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到来,意味着春季将要即将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大家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期盼春暖花开的日子。下面是由我们给大伙带来的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5篇,让大家一块儿看看!
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1
新年,是王安石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喜庆;是刘长卿笔下“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的思乡怀远;是孟浩然笔下“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的朴实快乐。而在每一个人的心海深处,定有一片幸福的岛屿,那便是新年的记忆。
自打小时候,大家每年过新年都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便有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都飘来了饭菜的香味。爷爷奶奶正忙着在大红门上贴春联,拿一根旧的扫把头在浆糊里蘸一蘸,再均匀地将浆糊涂在门上,不一会儿,红纸上显眼的烫金字便展示在我眼前:“每件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这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祝福。
爷爷也在羊圈的门上贴上了“六畜兴旺”的对子,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看看这类小伙伴们,那些小羊羔,一个个胖乎乎的,身上毛茸茸的,可爱极了!我打开羊圈的门,把玉米一颗一颗地从棒子上掰下来,小羊们“咩咩”地叫了起来,仿佛在欢迎我这个久违的小客人。羊的双眼里充满了温顺,浑身米白色的毛,就像一朵棉花糖似的,小时候的我,常常趴在羊的身上,幻想自己正在吃着棉花糖,蓬松松的棉絮吃到嘴里变成了甜甜的糖果。每回去一次,我和小羊们的感情就增加了几份,这已经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印象中,这几年春节前后总会降一次雪,整个世界都变得洁白了,整个村庄也是银装素裹。红红的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看上去愈加喜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和家大家一块玩雪,任调皮的雪花钻进我的脖颈,可是也阻挡不了我玩雪的兴致,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春节了,家家都要放鞭炮,从而祛邪避灾和对美好愿望的祈福。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鞭炮的味道,还有家家户户烹制美食的香味,年味甚浓!我最喜欢奶奶炸的萝卜丸子,外皮酥脆,里面松软,轻轻咬上一口,萝卜和鸡蛋的香味交织在口中,就像是一场味蕾的盛宴,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这浓浓的香味承载了我太多童年美好的回忆。
今年这个特殊的新年,我没能回老家春节,看着窗外纷纷飘扬的雪花,又一次把我带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春节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记忆中的新年永远是最温暖的。
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2
牛年到,牛年到,牛年春节真热闹,大人庆丰收,孩子放鞭炮。牛年真好,金牛奋蹄,牛气冲天,我必须要在牛年在学习上获得更好的成绩。父母为了鼓励我,在牛年进步更大,特趁牛年新年放假的机会,决定带我回衡阳爷爷奶奶家春节,我特别高兴。
旧年30上午,舅舅、舅妈开车从益阳赶到长沙,接了爷爷、奶奶、德德哥哥和我赶到衡山舅爷爷家,父亲、母亲也从株洲驱车赶到衡山和大家会合,舅爷爷、舅奶奶全家很热情的接待了大家,招待大家吃了很丰盛的中式快餐,同时还给我和德德哥哥打了红包。下午,舅舅、舅妈携带德德哥哥驱车去耒阳春节,大家先把爷爷、奶奶送到衡东小初,大家给老奶奶、舅爷爷、舅奶奶等拜年,他们很热情的接待了大家,并给我打了红包,还留大家吃晚饭,由于大家要赶到衡阳去和爷爷奶奶团聚,所以大家谢谢了他们。父亲、母亲带我驱车赶到衡阳,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弟弟早就等在门口欢迎大家,尤其是弟弟很欢迎我的到来。晚餐的团年饭安排在酒店,既丰盛,又热闹,大人都给大家孩子打了大红包,大家特别高兴。吃完晚饭将来,我和弟弟一块在阳台上放鞭炮,哇,弟弟家的鞭炮可真多,有摔炮、刮炮、冲天炮、“爱国者导弹”……我第一玩的是“爱国者导弹”,我扯开纸,找出引线,点燃引线,过了一会儿忽然传出一声“轰”,威力真大,我被吓了一跳,弟弟看见我的样子,大笑起来。后来大家一大伙子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品尝着各种果品,一边观看春晚,牛年春晚的节目真棒,给我留下最深映像的节目是赵本山主演的“小沈阳”,把大家全家都逗得捧腹大笑。当牛年钟声敲响后,全城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象征着牛年大吉。这个时候叔叔、阿姨带我进了书房,我打开电脑,哇!他家的游戏可真多,都是我喜欢玩的,我选了个我最喜欢的游戏,我玩的津津有味,直玩到天明,我才睡觉。由于父亲、母亲要加班,初中一年级吃完中饭后,大家就赶回了株洲。
牛年新年我过得既热闹,又充实,真是感慨万千,在牛年,我要加倍努力,认真、刻苦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3
年末将至,新年忽而以后,刚陪学生们学过了学界泰斗——老舍《北京的新年》这篇课文,提笔及思,我儿时新年的支支片片像过电影般向我袭来。
儿时的新年是“寒酸”的。
课文中讲到“腊月二十三年过小年……这一天,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形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孩子子们最喜欢。”大家二十三也要吃糖,但只有长方形的糖,上年沾满了芝麻粒儿,奶奶说这叫“灶糖”,敬灶公公的。“灶糖”一包七八根,每根近20厘米,分粗细两种,我家只买细细的,由于细的“灶糖”要比长的实惠五毛钱。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爷爷奶奶一直在咬下一口后大家兄妹仨吃,那时小不懂事,哪了解爷爷奶奶是不舍得吃啊,便一把接过糖有滋有味地吃起来,要了解平常是没钱买糖吃的。而现在给我的学生讲到这里时,他们有些满不在乎地说这糖不美味——粘牙,有些笑哈哈地说他不要吃——怕得糖尿病。目前国家富裕了,小孩们平常吃得好,哪还去吃这类“灶糖”。
课文中讲到“除夕真热闹……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我和弟弟妹妹那个时候确实挺渴盼春节呢。春节了,家人会给大家买新衣服,这衣服在除夕那晚是断断不舍得穿的,要等到大年初中一年级,早早起来,难以抑制住开心穿上新衣,给大爷、二爷、伯伯、叔叔们端饺子,互送祝福。目前的小孩们呢估计对新年买新衣也没那样多期待了吧。譬如我的小孩,在平常里一直在他们需要新衣前已备好几身衣服,所以他们也没了新年必须要穿新衣的感觉。
然后,尽管这样,儿时的新年亦是甜蜜的。
由于了解日子过的清苦,所以渴盼新年里美味的好穿的。渴盼着渴盼着,记忆就深邃了,人更亲近了。待到日后长大了,更能领会长辈们的爱了。而大家也更知恩回报了。那时没手机,一家子就围着个火炉看电视,偶尔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评论电视里面的内容,屋里弥漫着容易而又幸福的笑声。而今,大家做家长了却都成了“低头组”,与冷冰冰的手机屏幕“聊”得不亦乐乎——逛不完的朋友圈,打不完的游戏。偶尔的笑声却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多美好笑的视频。要么说,目前的年味淡了呢。
最让我回味地还是那记忆当中虽“寒酸”却又甜蜜的新年。
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4
新年是一年当中最热闹和喜庆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忙碌的节日。
那是一年新年,我回老家去拜访外婆、外公。一进门,我看见外婆、外公正忙着贴对联。那时我还小,并不了解是啥是对联,就问外公:“外公,这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
外公笑着回答道:“这是对联。每年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
“为何要贴呀?”我好奇地问道。“是为了预示下一年财源广进,有好的收获啊。”外公仍然笑着耐心的讲解道。
我听完后似懂非懂地址了点头。这个时候外婆拿出了两个大红灯笼筹备挂,我也想过去看看,可是母亲叫住了我,说:“儿子,过来一下,帮我拿下这个。”我跑过去,看见母亲在贴“福”字,可我发现这个“福”字是倒着贴的。于是我就对母亲说:“这个字贴倒了。”母亲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福字就是要倒着贴,这是有来历的。”古时候有个皇帝,每年都被人帖“福”字。有一年,有个不识字的人把“福”字贴倒了。皇上听后十分生气,就下令把那个人抓起来。有一个太监连对皇帝说:‘皇上,这不就是代表你的福到了吗?不要生气,息怒息怒。’皇上一听,对呀。于是化怒为喜,便立即把那个人放了,并赐他一些金子,还下令让每年都要贴倒‘福’。于是这个风俗就如此流传下来了。好了,你看外婆正在剪窗花,你也去吧。”我听了后,十分开心,就飞快地跑进屋里。
果然正在剪窗花的外婆看我来了,就让我坐下,看她剪。她那娴熟的动作,我十分惊讶。一个老人居然能剪出如此的窗花来!我对外婆说,“我也要学。”外婆答应了。我开始听外婆讲动作要点,“先在中间剪一个小洞,再用剪刀把边剪成波浪形,再用剪刀修饰里面的小花纹,注意不要剪到小洞,不然会断的。”外婆边说边做,一下子就做完了,我也拿起剪刀开始学着外婆的样子,我一下子剪完了,我的意极了,可展开一看,却断了。我脸红了,但没放弃在而是一直不停地做,重复外婆的样子一遍,两遍三遍……终于在第十遍时有模样了,我开心极了,立马把它贴在了我卧室。
做完后,已经是正午了,外婆去做饭了。我吃完后,就和小伙伴去玩了。
这个新年真是快乐、喜庆的节日啊!
2022初中二年级新年半命题高分作文5
新年临近,听着热闹欢快的年货叫卖声,那些烙在心底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
“ 孩子盼春节,大人盼赚钱”,孩童年代,懵懂的我一直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无时无刻盼着过新年。而今,我已步入中年,生活殷实,家庭幸福,可再也找不到儿时盼春节那种急切的期待,那种纯真的快乐;再也找不到春节时萦绕在心头的那种亲切的问候,温馨的祝福,浓厚的亲情,熟知的乡音……
小时候弟兄姊妹多,母亲非常早就开始给每一个小孩缝纳布鞋,让大家春节有鞋穿。一到农闲,她就用自制的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然后一针一线地纳鞋底、缝鞋面。布鞋缝纳好后,母亲一直一双一双整齐地摆设在箱子里,春节时才拿出来让大家兄弟姊妹穿上,还谆谆嘱咐大家要爱护新布鞋。穿着新布鞋,大家乐不可支,母亲也宽慰地笑了。
那些年代,物资虽然十分匮乏,但春节是开心的。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忙活开啦,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都是非常看重的。小年过后,不少家庭就开始自做豆腐,将黄豆浸泡淘净手工磨成豆浆,用白包袱过滤掉豆渣,再将豆浆倒在大锅中烧沸,然后将预先筹备的石膏水倒入其中制成豆花。随后,母亲麻利地将豆花倒入包袱中过滤,再压在两扇门板中间,滤干水便成了豆腐。豆腐做好后,能干的母亲还会用一部分做成豆腐乳,一部分经盐水浸泡后做成腊豆干,目前回想起来,每样都味美。
大年三十,一家人根据母亲的安排,忙活各自的事:洗餐具、扫扬尘、贴对联、祭祖坟……做完所有,才可以吃年夜饭,平常非常难吃到的鸡、鸭、鱼、肉等,经巧手母亲蒸、炖、煎、炒,满满摆了一大桌。每年这个时候,大家才可以毫无顾忌地左挑右选,喜欢哪样就率性吃哪样。
最惬意的是年初随爸爸妈妈去亲戚家拜年。当时拜年也可算礼轻情意重,总是一包白糖或者两斤面就可以当礼送,作为孩子的我,更喜欢的是离开时还有五角或一元的打发钱,亲戚给时爸爸妈妈极力推辞,我却巴不能立即接在自己手上,目前想想,真好笑。
回忆是美好的,回忆更是让人神往的,特别是回忆儿时春节时的情景,留在心中的烙印将永不磨灭。新年将至,大家又长大了一岁,让大家以崭新的自我去迎接新的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