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通用5篇)
在大家平凡的平时里,说到作文,大伙一定都很熟悉吧,作文必须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讲解,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样你有知道过作文吗?下面是我们采集收拾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通用5篇),欢迎大伙推荐。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1
一看到母亲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了解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只了解每年家就像春节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不过了解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故事,至于还有哪些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带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大家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天第一场大雨或首次洗澡时,才可丢掉。母亲告诉我说,据老大家讲,如此可以防止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大家家乡的主要风俗。刚到5月,家就开始浸泡糯米了。母亲通常都会筹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母亲就是一直如此做的。
端午前一天,母亲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容易。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母亲一直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大家人来人往,真的像春节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2
当大街上卖粽子的小推车日渐多了起来,我便了解,端午节又来了。
在我的记忆中,西安的端午节非常不热闹。由于西安没水,没赛龙舟,只有三天的假期。这个时候我只好背上书包,飞快地奔回家。和奶奶坐在厨房,看奶奶包粽子。
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什么粽子都会包,譬如:豆沙粽,蜜枣粽,红枣粽。奶奶每次买上几大包糯米,再买上几个大枣和几斤红豆。把红豆做成豆沙后,又买了几份蜜枣。最后,会再买上几片粽叶,看着那红色的大枣和豆沙,白色的糯米,绿色的粽叶,我的口水不禁从嘴角流了出来。奶奶看到我的馋样;笑着说:“你个小馋猫,等一等,奶奶立刻开始包。”“奶奶,多包几个豆沙粽怎么样?”“好,你去玩吧,奶奶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不愿走,坐在奶奶旁边,看着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双手拿起一片粽叶,左手一转,转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又轻轻地把糯米放进来,再放上几个大枣,奶奶右手再一转,好了。奶奶飞快地又包了几个,一边包,一边讲起了以前的故事,我坐在温暖厨房,被粽香包围。在我旁边,奶奶还在回忆往事,一句又一句话传入了我的耳畔。
厨房里,粽香弥漫。烟雾缭绕般,奶奶递上一个粽子,说:“尝尝,技术如何?”我大口大口地吃着,说:“美味!”
岁月蹁跹中,时光改变了你的容颜,不变的是粽香在心中氤氲着幸福的问道。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3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非常开心的。早晨起床,我都会惊奇的发现手上、脚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线,这五色线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母亲才会在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来的时候,给我戴上,那时候我还在梦乡呢!不言而喻我看到手上、脚上忽然多了好看的五色线,会有多么的开心。
端午节这天,母亲还会筹备我喜欢吃的粽子,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粽子,我还把在幼儿园里老师讲的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讲给父母听。我看到父母吃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还发现学校里无论男女,手上、脚上都会和我一样戴上五色线,有些脖子上也戴着。这个时候,大家几个要好的小姑娘就会在一块比一比哪个的五色线好看。在我的记忆中,一直觉得母亲给我做的最美丽!可是,唯一让我不知道的是什么时间才可以把五色线摘下来。于是我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说:“五色线,古时候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刚开始是给女生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当端午过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来,含义所有些坏运气都伴随雨水冲走。”听了母亲的介绍后,我反而期盼着快点下雨,如此我就可以让身上的坏运气快点儿离得远远的我。
目前,不需要到过端午节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但戴五色线却只有在端午当天可以戴,所以我依旧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4
六一节度过后,端午就款步而归了。她从花明柳岸入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走来,从我深深的期盼中走来。
我的故乡在河南,村庄都是群山,山上风景都是那样的漂亮,一条清澈的小溪丛巍峨的山间溢出。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青的小伙子、小女孩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到今天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我们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个时候,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纯真无邪的不疼了。第3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到今天也不知道他的意思。大概是因为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需要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目前长大了,不如何吃粽子,总感觉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记忆中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5
5月30日,国内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亮相了,说起这端午,大伙一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到今天的要紧风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很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只美观,还非常不错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被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近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风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很多人便快点划船追赶,拯救其。之后,后人便有了比赛龙舟的民族特点。
相传,屈原投河自尽之后,大家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于是,便做了一些包着肉菜等馅儿的糯米团,把它们扔下河去想让蛟龙吃饱后便放弃吃屈原的念头,因为用糯米包制食物这一办法味道鲜美、香浓,便流传下来了端午当天包粽子的习惯,而粽子也这样由来。
在古时,大家以为将雄黄酒抹涂在脸就可以免受虫蛇伤害。
因此,便流传下来了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之一——薰苍术,薰苍术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块,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能够散发出清香,而且可以驱赶蚊虫。让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便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温馨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