无名烈士的遗骨,除两位营长是用棺材安葬的,其余的烈士都是用几尺白布掩埋的。
听到这里,我感觉,虽然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已经离大家非常远了,但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仿佛又出目前我的眼前: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江姐英勇就义、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击敌人……烈士陵园里埋葬的烈士跟以上的烈士一样,都是为了国家而献出了我们的生命。
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烈士们敬礼。我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代表圣洁而庄严的菜鸟花放在了烈士们的墓碑前,以表达自己对烈士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在那里,我看到两位阿姨为烈士们买来了水果、鲜花和纸钱,非常庄严地向烈士们敬礼献花,忍不住向前询问,原来她们是附近的村民,是自发前来为烈士们祭拜扫墓的。阿姨告诉大家说:“烈士们牺牲之后可能都没留下后代,大家都是烈士的后代,大家不应该忘记他们;假如不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年青而宝贵的生命,就换不来大家目前安定、幸福的生活。”听了阿姨的话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