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社会每个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用途愈加要紧。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3篇)》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学内容:P36我长高了教学目的:
1、通过实质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办法。
2、巩固统计的常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打造长度观念。
教学难题:能准确测量,采集数据。
教学筹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小朋友,大家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复习常见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如何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刻度尺用法)
3、这节课大家一块儿用大家手中的'尺子来测量大家身边的物体。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2、小组活动需要。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有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教导)
3、小组开始活动。
4、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获悉一些什么内容?
5、课堂概括。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过生日》:教学目的:
1、常识与技术: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数据的调查,采集和整理过程,并能依据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2、过程与办法: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统计的重要程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晓四季的划分,与自己过生日的季节。
教学重点:
1、对数据的采集、整理、描述和剖析过程有所体验。
2、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使用不一样的'调查办法。
4、比较、剖析、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容易的问题。
教学难题:
1、使用不一样的调查办法。
2、能对调查的时间做出适当的判断。
教具筹备:
1、在小黑板上写出教程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备挂在黑板上用。
2、日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今天是什么时候几日?有今天生日的同学吗?
2、明明今天生日,他带来了过生日蛋糕和大家一同推荐,大家一块为他唱个《过生日歌》,怎么样?
3、同学们,你们知晓我们的过生日是哪一天吗?哪个来讲说?
我想了解班里的同学过生日在什么季节?该如何解决呢?
2、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过生日是什么时候几日?你知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
哪几个月是春天?哪几个月是夏天?哪几个月是秋天?哪几个月是冬天?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同学们的出生季节。
(2)小组交流:如何采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什么季节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天和冬天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假如你们班某个同学的过生日你不知晓,猜猜他最大概在什么季节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3、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统计有哪些用途可大了,在大家的日常,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用统计呢?
4、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认识图形》: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领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的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革新意识。
情感目的
通过图形在日常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常识与生活息息有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题:
领会面在体上。
教学筹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打造模型讲解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着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进步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技巧为一体,着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好看的城堡)大家的好朋友淘气带大家来到了一座好看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部分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去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大家就要一块儿认识这部分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些常识背景,从容易见到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知道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提出需要:这部分平面图形都藏在大伙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伙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哪些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领会到物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离别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部分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领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哪个能想出一个好方法,把这部分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需要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备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一样的办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用描、画、印等办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学生打造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题。达成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成教与学方法的变革,体现以学生进步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大家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大家还发现,这部分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部分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试一下你学会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双眼,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训练。(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进步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点概括到相同种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日常,你在哪儿还见过如此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如此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伙。)师:其实,在大家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部分图形,目前,大家一块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部分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有哪些用途,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日常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部分图形的认识。借用日常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领会日常处处有数学,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一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非常不错,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一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进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革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掌握自我赏析和互相赏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概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