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要点,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燃烧、生锈、腐烂变质、电解水。 2、物理变化:没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食盐粉碎、水蒸发。 3、物理性质:无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二氧化碳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混合而成。混合物中各物质都维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石油 7、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所以称为原子)。 9、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所以称为分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碳CO2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O2 14、相对原子水平:以一种碳原子的水平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水平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相对原子水平质子数+中子数 15、相对分子水平: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水平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成为离子,失电子的带正电,成为阳离子;得电子的带负电,成为阴离子。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种类: 17、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C 18、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C=A+B 19、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20、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21、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有还原性的物质叫还原剂。 2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慢,甚至困难知道,这种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称为自燃。 23、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水平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变化的物质(也称触媒) 24、水平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水平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水平总和。 关于溶液 25、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盐水是溶液,而牛奶不是溶液。溶液里,溶质在溶剂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26、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7、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容易见到的溶剂有水、酒精。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大家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 28、固体溶解度: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9、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肯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况时的气体的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气体类型、压强、温度等原因影响。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30、中和反应:酸和碱用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不是基本反应种类。 3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必要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失火点。 燃烧的充分条件:①足够的氧气②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③更高的温度 32、硬水和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33、要紧的但没概念的定义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H+)和酸根离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和金属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34、温室效应:大方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容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有哪些用途。 35、低碳: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36、新能源:又称很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