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韩国派使者求见赵王,欲将城邑十七座,纳入赵国。赵王很地开心,就召见平阳君赵豹询问建议。赵豹说,目前秦王正蚕食韩国的土地,而韩国之所以不把土地让给强秦而主动送给赵国,实质上是想嫁祸给大家。然而赵王并没采纳赵豹的建议,最后致使秦赵之战,赵国惨败。
可表面上韩国把战争转嫁到了赵国,计谋达成了,然而这种损人的方法固然可以一时利己,却也给损己埋下了祸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能下咽也。”这是苏洵对这件事的评价。韩国做出了损人利己的事情。可这种方法终究让他走上了灭国的道路。各国都是各有所想,心怀鬼胎,最后被秦国一一击败。
不少东西都是相互依存,一损俱损的。当你决定了为我们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时,你就走上了条不归的道路。利己者先要保证不损人,只须是损人的行为,其结局肯定也会伤害到自己,小人损人利己,伟人舍己为人。字的差别不多,可意思差别都非常大。为什么有的人去要做小人,而不想当个大公无私的伟人呢?
就像是老鼠长期在墙下打洞,繁殖的多了,洞就越打越大,他们将我们的洞穴扩大了,利了己,但损了墙,可他们忘了,我们的洞穴是依靠墙而存在。时间久了,墙塌了,也将老鼠给压去世了。这就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大家都说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去做,可现在的大家哪个能发誓说,我真的一件都没做过?帮助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人在肯定利益的魅惑面前需要维持我们的原则。损人不利己最不可取,损人利己也不可取,至少大家要做到利己但不损人,最容易做到利人利己。若能做到舍己为人,那便是一种高尚了。
中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