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研究数目、结构、变化、空间与信息等定义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是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我们为大伙精心收拾的初一数学日记,欢迎大伙阅读。
初一数学日记1
大家一大早起来,洗漱完。大家来到馄饨店吃早餐。母亲说要三碗馄饨。给我一碗给弟弟一碗,母亲自己一碗。我问母亲馄饨多少钱?母亲笑着说:“一碗馄饨六元。三碗馄饨多少钱呢”?我想一碗六元,大家吃了三碗,那就是3×6=18元吃完馄饨,我有点渴了。母亲让我到前台去拿了一瓶矿泉水,1元。18+1=19元了。大家吃完馄饨后,问了老板娘多少钱?老板娘说:“19元”。我心里暗暗想,对啦,我算对啦。母亲给老板娘20元,老板娘找回母亲1元。
吃饱将来,母亲带大家去买菜。大家买了葱0.6元,又买了西芹。3.8元,还买了猪肉,12.1元。顿时,人声鼎沸。大家转身一看,卖包菜的地方挨挨挤挤的。大家挤过去。原来包菜打特价。大家又买了一个大包菜,4.5元。母亲问,大家去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我心里算了算,0.6元+3.8元+12.1元+4.5元。一共=21元。我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很好哦,都算对了”。
我今纯真无邪高兴,由于又掌握了如何买菜。
初一数学日记2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被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要紧的数字,假如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的领略了0的重要程度。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探寻错误点。结果令我瞠目结舌。原来是4500÷90这道题。“如何可能这么容易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来0是多么要紧呀!
假如我将来当了企业的财务总经理,其他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哪个来要呀!这所有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很紧急。
初一数学日记3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常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常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母亲一块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母亲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枝大叶,不知晓如何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借助了这个学期新教的常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立刻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只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还表彰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常识能在日常活用。
是啊!如果没学好这门数学,将来损失的不仅仅是这0.9元,可能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初一数学日记4
今天我又遇见一道数学难点,费了很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个时候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办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愈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2=13;13—3+4=14;30—14=16。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了解了,不管做啥题,都要细心,不然,即便学会知道题办法,结果还会出错。
初一数学日记5
今天大家认识了面积单位,我知晓了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一个图钉的大小大约是1平米。课结束后,我量了量我的课桌长大约是6平方分米,宽大约是4平方分米,它的面积是24分米,我又知晓了我的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分米。放学后,我回到住房面积是150平方分米的家,摸着开关,打开了灯,发现家的开关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家每块地砖大约是36平米。肚子饿了,于是我吃了一片是1平米的面包,然后在一张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八仙桌上做作业,我打开长是24平方厘米的数学书,发现作业非常简单,我一会就做完了。做完后,我打开屏幕是30平米的电视机,看了一会动画片。吃完晚饭,我和父亲一块看相册,看着一张张大小大约是1平米的照片,不禁笑了,我还和父亲聊起了今天的学习状况,父亲摸着我的头,教育我要认真学习,我捧起父亲大约是1平米的手掌,看着上面满是老茧,深情地说:父亲,我肯定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初一数学日记6
今天下午,我在家没事干,便随手拿起一本数学课外读物翻阅,看见其中有如此的一道题目:小红用3个“8”和4个“0”写出了一个七位数,小红读这个数的时候,她的奶奶只听见小红读了两个“零”字。问小红写出的的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复地考虑和琢磨,终于按顺序想出了四种不一样的答案,这四种不一样的答案分别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从这一道题目中,我了解了无论做哪道题目都不可以只满足于想出一种答案。分析问题时要全方位、有序,培养好的思维习惯,才能真的地学好数学。
初一数学日记7
这几天,大家学习了方程。通过学习,我知晓了方程第一是个等式,同时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借助等式的性质,我掌握了解方程、检验方程,还会借助方程解决日常的问题。
记得在寒假中,我在母亲的教导下预习方程。当时感觉,用方程解决问题非常的麻烦,又要设Χ又要写解,同时考虑问题时思路还与原来不同,感觉非常不理解。后来,在老师的解说下,我终于了解了,通过设一个未知数,并且找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就能列好方程了。母亲给我说,大家目前学的是容易的方程,将来还要学二元方程三元方程等等一些复杂的方程,那时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啦!
初一数学日记8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居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如何听都感觉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越珠穆朗玛峰吗?但不少意料之外的事情都大概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所有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如此的惊人的数据在平时的日常处处存数学在,只须你有一双擅长发现的双眼
初一数学日记9
今天,我在数学1+2练习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如何求啊?坐在椅子上的母亲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晓母亲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母亲觉得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如何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依据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初一数学日记10
零看起来非常单调,就是没,其实它很地丰富,它隐藏了很多。在数学中零很特殊,无论做啥题,你应该分析零。
在几何中,“0”常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来自于在一些定义或题里,譬如每一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可以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都得零。
往往大家会忽略零,但它却起着要紧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的人就不可以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其实还有0。如:有什么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
零在日常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了错误本给家长看时,大家都期望我们的那一格记住“0”,这表示大家没犯过错,家长开心,大家开心。但在卷子上大家都不期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不然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大家都不期望得到“0”。
零是丰富的。我觉得零在题中是陷井,大伙将来做题时应分析零。零在不一样的场所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初一数学日记有关文章:
★ 数学日记四年级作文5篇
★ 数学日记小学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有趣的数学课数学日记400字范本6篇
★ 小学四年级奥数数学日记范本7篇
★ 小学五年级日常的数学日记700字集锦5篇
★ 数学日记小学四年级作文5篇
★ 六年级买年货得数学日记合集7篇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日记甄选7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六篇
★ 三年级新年数学日记范本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