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察看日记的范本
蚕,看上去小小的,可我觉得它却是不平凡的。下面大家来看看养蚕察看日记的范本,欢迎阅读借鉴。
【篇1、养蚕记】
老师为了培养大家的察看能力,拓展了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养蚕。
我从老师那领了十几条蚕,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一回到家,我立刻去采了一大袋桑叶,放在冰箱里冷藏起来。我密切关注着蚕婴幼儿的变化。才过两天,小蚕们好像闻到了春的气息,纷纷破壳而出。
拱了半天,才出了个头,还不忘望望四周。它挣扎着扭动身子,从左摆到右,从右摆到左,像一只倔强的蚂蚁。好半天,一大半身子终于出来了。
忽然,它停下了,好久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我: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它却把头抬起,猛地侧身一倒,它出来了!好小啊,黑乎乎的,和我印象中的蚕婴幼儿一点儿也不像。
虽然身材非常小,可它是个大胃王。给它喂食时,也从不挑剔,把它丢在哪,它就从什么地方开始啃食,永远是,左侧的要尝尝鲜,右侧的也要试一试味,反正总摆出一副“我爱吃哪吃哪,你管不着”的架势。
经过几次蜕皮后,芝麻般大小的蚁蚕已经变得白白胖胖了,连吃桑叶的样子都变得讲究了。
它们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贪吃了,吃相也变得愈加高雅了。就算路途再遥远,它们也要爬到桑叶边上去,从桑叶边缘开始品尝。这个时候它们的胃口非常好,大口大口地吃着,不需要休息,仔细听,还会听到“沙沙沙沙”的声音,应该是在感谢我吧。有时桑叶不够,它们就会抬起头到处张望,弄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惹人喜欢。
为了不让这部分小可爱挨饿,我可是发动全家去采桑叶。刚采完桑叶回来,不是吧!就吃完了?算了!再给你们一点!一群小吃货!
【篇2、养蚕记】
春季是养蚕的季节,我和同学们都养起了蚕。蚕卵像小芝麻粘在纸上。
回到家,我快点拿出蚕卵,飞快地跑到房间找棉花,找到后又跑到客厅,把蚕卵卷在棉花里,坐等蚕婴幼儿出壳。
好久,我掀开棉花,看见一粒小芝麻在动,用放大镜一看,真的!蚕婴幼儿在“推门”呢!它在里面推呀推呀,“轰隆一声,它的小屋倒了”,蚕婴幼儿从卵里钻出来,昂起头东张张西望望,仿佛在说:“这是什么地方呀,我如何没来过?这里好奇怪哦!”又仿佛在找吃的,在小屋里带了那样长期,肚子一定咕噜咕噜叫个不停了。我轻轻伸手放了一片桑叶在蚕婴幼儿背后,只见它立刻来了个急转身,爬到桑叶的边缘,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过了一天将来,我发现桑叶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洞洞,像一张绿网。那是蚕婴幼儿吃掉的桑叶。一不留心,又有蚕婴幼儿爬了出来,全都围在那片桑叶上吃,互不相让。看到它们在那挤来挤去,我怕它们会挤伤,就又拿了一片桑叶,让他们分散些。
我等待着蚕婴幼儿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女孩。
过了几天,我发现蚕婴幼儿变了,脱下了原来的黑衣裳,变成了花女孩。它们乳房那儿日渐的发白了,身体愈加长,也愈加胖了。在它身体下面长出了很多小脚,像毛毛虫。他它们的胃口变大了,我放几片桑叶在它们的“房间”里,没过一会儿,桑叶上便出现了一个个大洞,可蚕婴幼儿们还爬在桑叶上啃呀啃呀,仿佛没吃饱。
它们可调皮啦!一只比较大的蚕在那里休息,一只小餐蚕爬到了它的身上,仿佛在把大蚕当马骑呢!骑了一会儿,小蚕下来了,我想:大概是感觉没劲了吧?只见小蚕跳下“马”后,晃动着它那圆溜溜的小头,左看看右看看仿佛在探寻着什么。哎,那边有两只小蚕靠得紧紧的,像在说不可告人的秘密。
蚕婴幼儿吃了点桑叶后,会伸一个懒腰,仿佛在说:“哎呀,吃得太饱了,肚子都要涨了,我该休息休息了。”于是它爬到桑叶上,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它又开始动了,身体一曲一曲的,像会动的波浪线。我想:它既然在爬时身体一曲一曲的,那样,放在手上一定会痒痒的吧?于是捉了一只放在手上。没想到却几乎没感觉,真是出乎我的预料啊!
我等待着蚕婴幼儿脱下黄衣裳,变成又白又嫩的白女孩。
【篇3、养蚕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为泪始干。”这就是李商隐送给蚕婴幼儿的诗句。
我的蚕婴幼儿的卵是科学老师送给我的,傍晚,我回到家,爷爷知晓了我要养蚕,立刻摘了一篓子桑叶来,我的养蚕生活就如此开始了!
我找来一个大鞋盒作为它们的“房屋”,我在盒盖钻了许很多多的小孔,然后,把桑叶放进来,倒上一些蚕籽,仔细一盾,哟!一只蚕婴幼儿已经从蚕籽里钻出来了,我顿时心花怒放,开心地手舞足蹈。蹲下来注意观察着:他有着蚂蚁普通的身躯,颜色乌黑透亮,身躯弯起犹如一个“逗号”。
二十天后,我的蚕婴幼儿在我的细心照料之下慢慢地长大了,他们吃桑叶的速度非度快,姿态就更有趣了,有些弯着腰吃,身子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有些仰着头藏在桑叶下面吃,好像是一个害臊的小女孩,还不想被人看见它那狼吞虎咽的模样。慢慢的我的蚕婴幼儿开始长胖了。我晚上放下去的桑叶到了第二天就成了一根光梗了。他们吃桑叶的速度如一台收割机。一天早上,我看到一件“衣服”挂在桑叶柄上,我想了想,哦,原来是蚕婴幼儿的啊!
一天又一天,蚕婴幼儿脱下来的“衣服”愈加多,到了有一天,他们嘴里开始吐丝了,姥姥告诉我说,这是蚕要“上山”了,于是大家到山上找出松毛丝,好让蚕女孩织茧。它们不停地吐着丝,把自已包围起来,一个茧就做成了,我站在一边想,原来这就是作茧自缚呀。
蚕茧孵出来的蚕娥是哪种呢?我非常期待。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渡过了一个多星期,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惊奇的发现一只恢色的蚕蛾正从白色的蚕茧中慢慢地爬出来呢,看着他胖胖的身体,我如何也想像不出,一只白胖胖蚕到底是如何变成一只蚕蛾的。世界真的非常奇妙呀。
这次养蚕,我共收成十个蚕茧,短短的一个多月,从蚕卵到蚕蛾,让我见识了蚕的一生,蚕是伟大的,它如划过夜空的流星,尽管一生短暂,但它把雪白的蚕丝留给了人间。
【篇4、养蚕记】
有一天,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在卖蚕。好可爱的蚕婴幼儿啊!有一头蚕把头抬得老高,仿佛在说:“你好,小同学!”我十分喜欢,就不由自主地买了七条,高开心兴地捧回了家。
我把它们安顿在一个盒子里,我盯着蚕婴幼儿,蚕婴幼儿也抬着头,摆动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好象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我有新家了。”过了一会儿,蚕婴幼儿晃动着小脑袋,仿佛在说:“小主人,我饿了!”家没桑叶,如何解决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对了,哥哥家不有一棵桑树吗?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哥哥家,采了一大袋桑叶,又急着赶回来,嘴里还叨念着:“蚕婴幼儿,你等着,我来了!”看他们吃得那样香,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通过注意观察,我发现蚕婴幼儿有八只后腿,六只前腿。后腿是走路用的,而前腿呢,则是在吃“饭”时固定桑叶的。
突然有一天,我看到蚕爬到了角落,一动不动,不吃不喝,我轻轻把它们捏起来放到桑叶上,只见它又爬到了角落。我急忙上网查找了有关蚕的资料,这才知晓蚕是要脱皮了。
伴随脱皮的次数增加,蚕就一点儿一点儿长大,食量当然也就大咯!把一片大桑叶放到盒子里,再把一条蚕放进来,不过三小时,蚕就将桑叶“和尚剃头――一扫光”了。
又过了些日子,我看蚕婴幼儿又爬到角落去了,我想:可能又是在脱皮了。可是这次不是脱皮,而是要结茧了。只见蚕将丝一根一根吐出来,形成了一面丝壁,然后,它在丝壁里吐丝,把自己围起来。第二天,展示在眼前的是一个很好看的茧,还是金丝茧呢!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过了六七天,飞蛾就破茧而出了。公飞蛾和母飞蛾相互交配,我看着母飞蛾,飞蛾仿佛非常害臊,不敢在我面前产卵,我走了一会儿,又回来,只见母飞蛾已经产了十几个卵呢!我每天看着飞蛾,只见飞蛾产下最后一个卵时,就去世了,我对着过世的飞蛾说:“飞蛾母亲,我会照顾你的小孩的!”过世的飞蛾仿佛也含着笑说:“那就谢谢你了!”
我每天看着那只飞蛾产下的卵,真期望小蚕能快点儿从卵里钻出来。
【篇5、养蚕记】
上个月的一天,我同桌给我一小张上面粘满蚕卵的纸片,蚕卵的棕的,灰的,还有淡黄的,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我蹦蹦跳跳的把它带回家,拿来冰淇淋纸杯,把那张纸片轻轻的放进里面,站在旁边足足等了半个小时,站得腿都麻了,可是一条蚕婴幼儿也没爬出来,我不耐烦的嘀咕:“这里面不会是死的吧?”姥姥一边安慰我一边指着蚕卵说:“蚕卵都粘在纸上,它们应该是活的.!你可以把纸杯放到阳台上,让它们晒晒太阳,可能明天就出来了。”于是我小心地把它们端到阳台上,暖暖的阳光温顺地照着芝麻似的蚕卵,我期待明天……
第二天,我来到姥姥家,姥爷笔呵呵地把纸杯端过来,开心的说:“你看,小蚕都出来啦!”我凑近一看,桑叶上黑压压的一大片,小蚕像一根根黑色的线线,在桑叶上一拱一拱地,慢慢地爬行。
过了一周,我发现小蚕由黑变灰了,跟牙签粗细差不多,还喜欢叠在伙伴身上玩耍,胃口也日渐变大。养蚕成为大家班的热点话题,下课了,大伙聚在一块,讨论养蚕经验,有的同学还做起了蚕换桑叶的“业务”。
小蚕在渐渐长大,小蚕在成长的过程中,大概要蜕五次皮。看,一条正在蜕皮的小蚕,它使劲地向前蠕动,想早点摆脱这件棕灰色的,穿不下的衣服,它看起来那样吃力,却是那样努力,执着,直到成功甩掉那件“旧衣裳”。蜕皮后,疲劳的小蚕爬到桑叶上尽情享用,补充体力。每蜕一次皮,小蚕就像换了一件新衣裳,胃口也要更大一点,身子也更粗壮一点。白白胖胖的蚕已经长到铅笔粗细了,柔软的身体,背上摸上去凉凉的,它们吃起桑叶来沙沙作响。
目前,探寻,采摘桑叶,为蚕婴幼儿筹备充分的食物成了我课余的要紧工作。
【篇6、养蚕记】
你若问问小朋友,“你为何要养蚕呢?”他们十个里有八个都会回答:“培养耐心和爱心呗!”确实,自己家里养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细心。可是,是否蚕养的越多,起到的成效才大呢?结果是相反的。
看上去蚕样多一些,小朋友们就会更下功夫的饲养,会加强成效。可是,经过我两年多对我们的试验和概要,结果并非如此的。三年前,我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子,很喜欢养蚕。父母也非常支持我,给我搞到了不少蚕卵,大概有150多条呢!我是说不出来的激动和开心,蚕孵化出来了,一条条的黑线,把盒子地都遮住了一大片。最初的几天,因为蚕还小,最好管理。我就把叶子小心地剪成细条,铺在蚕群的上面,每次都要忙乎半天,但我还非常乐意。父母见了,感觉还挺有成效,就更支持我养蚕了,天天都给我划出时间来管理蚕婴幼儿。
可是,伴随蚕的长大,食物量和排泄量翻倍增加。不到三天,盒子里面就是垃圾成堆。我一次次偷懒,不想清理,垃圾也就约堆越高。清理这部分垃圾,谈何容易?不但要不可以伤到蚕,而且那刺鼻的味道就被人受不了。所以我的管理日渐疏忽,除去天天撒两把桑叶,就什么也不管了。最后,由于我的照顾不周,稍微小一点的蚕被压在下面,吃到了发霉的桑叶,致使集体拉肚子,一死就是80多条。这丝毫没培养起我的耐心和爱心,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但去年,我只养了15条蚕婴幼儿。这次虽说少些,但我刚开始就精心的照顾着它们。天天喂桑叶,还把桑叶放好,能让它们吃到。因为工作量减低,我勤快了不少,三天清理一次它们的小屋,在清理时还不忘数一数蚕的数目,看看少不少,少了就快点去找。最后,它们结出了15个五颜六色的蚕茧,让我感到欣慰,无形中也又培养起了我的耐心和爱心。
这就说明什么呢?粗心大意地养多一些蚕到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养少一些。假如把这个道理转化到做人上来,那就是做事不要贪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向前走。假如过于求成,那总是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做事要认真,而不是求多。做不少粗糙的无用功,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几件实事。这就是养蚕给我的启示。
【篇7、养蚕记】
前一阵子,学校掀起了一股“养蚕热”,看着大伙都在养蚕,我也花了5角钱买了五条蚕。
小蚕们长的白白胖胖,可爱极了。我把她们养在一个纸盒里,她们在盒子里爬来爬去,仿佛在打量这个新家,又像在探寻食物,我连忙抓起几片桑叶给她们吃。小蚕的胃口可真不小,那些桑叶,居然不到半天进了她们的肚子,只剩下那门可罗雀的网状的叶脉。她们的嘴就像锋利的剪刀,能把桑叶一层一层的剪碎并吃掉。所以我天天都要筹备很多桑叶来喂我的小宝贝。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来我家玩,他对我的蚕爱不释手,我便送给了他一条。不久后,不知晓哪些原因,两条蚕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如此就只剩下可怜的两条,一条长的白胖健壮,另一条却瘦小不堪。又过了几天,那条瘦小的蚕可能由于营养不好的,最后死在角落里。
看着他们姐妹五个或者送了人,或者夭折,或者饿死,我心痛不已。不过,虽然只剩下最后一条蚕,但我并没放弃,我继续养着这条蚕,而且愈加精心照顾,生怕某一天她不辞而别。有时,看着她孤独但又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嫩绿的桑叶,我非常满足。我甚至想像她将来吐丝、结茧、化蝶……想着想着,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大约一个月后,有一天,她却不翼而飞了!想想以前我养的小动物兔子、金鱼……兔子不小心被狗咬死,金鱼由于没足够的饲料饿死,还有些消失的不见踪影了,想到这,伤心极了,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责,是我,害了他们。
偶然的一天,母亲在整理书桌时,发现了一个茧,旁边还有一堆卵,原来那条蚕并没死,而是躲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结茧产卵,却让过去我担忧不已。
我的那条可爱的蚕目前过得如何呢?我想,或许她早就化成了飞蛾,在大自然中幸福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篇8、养蚕记】
蚕,看上去小小的,可我觉得它却是不平凡的。我喜欢养蚕。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到同学家玩,她家养了很多蚕。我看着这部分蚕在温暖的“小屋”里爬来爬去,十分可爱。我对这部分蚕的成长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便向同学要了六身回家养。
回到家,我先把它们放在纸上,然后再找了一个干干净净的盒子,把它们放了进来。这所有安顿好将来,我开始察看这部分可爱的小精灵。通过察看,我发现它们浑身乏力,无精打采,我想它们一定是饿了。我赶忙拿出刚从同学家拿回来的蚕叶,喂它们吃。我天天放学都要先去看看那些可爱的蚕儿,再为它们整理房间,然后再给它们喂食。它们还挺挑剔的,要吃的蚕叶我不但得洗干净,还要擦干。虽然有点麻烦,但我看着蚕儿们一每天地长大,白白胖胖的,很惹人喜欢的样子,再苦我也感觉是甜的。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蚕儿在盒子里一动不动,我误以为它们都去世了,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看我这么难过,就对我说:“宝贝,有哪些伤心事,告诉我怎么样?”我就把蚕儿都去世了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完后,让我带他去看看我的宝贝蚕儿,父亲看了又看,然后告诉我说:“傻小孩,蚕儿并没死,它们是要脱蛹,它们要经过三次脱蛹,每次脱蛹后都会长的更大些。我破涕为笑,愈加精心地呵护着这部分蚕儿。
日子一每天地过去了,蚕儿越长越大,它们开始吐丝了。又过了一些日子,蚕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把自己包围起来。后来,蚕从蚕蛹里面出来了,此时它已经变成了飞蛾。它产下很多卵将来,就去世了。我在伤心之余,一股敬佩之情悠然而生,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需劳动,又开眼界。”这就是养蚕的乐趣,也是生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