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伙一定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办法。怎么样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我们给大伙推荐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期望可以帮大伙!
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1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的雨中,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伴着大家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肯定是姐姐和母亲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遭到粽草叶清香的魅惑,开心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连连说我又长高了,可是姐姐依然没变还是那样乐观依然笑靥如花。
接着大伙开始吃粽子,今年大家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看上去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很多故事。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的我一直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现在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现在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十余个春秋。
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5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伙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非常想领会领会这种氛围,便向母亲需要,让她教我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第一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筹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块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怎么样,就看四个角是否匀称,是否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一直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母亲就不只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便捷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如何这世界上就没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一直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状况。由于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一直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开心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掌握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普通的甜蜜。
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放假六天,大家有幸回到老家,这是我自出生以来在家乡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
离家门口还好远呢,我就发现院门上插着一大把碧绿秀颀的艾叶,母亲说门口插艾草是多年以来老家人端午节的风俗,据了解艾叶能灸百病,而且还能预防毒虫入屋。一进厨房,就闻见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味道,哦,原来是姥爷姥姥正在有条不紊地包粽子啊。青青的大竹叶,红红的豆沙馅,还有白白的浸糯米,一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只见姥姥手脚麻利,将粽叶卷成一个锥形,满满一勺的糯米灌满粽叶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粽馅,接着又将空着的地方用糯米填满,再拿剩余的粽叶把上面的缺口一盖,多余的竹叶就顺着粽子的边沿慢慢绕过去,直至整个粽身被服服帖帖的包裹起来,最后,细长的棕榈叶派上了重要的用场,它就是__粽子的天然的绳子——之后,一个小巧玲珑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完成了。粽馅分好多种,依据个人的口味添加,咸的有腌肉和香肠,甜的有蜜枣和豆沙。
我想:这还困难吗?我胸有成竹的提出了要帮姥姥包粽子,我试着包了几个,但粽子一到我手上就不那样乖巧听话了,不是馅料放的太多就是糯米外泄,而且因为__的力度不够,所以,我包出来的粽子看上去是那样的笨拙无形,外表非常难看,动作不麻利没姥姥包的好看,也没姥姥包得娴熟,最后想想还是放弃吧!
中午时分,太婆手里端着一口碗过来了,我非常不错奇的问她碗里是什么东西,太婆边告诉我这是雄黄酒边拿艾草蘸着雄黄酒洒到我和弟弟的身上,还有院子屋里的每一个角落。母亲给我讲解说雄黄酒有辟邪和杀毒的效果,在小孩的身上喷洒雄黄酒的含义是让小孩离得远远的邪气,顺利成长的意思。
我只了解端午节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没想到老家的端午节还有那样多风俗啊,真的非常有意思!
几个小时之后,喷香的粽子就上桌了,就着可口的蔬菜点心,品尝着家乡的美食美味,大大家谈笑风生,小孩们嬉戏玩耍,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难忘老家之旅,难忘端阳佳节!
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4
“节分端午自哪个言,万古传说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可以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来大伙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目前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坐落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现在也只不过了解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大家留神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乎小小的端午节;在此,大家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视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爱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风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不久前,大家就弄一枝茱萸插于门楣之上,据了解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大家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小孩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因为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爱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可以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母亲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过去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母亲包的粽子,吃起其他人包的,总感觉有的干涩,不如母亲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好像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漂亮!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突然,所有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了解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后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妈妈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高中二年级端午节记叙文作文5
端午节源自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可以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能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伙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伙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大家全家都很敬佩屈原,因此,大家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因此,大家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母亲。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全家都可以吃到很多粽子。我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筹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筹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筹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将来,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母亲包的粽子的材料极其容易,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须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须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一直吃得不少,可能是由于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了解我母亲包粽子有哪些“秘决”,每次包的粽子一直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能不吃得不少。
过端午节除去要吃粽子,当然也必不可少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__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能不愈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与众不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一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