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多模块备考不可偏废
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许天一介绍,语文复习中,多文本阅读、文言文、古诗词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写作这几个模块都不可偏废。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多文本)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考生要飞速把握句子主干,不要被枝节性内容影响,争取用最简短的词汇或短语概括每段叙述重点,通过文段大意概括飞速梳理文本叙述思路。考生要分条作答,并尽可能用主谓宾齐全的陈述句,在一定量上参考分值作答。
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要着重迁移,举一反三。考生可将平日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等要点的练习落实到译文当中,依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积累重要实词及文化知识,领会疑难句的剖析办法。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要以读懂作者为首要条件,以联想想象为方法,逐步提升鉴赏水平。考生读诗时先要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作品,合理的利用作者背景和有关典故;训练通过意象联想画面的能力,摆脱语序和用词对诗歌理解的干扰;聚焦鉴赏形象和手法的有关要点,做到答卷规范、准确。当然,作家流派、作品风格的平时积累也尤为重要。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练习,考生要本着从容阅读的原则,即分层次有步骤地逐句、逐段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特点、主旨。只须读懂文章,就会知晓题目是从何而来,进而找到答卷对象。逐句阅读并非费时,考生只须坚持如此练习,阅读速度就会随之提高。文本剖析时,考虑角度要由表及里,由此即彼,因实就虚,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有形材料背后隐藏的内容,联系社会现实,从生活角度剖析,从精神层面评判。
写作
写作模块,微写作的训练应该注意题目需要,写作时不要拖沓或看法不清楚,同时注意用词得体。大作文要解决审题立意及结构问题。考生平日多注意积累素材,包括时政新闻、生活材料和书本材料;注意作文和前面散文的关系,找到最好立意点;有条件的话要先列提纲。
【数 学】
用3+3+1方法总结要点
北京第九中学高小学三年级组长刘永江建议,考生抓住重点常识板块,在入门知识与办法的系统化上多下功夫。
所谓重点板块在这一阶段是指函数框架下的一次、二次、反比率、正比率和指数、对数、幂函数等基本函数,另外还有三角函数和特殊函数、数列内容。考生可采取3+3+1的方法对这部分内容系统总结,即:三要点+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图象。
在这7个方面中,函数图象又是函数复习内容的首位,是高三复习的主要抓手。之所以如此说,一是函数图像对考生要点学会需要高,二是这部分内容是复习的难题和重点。考生复习函数图像,先要会画函数,再对陌生函数图像进行分析。考生可从函数图像平移、伸缩、对称等入手,学会这部分内容。
【英 语】
梳理重点语法
北京宏志中学习英语老师兰香表示,一轮复习的重点基本是词语和语法。到期中考试时,英语语法复习一般都已结束,词语复习可能还在进行中,所以期中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考试,考试题目困难程度和高考考试需要尚有一段距离,但单选部分考查的语法点和高考考试一致。
重点语法
考生考试前要梳理重点语法,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考生可多复习平日训练中的错题,做到对考试知识点心中有数。
听力、完形、阅读
听力、完形、阅读是英语考试中的常规题型,也是平日训练的重点。考生要把握容易做题速度,不要在完形、阅读上浪费过多时间。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需要考过生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付出。在考试中,考生能做到会审题、会谋篇、会表达即使是达到了阶段性目的。考试前,考生可以复习之前写过的文章,概括常见问题,领会范本中的精华。特别是对于书面表达第一部分的应用文写作,考生要正确审题,在写作中体现文章的交际性和开放性。
【物 理】
基础问题深入理解
北京第五十五中学习物理教师刘建丰介绍,期中考试,力学部分难题有两个:摩擦力和动量、能量综合题。
摩擦力
摩擦力方面,考生应该注意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运动过程中这两种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做功问题等。斜面中、传送带中的摩擦力特征,特别需要考生可以分清过程,抓住突变状况。
动量、能量综合题
动量、能量综合题往往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起来。考生要将典型例题从这两个角度剖析透彻。
回归教程
考生学习状况不一样,备考办法也不一样。基础薄弱的考生要将典型问题逐题、逐点落实,把错题重新做一遍,把老师说过的问题独立自主考虑一遍。物理学习有优势的考生,不要把时间都用在刷题上,要着重对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考生可回归教程,想一想结论是怎么样得出的,而不只是会应用结论。
【生 物】
练习思维,深思错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萍:
期中考试是对高三第一阶段复习的集中检验。考生要看重和合理的利用这次考试,复习和备考可使用以下办法:
1.突出本学科主干常识,打造有益于临场应变的思维高度和解题所需的常识互联网。
考生不只要看重入门知识,更要以常识为载体,练习正确的思维办法,加大生物常识的迁移能力,以便灵活剖析和解决问题。具体手段是对期中考试涉及教程模块进行综合复习,以核心定义为线索进行常识回顾。考生可先列举模块中涉及的定义,再以核心定义为中心构建定义图,画出常识互联网图,以问题串形式展开互联网中每一环节的常识连锁。
2.加大错题深思,将易错考试知识点按要点整理总结,明晰出错缘由,提炼同类题型的解题办法,并进行变式练习。
考生要通过剖析概括弄清问题是在常识上还是能力上。所谓粗心现象大多是要点不明确造成的,考生要先从读课本入手,理清要点,发现漏洞就快点翻课本查笔记,找到对应要点,联系上下文,牢牢记住。改错表面上看是体力活,事实上也是学习的艺术。同样的一道错题,有些人能发散思维挖掘非常多东西,有些人却只能就题论题,只是多见了一个题目而已。哪个能把做过的题目吃得更透,哪个就赢了第一步。
【化 学】
做一个彻底的了解人
北京第十二中学教师 李鹏举:考试前复习化学,考生的首要任务是整体梳理每一部分主要的要点。
第一,在定义和原理方面形成核心观念。
比方说离子共存问题可概括为一色二性三反应,氧化还原定义可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每一个定义原理都可用文字、图表凝炼。考生要常常悟其涵义,逐步深化理解。
第二,记好元素化合物常识和元素周期律常识。
一方面是基于短周期的元素判断题,重点是非金属N、S、Cl、C等方面内容,这也是实验探究题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是工艺步骤图题,其特征是结合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等常识,更偏向金属元素钠、铝、镁、铁、铜等方面内容。
最后,考试中的审题、表达尤为重要。
审题时,应该注意审细则,比如:关键字无色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肯定可能肯定不可以等,预防答非所问。考生答卷时要规范地书写、表达。
【历 史】
入门知识复习透彻
北京第九中学老师臧家富强调,高三生现阶段要把入门知识复习透彻。
一是理顺时序,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理解历史定义;二是在之前根据独立章节学习的要点间打造起逻辑关系,系统理解记忆;三是用几条线串起来,将之前碎片化的内容形成常识体系。
历史学习也有套路。一是夯实入门知识,理顺时序、探寻逻辑、打造体系;二是提高应试能力,适合训练,强化常识,学会方法。历史每年考的都是新的材料内容。考生不只要能读懂材料,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要有好的输出能力,可以用所学内容有理有据地表达我们的看法。
【地 理】
回归基本查缺补漏
北京八一学校地理教研组组长蒋立红觉得,地理复习的主干常识主要包括地球、地图、自然地理、地区地理,其中以自然地理为主,侧重于对入门知识、基本定义和原理的考核。考生复习时应该注意常识间的联系,构建常识互联网,在互联网中查缺补漏。
北京的考试试题突出能力考核,反映在地理学科中,就是考察考生获得和解析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常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获得和解析信息的能力。考生提高了此项能力,会在解答综合题时事半功倍。
要特别强调的是,北京卷近年看重传统文化的考核,考试试题的情境、背景也比较新颖,地理题甚至可能涉及文学作品。比方说2020年的地理考试题目中,使用了贾平凹《太白山记》中的一段话,通过需要考生阅读文学作品考察地理常识。遇到新颖的考试试题,考生不要慌,不管命题材料多么新鲜,其考核的中心点还是地理入门知识和原理。
【政 治】
北京第二十中学高级教师 李长青:
对政治科目的复习,考生要运用三战术应对。
战术一:研究北京2010年以来的高考考试政治试题,找出规律和特征
一直以来,北京政治考试题目背景材料鲜活,有北京特点,具体不空泛,形式多有漫画、图表、表格等。考试题目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核心素养的考察,近两年增加了短评的题型。考试题目对实践能力需要愈来愈高。因为考试题目文字量愈来愈大,考生复习中应该注意提升阅读速度、答卷速度。
战术二:扎实学会入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考生要牢牢把握入门知识,特别要在常识体系中学会要点,而不是孤立地记忆。比方说,关于花费的常识,就要想到生产与花费是什么关系?花费与收入有什么样的关系?分配与花费有什么样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主客观原因影响花费?考生要准确记忆入门知识,不可以只求大概;要用书面语言表述。
战术三:在训练中巩固入门知识,提升能力
考生通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知晓如何审题、如何答卷,但还要通过多做题,概括共性的答卷办法,提升解答问题的能力。考生要着重做北京近几年的高考考试题、各区近几年的模拟题。对错题,考生应该注意考虑自己到底错在哪儿,反复挖掘、举一反三,找源于己的思维误区所在,把题目吃透。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