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是常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4、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5、解决问题种类: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1)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2)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3)香皂比毛巾实惠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实惠3元7角。
(4)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够。
(5)用10元钱买一块香皂,应找回多少钱?
10元-4元8角=5元2角
答:应找回5元2角。
(6)用10元钱买毛巾和香皂够吗?假如不够,还差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13元3角
13元3角-10元=3元3角
答:不够,还差3元3角。
(7)2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5元=18元3角
20元-18元3角=1元2角
答:20元可以买毛巾、香皂和牙膏,应找回1元2角。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第一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立刻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训练拨针时,时针和分针必须要拨到准确的地方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大家就不可以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学会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1、认识上、下领会上、下包含的意思:从两个物体的地方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领会前、后包含的意思: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一样的参照物,前后地方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地方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相对的前后地方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我们的左手、右手所在的地方为标准,确定左侧和右侧。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侧,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侧。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1、6—10的认识:1、数数:依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根据数的顺序,后面的数一直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地方的另一组。
2、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办法:依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依据一副图的考虑角度不一样,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块,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3、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办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3、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办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3、个数。
4、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办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3、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肯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目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办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
1、数数:依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依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借助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侧起1、位是个位,2、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办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办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办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