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七日,大家将迎来传统节日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了解,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国内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风靡。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块食用,也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其中以北京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大家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复习必须具备 | 大量免费学习视频资源尽在“学而思轻课APP”点击弄清楚]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必须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的,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假如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在民间,倘若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去祭祖敬神外,也有在这一天哀悼亡国、寄托哀思的。【文章源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