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冲刺的学习技巧,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复习计划和建议 第一阶段:基础强化练习(时间:10天) 练习试题的卷面分数:124分(除倒1、二压轴外),卷面完成时间:60分钟. 练习目的:中等及以上学生成绩达到120分及以上。 完成时间:努力争取低于50分钟(主要考虑到倒1、二的完美作答每题均需30分钟左右做过多次调查得到的结论)。 具体练习办法:天天一份(时间低于60分钟,最后目的是45分钟内完成)。每节课讲评20分钟,并让学生当场订正,同时还可以节省10至15分钟进行下一份的基础练习。练习时,通过不让学生做完检查而直接上交的方法,来提升速度和准确率。 当然,若能调动优生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复习性讲评,时间更节省,成效更理想。同时对优生来讲,亲身历程过的事定很难忘怀,甚至终身难忘,显然记忆时间保留更长,而对其他小孩来讲,听讲时就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基础练习达到10份后优生已经适应(一般情况下),基础练习部分基本上会达到理想的成绩,同时速度和稳定性也更高,也渐渐有了好的考试信心。 第二阶段:分层次强化基础和中难点提高练习(时间:5天) 非优生可继续练习基础124,完成考试题目后由优生来评改并评分(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师不给答案,非优生的训练中出现错误也由优生讲评课后完成)此时优生因无需书写过程通常低于20分钟(等同于以打草稿的形式也训练了一次),教师采集后对部分共性问题和考试题目进行评讲(10分钟)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优生同步开始练习中难点,需要详细书写整个解题过程,每份中难点训练(含填选各一题,倒1、二共4题)最初练习时,可能时间花的较多(超越一个小时),最后练习目的:努力达到在1小时内完成(因填选的中难点前面已经练习过,这两题相应会节省些时间)。 教师上课时,借助25分钟的时间解说一至二道中难点(重点讲清重要思路与办法).这种练习持续时间:非优生再完成5份基础题,优生完成3份中难点。 至此,仅需两周多的时间训练完15份基础练习124,而优生还同时练习3份中难点。 第三阶段:中难点提高练习(时间:10天) 练习试题的卷面分数:34分(倒1、二压轴及填选压轴),卷面完成时间:60分钟。 练习目的:中等及以上学生成绩达到28分及以上。 完成时间:努力争取低于50分钟。 具体练习办法:天天一份(时间低于60分钟,最后目的是达到50分钟内完成)共完成12份.需要:前5份每题需详细写出解题过程,第六份开始仅需书写一道倒一或倒二题(几何与代数综合压轴题的书写轮流进行,其他3题以打草稿的形式做出答案即可).教师讲评时,建议每节课低于30分钟,讲后让学生当场订正,当然假如能调动特优生进行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提升性解说,可大大提升效率,此时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好,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基础练习的成绩的提高和稳定、压轴题的一道道成功的突破,会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持续获得收获感,而因收获感的驱使,信心倍增)。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困生或后进生,最好能做以下的安排: (1)鼓励完成中难点的部分(就算是写几行字,就算毫无得分),鼓励大胆面对,敢于动笔.可采取所有方法(如:对填选题,可使用特殊值(特殊情形)、度量、猜想等,对解答卷鼓励能从已知条件或图形中得到或猜想到什么结论等,总之努力告别空白); (2)继续完成基础124的考试题目,考试题目可以选择已完成过的错题整理大全或采取各地市的质检考试题目重组整理(特别是常考必考的内容); (3)充分借助一帮一,通过优生进行辅导(对优生来讲,此时无需多少时间即可完成,而且又一次不间断地强化了基础.特别强调:基础练习绝不可间断,那可是要命的分数,不然哪种状况都大概发生); (4)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校,重心仍放在基础124的练习上,个别优生完全可以单独练习与辅导。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练习,在短短的25天左右,学生已经进行了15份基础练习和15份中难点练习,等同于做了15份模拟练习+30道的填选压轴.因为是基础强化和中难提高是分开练习,充分解决了在练习中因时间和空间、讲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四阶段:模拟练习(期间继续渗透基础强化和中难提高练习)(时间:剩余的复习时间) 建议:每三至四天大考一次(估模多数学校此时会以两节数学课连着排,便于进行模拟练习),但期间绝不可忘了继续渗透基础强化和中难提高练习,此时的资料最好选取各地的质检考试题目进行重组整理成基础124或中难点提高训练.以确保上述练习的持续性,让学生维持最好的考试状况. 模拟练习时,注意查漏补缺,练习答卷方法、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模拟题需要要有模拟的特征,选取的考试题目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时间的安排最好要比正常中考时间少15分钟; (2)批阅要准时,趁热打铁。同时评分要狠:可得可不能的分不能,答案错了的题尽可能不能分,以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会做就不可以失分。 (3)给特殊的题的特殊解答加批语。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在试题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予解说,也可以借助课堂时间让优生一对一的帮忙解说. (4)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状况,总结学生常识的遗漏点和易错点。 (5)处置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讲评时,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需做到:一是要讲清讲透;二是要拓展延伸,讲一题通一类;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复习资料(以草稿形式进行练习,考试题目可选自各地的质检考试题目);四要以题和变式代常识和解题思路,切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就题论题式讲评。 (6)适合在心理上的解放,即鼓劲、树信心,尤其是在时间安排和解题方案上,做好心态调整。 以上为笔者的个人历程小结与深思,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想把所有些常识都掌握,这是不太可能的。多看笔记,把学会的常识,全部都看一遍,反复地训练,才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技巧。 考生需要强化考试知识点,把握命题趋势,专项练习做题能力,同时强化训练高考考试,从做题中找出常识盲点,查漏补缺。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到底要如何学,才能飞速140+! 以数学为例,不少同学都说被数学虐得不需不需要的,明明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但成绩真的可以用惨兮兮来形容 数学是困难程度比较大,但提分较快的一科,想要在高中阶段真的把题做得又快又对,需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去做题,拥有命题人思维。 从命题的角度反向操作,原来5分钟的题,10秒就能解决,一张卷子节省30分钟。 一旦看透了出题人的逻辑,做懂一道,就通了一类,再也不需要熬夜大面积刷题。 刻苦努力非常重要,但容易盲目的努力却不可取。同学们应该在备考过程中,日渐地探索出合适我们的学习技巧,具体每个阶段、每个科目采取什么办法,都需要有规划。并且伴随复习的深入,不断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