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要按期的整理学习笔记,回顾一下学过的常识,能够帮助加深记忆。通常情况下,学过的常识假如一段时间都不在用到的话,会面复习的时候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这次我们给大伙整理了高考考试物理必考要点汇总,供大伙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考试物理必考要点汇总
高中三年级物理复习办法
高考考试物理大题解题方法
高考考试物理必考要点汇总
1、大的物体不肯定不可以够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肯定可以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必然会是不动的,只不过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时刻。
4、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能不是等于路程的。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适合的小圆点,如遇见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肯定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肯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肯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肯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肯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肯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不过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表示什么意思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应该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肯定沿杆。
17、摩擦力有哪些用途成效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
19、静摩擦力具备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剖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防止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肯定大于分力,分力不肯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可能不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状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法。
24、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肯定遭到向前的力,觉得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25、所有觉得惯性与运动状况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由于惯性只与物体水平有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可以克服惯性。
26、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2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要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剖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非重力增加了,失重更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不过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改变。
29、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怎么样,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30、两个有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重状况,整体对支持面的重压也会比重力大。
返回目录
高中三年级物理复习办法
1、独立考虑
有部分同学平常训练做题还可以,一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却没进步。导致这个缘由就是没独立考虑,这种型同学总是是边看答案变做题,甚至有些题目还没有看清楚就翻去抄答案。这种做题的办法就像校对,答案看清楚可就觉得自己会做了,盲目追求做题的数目。
高考考试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有独立考虑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做题应该注意题后的概要和深思,才能提升复习效率。
2、擅长概要
在每章节复习结束后,可借用课堂笔记和参考资料做一次单元小结,理清本章常识线索和常识互联网。概要不单只不过照着课本的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把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结论、办法、典型题型都结合我们的理解和领悟概要下来,加大记忆。
概要应该注意不应千遍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概要。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的常识概要起来,借助考试前的时间看一遍,如此会心中有数,加大考试的信心。
3、限时练习
常常会见到有一些平常非常用功的同学,做题非常细心,过程一步都没落下,各种题型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这是哪些原因呢?就是平常做题不限时间,遇见不会的就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知道留着明天再想。而在考试的时候有空闲限制,遇见难解的题会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用错了公式,去推导计算结果,而导致失分。
建议平常复习时在眼前摆个闹钟,加大限时练习。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通常只可以用十几分钟。高中三年级复习阶段这种练习非常必要。
返回目录
高考考试物理大题解题方法
1.挖掘隐含条件
高考考试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止是由于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因为潜在条件隐蔽、难寻,总是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需要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重要.有的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常又常常见到,挖掘起来比较容易,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容易见到到,挖掘起来就有肯定的困难程度了。
2.看重对基本过程的剖析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除去这部分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要紧的过程:一类是碰撞过程,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的过程。
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而画出这部分物理过程的示意图或画出重要情境的受力剖析示意图是分析计算题的常规方法。
3.擅长从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目前的物理考试题目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非常大,解题时应拥有敏锐的见地和灵活的思维,擅长从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
4.要小心细致,谨慎防范定势思维
常常遇见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原因,来考查学生是非分明的能力.这部分原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了错误误。
在审题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这部分干扰原因,才能飞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的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有关定义和规律进行具体剖析。剖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质的物理过程,预防定势思维的负迁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