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鲜亮。
作文题目要禁忌平淡、呆板,要有个性、独树一帜,既可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可以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得分点。因此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嚼味的题目。有些是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些是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双眼上的窗帘》;有些呼告,《茉莉,我爱你》;有些祈祷,《让眼睛愈加清澈》;有些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有些口语化,《明天肯定记住开窗》;有些化用成语诗词,《随遇而安》、《月是故乡明》;有些繁复,《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有些简单,《网里生活》。比较一下其他文体的题目,大家可以发现散文的题目没一个相同,富有个性,富有革新精神,而且又跟高考考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十分符合。
2.取材广泛。
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其内容很丰富。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我们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但凡可以引起作者动情的,但凡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开广阔的思路,无所拘束,任意驰骋。高考考试作文取材最禁忌旧、俗,阅卷老师总是看到容易见到的材料,第一就感觉不佳。散文广泛的题材范围,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上面举到的几篇文章,取材面相当广泛。有些是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有些敏锐地抓住当今时事,细察社会进步轨迹;有些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常识,有些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广阔的题材显示了考生敏锐的思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表达灵活。
散文取材广泛,它的表现形式也就看上去自由灵活,表达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须在肯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好。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法也一样,可以依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法熔为一炉。由于散文一直有抒情性的特征,抒情方法特别多姿多彩。满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先由栀子花开状写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态,然后联想到古时候诗人和诗境,中间穿插议论抒情,结尾用栀子花重开暗示我们的见解。《拨开天空的乌云》扣住对道家音乐的感悟一事,写心理,写游览,写谈话,写品曲,无不为感情亲疏不一样,对道家音乐的感知也千差万别张本,写得大方。
4.情理相透。
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依赖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凡出色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含义又饱含诗情,由于散文具备情理相透的特征。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起读者的理性考虑。今年的话题具备非常强的思辨性,富有才华的考生就把这种理性通过感性形象来展开。如《无边落叶》写童年记忆中遗失一枚香山红叶而误解同学的故事;《随遇而安》写了从北方来广州的妈妈饮食上的改变,进而引发对广州生活活习惯的认同,富有生活气息,巧妙道明感情影响认知的看法。《黄色蛹·金色蝴蝶》是一篇公认的散文诗,虽没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精心挑选的三个片段,重点表现了自己感情在生活经历中的变化过程,语言上处处洋溢诗情,非常好地扣住话题。这对一些不着重生活积累的考生,只能空洞发表议论的考生,应该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启发吧。
5.语言精美。
真的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法,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大家往往在散文中读到被人一见不忘的语言。《与你同行》显示了好的语言功力,文章写道:让水与火同行,情与理同行。坚持爱与美的真理,让冲动与成见在你的足下沉淀,带上淬火之后的智慧--与你同行!理性考虑在激烈的感情下化为不可抑制的内心独白,强烈表明我们的看法,也以情动人。《月是故乡明》将话题巧妙转化为由于深情,所以偏执这一警策之语之后,直接用铺排方法将生活感受强化:这就是为何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逝去;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大家所熟知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妈妈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所有都让大家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以后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通过语言,把感性与理性融合为一,成为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