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来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年代祭龙演变而来,不了解各位在端午节都是如何度过的?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7篇,期望能帮助到大伙!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为纪念国内古时候时的一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赛龙舟,由于父亲当天正好有空,所以大家全家去看赛龙舟。到达赛龙舟的场地时,岸两边早已被围观的大家围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桥上的一个空挡,便叫家人挤了过去。这个地方居高临下整个江面一清二楚。
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一只龙舟下面都都绑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龙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斩下扔进水里。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会儿1号领先,不一会儿8号又追上了。
忽然,划船手仿佛力气大增,每一只龙舟的速度更快了。这个时候,击鼓手开始鸣鼓了,划船手顿时非常有步伐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仿佛来助威,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真是鼓声!人声!助威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
龙舟的速度愈加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急速飞腾。日渐的,日渐的。1号,5号,9号构成了领先集团。100米!50米!20米……终点愈加近,只见5号的力量一发不可救药的爆发了!把后面的两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冲线了!
赛龙舟真是一项激烈的比赛啊!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2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但比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传统节日也放假了,这可乐坏了大家这类整天念书的学生,但在这放假期间,更让大家学到了更多的常识。
端午节那天,大家一家到亲戚家去吃晚饭,这一去还真学到了不少呢!
在吃饭前,姑姑给大家每个人发了一个鸭蛋;吃饭时,大人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白酒,而是每个人先一杯雄黄酒;吃完饭,姑姑还给大家孩子每个人一个粽子。我拿了一个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红红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被人陶醉呀!
我忽然想到了些问题:为何再多按误解要做这么多事儿?如何会有端午节的呢?我想去问大人,可看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没去打扰他们,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第一打开电脑,搜索问题。阿哈,终于找到了:端午节那天大家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屈原。国内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那天投进江河,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河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获悉,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和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大家边吃粽子变长:“5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阿,这真是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3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我们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一直不忍舍弃我们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我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观秀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筹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了。大家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医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大家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进步成棕子。
将来,在每年的5月初五端午节,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4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由于“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风俗就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块。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搓成彩绳系在儿童的脖领、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并且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这一天,大家家的人都在忙着做粽子,母亲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里面放上枣、花生等材料,用粽叶包起来,再用水煮熟就能了。看着母亲熟练的包着粽子,便问母亲:“母亲,我永远不会包粽子,但我感觉非常有趣,你能否教教我?”母亲答应了。我看着母亲包粽子的同时,我也包了两下,第一个粽子完成了,可是却七扭八歪,于是,我便根据母亲所说的方法重新做了一个,可还是没那样完美,但我没气妥,一个又一个地包,即使包得不如母亲的好,我也心中沾沾自喜,由于我掌握了包粽子。
粽子出笼了,我第一个吃的就是我一个人包的,虽不是非常不错吃,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5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龙船下水喜洋洋。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5
我的家乡在甘肃陇南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虽没都市的繁华,但有着我们的气质,特别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到今天,国内各地民间都还保留着不一样的风俗习惯,我家乡就有一种别具风味的端午风俗。
端午节清晨,叶上的露水还未干,每家每户就开始割艾草。艾草最嫩的地方被揪下来扎成一个“小刷”,而剩下的,则插在门左右边或窗户各角。关于端午节插艾,是为了辟邪,而这只不过种迷信,但大家还是会向往。太阳脸圆时,插艾就结束了。下面就该打扫了,把家里里里外外整理干净,显出即便是炎热的天气,也会勤奋劳动。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家这几天就蒸了很多粽子,甜味的,咸味的,红糖的,猪肉的……可谓是“粽子宴”。香甜的粽子背后,还有一个典故:古时候有位大师人,名叫屈原,写过很多利国利民的文章,却没被采纳。之后,这个国家灭亡了,屈原悲痛欲绝,一心想没为国效力,就在端午节这天投江自尽,以死为国捐躯。后来,大家为纪念屈原,便投粽于江中,让鱼吃粽子,不要去伤害屈原的尸体。
到了中午,太阳惹火辣的烤着大地。全家人坐在核桃树下,吃着粽子,喝着雄黄酒,享受着美味佳肴。雄黄,可能有的人会感觉非常陌生,它是一种药,可以饮用,通常为粉末状。它还有一个奇特的效果,那就是可以驱蛇,蛇碰到它就会全身腐烂,因此,端午节时蛇都躲得远远的。雄黄酒是雄黄掺合白酒调配而成的,之首要条件到的“小刷”是用来蘸雄黄的。把酒中多余的雄黄蘸出来,悬挂在墙上,用于孩子发蛔时煮艾水喝。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一格,虽无龙舟助兴,却也过得有滋有味。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6
阴历5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5月节、艾节、端5、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字不同,但各地人民节日的风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国内二千多年的旧风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吗!不了解吧!那就让我来对你说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讲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非常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5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期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5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记事日记400字7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新年、端午……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
端午传统风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大家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块,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母亲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不由自主的尝了一口,啊!美味的没办法形容……
突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伙为它喊“加油”好像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既可以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期望天天都是端午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