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作素材:小年的故事
导语: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风俗。下面是我们收拾的小年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小年祭灶神
据了解,古时候有一户张姓人家,兄弟两个,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技术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哪个家垒灶,如遇其他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仿佛是个老长辈。将来,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伙都非常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23日深夜。张灶王一过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事都听他吩咐,目前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能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
在腊月23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突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经过世的老婆的相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做梦梦到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逸恶劳,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晓你们在闹分家,非常气恼,筹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时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
从此后,常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23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状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这样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小年的故事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风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初五是正月的又一个特殊日子。初五也叫“破五”,由于新年不久前的很多忌讳过此日可破而故称。“破五”的风俗活动主如果“送穷”,各地称谓不一,诸如“送五穷”、“送穷土”、“送穷灰”、“赶五穷”、“送穷媳妇外出”等。所谓“穷”,也就是正月初中一年级以来所积存的垃圾。到初五,这部分垃圾不可以不倒出去,不然影响卫生,于是就变成了“穷土”。
送穷的方法颇多。容易的只不过清晨扫垃圾外出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日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把其他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正月初五对企业铺户来讲是个比较特殊日子。这以前的几天,企业铺户是不营业的。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陈州放粮》、《济公传》等连环画的窗帘,表示春节休息。只有油盐米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又传闻所谓五路财神是正月初五过生日,所以要格外地享祀。财神之祭,在新年的不久前是十分频繁的,除夕夜五更有“接神”,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又有祭神,初六神马儿烧掉,以示开始营业。这种送神开始营业的仪式也是比较隆重的;送神之后,鞭炮齐鸣,店员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口当口当,大吉大利”。这个时候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能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氛围中,门店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