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材书写对提升高中一年级政治教师教学水平有哪些用途,下面是学习啦我们给大伙带来的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出色教材,期望对你有帮。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教材
教学目的
1、常识与技术目的: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三大产业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进步第三产业的要紧意义;能结合实质剖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动摇。
2、过程与办法目的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办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与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方位剖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生活,对国家的经济现象想发表我们的想法,提源于己的见解,从而逐步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运势,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内三大产业虽然在建国后获得了伟大的收获,但,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第三产业紧急滞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们了解只有目前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才能充分达成自己的生活价值。
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学建议
1、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程剖析
虽然,本框题在内容上只讲第二产业的工业部分,但,在构成上,本框题与上一框题及下一框题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第一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有哪些用途。本框题中,工业的地位和用途既是框题中的重点,也是第四课书的重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本框题中也是比较要紧的一个要点,它与时政的连接点是国家在“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推行了资金投入倾斜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了对支柱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本框题第一介绍了工业的产生。讲清大家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刚开始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后来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由于,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可以用现代的科技和先进生产方法来装备工业,从而为后面解说本框题的重点常识即工业的地位和用途做好了铺垫。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及本课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用途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工业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要紧有哪些用途。如此就能使学生真的理解工业为何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用途。
国内工业的近况:第一,建国后国内工业获得的巨大收获,能够帮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说明国内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帮助加大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内容是本框题比较要紧的常识,通过对支柱产业特征的剖析,让学生剖析出那些行业应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可以和时政热门挂钩,要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的资金投入倾斜政策,说明国家侧重进步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
2、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法建议
在解说本框题的具体常识之前,留给学生一个讨论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沉寂了,人类社会兴盛的重心转移到了西半球,西方空前兴盛,开始以武力或经济的方法大举入侵中国。在重重桎梏下,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畸形进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请同学们剖析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缘由。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出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缘由之一在于工业的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根本没真的意义上的工业是它落后的一个缘由。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席卷西方,机器年代的到来,带来了富有效果的生产率,使西方创造物质的能力达成了质的飞跃。西方经济强大了,就开始大举入侵中国。通过这个讨论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于中国的要紧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本框题的解说。
关于工业的产生和进步,这部分内容在前面解说三大产业的划分时,已经解说过了,它是从农业中离别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工业的产生和进步。如此做既可以防止老师重复讲课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为了向学生强调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刚开始形式的工场手工业,而是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以,视频应以机器生产为背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会很了解,大家本框题所讲的工业是机器化大工业。
在解说工业包含的意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和大家每个生活活密切联系的工业行业,让学生们剖析出工业的对象是自然物质资源或原材料,方法是采掘或加工再加工。如此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工业包含的意思。
讲工业的分类可以列出分类图表,学生一看一清二楚。解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第一要结合分类图表讲清重工业主要提供的是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办法,题目是在轻、重工业按比率协调进步的首要条件下,请你站在____的角度剖析国内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何?觉得是轻工业的组成一组,觉得是重工业的组成一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指出应放在重工业,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要紧地位,对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来讲,满足大家温饱的需要一直是一个严峻的任务,重工业是为农业和其他工业提供装备的部门,作为一个正在谋求工业化的进步中国家,中国自然十分看重重工业的进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把重工业的进步水平看作是达成现代化的尺度。
有关工业的分类问题虽不是教学重点,但了解这个内容能够帮助对工业的进一步知道。在解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要向学生说明,虽然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如燃料动力工业中民用燃料与汽车制造业中的民用小汽车生产等。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如仪表仪器等,所以,重工业不可以完全等同于生产资料生产,轻工业也不可以完全等同于消费资料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假如没工业,美国农业与中国农业哪个更强。教师在给出学生这个题目的同时,要把美国农业近况与中国农业近况的的有关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通过现实与虚设的对比,有益于学生认识到工业的主导用途。
学生们看到背景材料,比较容易知晓: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一流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使国家国富民强。假如没工业为农业进步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美国农业不可能胜于中国农业,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工业的主导用途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第二,要向学生解说工业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用途。
关于国内工业的近况部分,建议教师从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解说,在解说国内工业建国后获得的巨大收获时,先播放建国后党领导大家走工业化的道路的视频,总结出中国工业的五大收获。
在解说国内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外国企业资金投入国内、外国公司进入了一些国家重要性产业,并进一步提出控股需要、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资料。对此,有些人说,八国联军又来了。在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剖析出中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看完上述材料后,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哪些感受?中国工业的将来与你的目前有关系吗?
关于国内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讲完啥是支柱产业及其特征后,教师提示学生中国选择支柱产业,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又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有益于很多吸收就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依据支柱产业的特征及国内的具体状况尝试着剖析目前国内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并说明选择它们是什么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概要,指出国内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为何要选择这部分产业作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怎么样振兴这部分支柱产业?现在,国内的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产业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国家在资金投入上采取了资金投入倾斜政策,它们将带动国内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进步。
关于“积极进步第三产业”的教学建议
1、关于“积极进步第三产业”的教程剖析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内容,把这一框题讲了解了,学生才会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与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用途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框题着重剖析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在国内进步第三产业的要紧意义,其中在国内进步第三产业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
过去国内的国民经济是根据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来分类的。从1985年开始,国内参照海外的划分标准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势必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飞速进步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进步;1、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出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升推进了第三产业的进步;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进了第三产业的进步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进步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部分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特别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
国内第三产业的情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国内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只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进步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职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国内1、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降低,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适当的方向进步。
国内加快进步第三产业的要紧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国内进步第三产业的意义:1、加快进步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国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进步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进步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很多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点,即现代化阶段。国内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需要大力进步第三产业。2、加快进步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内目前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3、加快进步第三产业,可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关于“积极进步第三产业”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解说第三产业包含的意思和分类时,可以把书中撰写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分类,然后依据分类中涉及的各行各业,总结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概要出第三产业包含的意思。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表,需要学生回家调查了解后准确填写,填写的内容是爷爷奶奶辈、父母辈从事的工作所属的产业,自己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筹备从事什么工作,它是什么产业?表格如下:
从事农业的人次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人次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次
爷爷辈
父亲辈
我一个人
然后依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作出4张柱状图,课堂上展示出来。第一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爷爷辈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状况。第二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父亲辈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状况。第三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自己筹备就业的产业。第四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表格中所统计的总人数就业产业的状况。
通过对比看到,将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维持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大家愈加多的同学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行业是从是第三产业的。那样。第三产业有哪些行业呢?由此引出大家所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及定义。
在解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要紧特点。讲清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要从如下两点解说。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进步是生产力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势必结果。
播放视频 流水线生产,引导学生了解: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使1、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了,这就为第三产业的进步提供了劳动力。
教师还可以从科技水平的提升推进了第三产业的进步;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一些部门相应进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际技术交流推进了第三产业的进步等角度论证此看法。
2、一国经济进步程度怎么样,非常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进步水平来体现。
把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构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国家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205030
印度282943
泰国114050
伊朗253440
蒙古313534
日本23860
韩国64351
新加坡03664
然后,需要学生们在表格中找出经济发达的国家,看看这部分国家在三大产业构成上有哪些一同点。
世界各国经济进步的历史证明,经济进步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进步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进步经济,达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需要大力进步第三产业。
解说国内第三产业的近况,要从获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讲成绩如下表格: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1979 31.2 47.4 21.4
1980 30.1 48.5 21.4
1985 28.4 43.1 24.7
1990 27.1 41.6 31.3
1995 20.5 48.8 30.7
1997 18.7 49.2 32.1
让学生依据这张图表剖析国内三大产业是怎么样变化,它与大家课前所做的调查有哪些关系,国内三大产业变化的趋势说明了那些问题。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进步的通常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降低,自1978年到1997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大家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状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大家能愈加深刻的感觉到中国产业结构进步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拉近。第二,指出国内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进步相对滞后,制约了1、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
点击下一页推荐更多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出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