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要点、教材及教学深思

   日期:2021-02-20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76    评论:0    
核心提示: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与信息技

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社会每个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用途愈加要紧。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要点、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要点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产品的价钱)

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材

  教学需要:

  1、在观察人民币与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产品的价格,掌握容易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与学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和勤俭节省的教育。

  重点难题:

  教学重点:知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题: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容易换算。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1、幅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购物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一样的名字,哪个知晓大家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自主探究

  1、认识不一样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一样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一样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一样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部分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状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概括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类型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2、幅图,需要学生注意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哪个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一样办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打造“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大家已经知晓“1元=10角”,那样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与为何要如此换。

  3、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如何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考虑:用一种人民币如何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4、概括延伸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晓什么呢?这部分面值更大的人民币,大家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学深思

  《认识元角分》是小学一年级2、册的内容,13种人民币的面值对学生来讲并很熟悉,但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浮浅的,而且实质日常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又缺少购物的社会经验。本节课正是从学生这一原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做了生活化、活动化两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显的教学成效,并从中渗透了爱惜人民币的教育,进行了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现代教学观觉得: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是教学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态。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转化学生的学习技巧,创设直观情景,引导学生认识13种不一样的人民币;创设问题情境,为13种不一样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创设活动场境,对人民币的换算、数人民币,揭示不一样的付钱办法和元角分的进率。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发现探索、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联系生活,体现人民币的社会价值。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不可以只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需要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出处,课程才可以真的成为交流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课刚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日常购物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日常处处要用到人民币。在此环节中我渗透了爱惜人民币教育,让学生领会到人民币是代表大家国家的货币,要爱惜人民币。加大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第二,让学生领会用多种付钱办法购物,发展思路,体现开放性、趣味性,找到最方便的付钱办法,体现数学的简单美和实用性;最后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借助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少量的钱买单一物品或多种物品、付钱、找钱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有关常识,提升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标签: 小学一年级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