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特别处在现代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角逐日益激烈的年代,每一个人都要学会适量的数学常识来提升自己在社会角逐力。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要点、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要点
1、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需要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办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边。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假如没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办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样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需要必除数小。
2、解决问题
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容易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依据实质状况,灵活处置余数。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材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办法,知晓各部分的名字,理解各部分表示包含的意思。
2、可以比较熟知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逐步培养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好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竖式各部分包含的意思,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办法。
教学难题: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包含的意思,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办法。
教学筹备:
教师筹备课件,学生筹备直尺。
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
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20÷4
30÷6
24÷6
35÷7
注意:
(1)被除数、除数和商在竖式中的地方;
(2)除法竖式中每一步包含的意思;
(3)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需要规范。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程6、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野营时都做了些什么?在他们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帐篷的活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采集数学信息与提出问题。
(1)假如每一个人分4条鱼,那样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2)我采了48个野果,平均分给大家小组的9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个?
教师提议:大家就从1、个问题开始解决吧!
3、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1、请同学把1、个问题完整的看一遍,考虑题目意思和解题办法,并列出算式。学生汇报状况预设。
题目意思和解题办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个4?用除法解决。
列出算式:22÷4
2、请学生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想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看你想到的方法和其他人的是否一样?哪个的办法最容易?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算法,为后面的汇报选好候选人。
(小组交流后,请部分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计算办法。)
3、引导学生剖析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比较、讨论交流,让有余数的除法竖式逐步变得健全。提醒学生: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2)在用竖式算出商和余数后,还要记得在横式后面把他们写出来。
4、考虑:
(1)在除法竖式中怎么样试商?
(2)在竖式中“商与除数的积”的意思是?
(3)在竖式中从被除数里减去商与除数的积,剩下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老师组织汇报比赛。)
5、比较22÷4与复习题中20÷4的竖式的区别。
6、请学生对四种算法进行比较和评论,然后老师再概括发言。
(“摆一摆”“圈一圈”“列竖式笔算”“口算”)
7、请同学们依据刚才的学习,自主解决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4、巩固训练
(课本8、页习题)
5、全课小结
请大伙回忆一下大家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举手发言,对发言学生进行适合的表彰。)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深思
在我上完《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有感。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进修,教授教化中我主要让门生在着手操作中感知余数,熟识余数。依据儿童的年岁特点,经由过程直不雅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商量等形式,使门生积极主动介入进修,经由过程我们的努力创造问题,办理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门生以成绩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新课改的教授教化理念。同时讲堂中培养了门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半是让门生在着手中熟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最初时是着手摆三角形,在门生着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把分的几种环境进行对照。门生经由过程察看对照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匀称分后有两种不合的结果,一种是没残剩,一种是有残剩。门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残剩”,到形成结论得出看法,凸起了“残剩”的看法,培养了门生初步的察看、操作和对照能力。为下面进一步进修余数打下了优越的根基。
在熟识余数后再让门生着手操作,着手圈一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历程中门生概括出了试商的规律。整节课门生着手、动嘴、动脑,真的介入了活动的全历程,借用着手操作活动让门生形成数学看法。在自立、相助、评论争论中门生自己去交流、去交流、去互动、去思虑,使门生在活动的历程中得到了“余数”看法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看法打下了根基。
然则这节课在实质教授教化的历程时,比较教材来讲,还存在着不少的不够。由于在某些环节顶用的光阴过多,导致一些应该有些教授教化环节没进行。是以,此次的教授教化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非常准时的警钟,怂恿我在往后的备课甚至教授教化历程中要本着卖力、客气的立场,塌实朴实地搞好教授教化事情,是自我驾驭课本,驾驭讲堂的能力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