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理故事:愚人不如愚己
愚己是愚人的最高境界,与其煞费苦心愚人,不如轻松随心所欲愚己。下面是我们收拾的生活哲理故事:愚人不如愚己,欢迎查阅,谢谢。
生活哲理故事:愚人不如愚己 1
娱乐年代,愚人之事时有发生。愚人容易,每人都会,恰如其分能让人发笑,没把握好分寸便有危险,轻则使现场尴尬,重则让他们愤怒。然而愚己就十分保险,既能博得大伙欢笑,又可以显出愚己者的聪慧豁达。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时常揶揄自己,以一颗平时心去解决烦闷烦恼,如此生活才会轻松愉悦。但古往今来,愚人者海量,敢于愚己者却不多见。思想家孔子可算一位。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处境很尴尬。有一次,在郑国孔子与弟子们走散,子贡找人询问,那人告知:“东门外站有一人,看起来像丧家之犬,那是否你的老师?”子贡找到孔子后转述了此话,孔子苦笑道:“我确实像条丧家之犬啊!”这种自知之明的愚己,需要强大的勇气。从这儿看出,孔子胸怀坦荡。
国学大师启功在他66岁时写下了自嘲的墓志铭:“初中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启功才学深笃、著作等身,这样坦诚诙谐的`愚己,让世人对他钦敬无比,喜欢有加。
文学家苏轼频年谪居,仕途遭到非常大的挫折。在这段时间他写过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此诗浅白易懂,以轻松戏谑的语气自我调侃解脱,愚己中尽显苏轼的大度超脱。
如苏轼这般碍于时势,表面愚己,实则反讽的是宋朝郑广。郑广曾是著名的海寇,招安做官后,其他官员因其出身常不理睬他。1日,群僚正在谈论诗歌,郑广赶到后,群僚根本无视他的存在。郑广说:“郑广粗人一个,目前我也给众位做一首诗吧。”大伙好奇,默坐静听。郑广言道:“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郑广坦率地嘲谑自己是海盗,实质讥讽了官如盗贼的腐败官场。
愚己者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败。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自嘲:“有时我感觉自己是个非常丑陋的人。”林肯的自嘲超越了自卑,升华为达观的生活态度。了解当令愚己的人,总是对生活充满自信与热爱。演员潘长江戏谑自己:“浓缩的就是精华。”演员葛优也自嘲:“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相比愚人而言,愚己愈加突显智慧。愚己者大都心胸宽广,为人谦逊,处世聪明,心态乐观。愚己是愚人的最高境界,与其煞费苦心愚人,不如轻松随心所欲愚己。
生活哲理故事:愚人不如愚己 2
在遥远的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愚村的地方,村里的大家以愚为乐,以愚为荣。他们深信,只有愚笨的人才是真的的智者,而聪明的人反而被视为愚者。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特别愚笨的人,名叫愚己。
愚己虽然让人们嘲笑为愚者,但他并不以为意。相反,他以一颗善良、乐观的心面对生活,天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然而,愚村的大家并不满足于愚己的'愚笨,他们决定找一个更愚笨的人来取代愚己,成为村子里最愚的人。
于是,他们四处探寻,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叫愚人的家伙。愚人外表愚笨,行为举止更是叫人啼笑皆非。愚村的大家感觉,他就是他们心中最佳的愚者。于是,他们将愚人带到了愚己面前,宣布要让他取代愚己的地位。
愚己听了这个消息,并没感到惊讶或生气。他微笑着对愚人说:“朋友,你要成为村子里最愚的人了吗?祝贺你!”愚人听了,一脸茫然,不了解出了什么事。愚己见状,便讲解道:“在大家这个村子,愚笨是受人尊敬的。你将成为村子里最受人尊敬的人。”
愚人听后,并没表现出任何欣喜之情。他皱起眉头,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对愚己说:“可是,我并不想成为最愚的人。我感觉,愚笨并非受人尊敬的原因。真的的智者,是那些可以看清世界、理解生活的人。我宁可做一个了解人,也不愿做一个愚蠢的受人尊敬者。”
愚己听了愚人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愚笨并非一种值得追求的品质。真的的`智慧,是可以在愚笨与聪明之间找到平衡,看清生活的本质。他感慨地对愚人说:“谢谢你,让我了解了这个道理。原来,愚笨并非受人尊敬的原因,真的的智慧才是。”
从那将来,愚己开始好好学习,提高我们的智慧。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愚笨的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了解人。而愚人,也由于我们的坚持和勇气,取得了愚村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愚笨并非一种值得追求的品质。真的的智慧,是可以在日常找到平衡,看清世界的本质。大家应该努力提高我们的智慧,而不是满足于愚笨。由于,只有真的的智者,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