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小学习数学

   日期:2020-12-22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75    评论:0    
核心提示: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这个问题在非常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习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

1、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

这个问题在非常长一段时间存在争论。

先来看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习数学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关于几位数的叙述:一般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

比如2是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是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是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应该注意:一般不说0是几位数。

再来听听专家的说明:在自然数的理论中,对几位数是如此概念的,只用一个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只用两个数字(其中左侧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表示的数,叫做两位数所以,在一个数中,数字的个数是几(其中最左侧第一个数字为有效数字),这个数就叫几位数。

于此,所谓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一般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研究。所以一位数共有九个,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

2、为何0也是自然数?

课标教程对0也是自然数的规定,颠覆了大家对自然数的传统认识。

于此,中央教科所教程撰写组主编陈昌铸如是说:国际上对自然数的概念一直都有不一样的说法,以法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都觉得自然数从0开始,国内教程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苏联的说法,觉得0不是自然数。

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教程改编会议时,已明确提出将0归为自然数。这次改版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讲,将0规定为自然数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0作为自然数有哪些好处

大家都知道,数学中的集合被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两类。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学生的集合。无限集合是含有些元素个数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数的集合。由于自然数具备基数的性质,因此用自然数来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非常自然的。

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个数为0。假如不把0作为自然数,那样空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没办法用自然数来表示了。假如把0作为一个自然数,那样自然数就可以完成刻画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任务了。

于此,从自然数的基数性这个角度,大家看到了把0作为自然数有哪些好处。

把0作为自然数,不会干扰自然数的运算功能

0加入传统的自然数集合,所有些运算规则依然维持,如新自然数集合{0,1,2,,n,}中的任何两个自然数都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而运算结果仍然是自然数。同时,加法、乘法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与乘法的分配律也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0代理加盟到自然数集合实属理所当然,而不只是人为的规定。它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然数和它的功能,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教学时不只要知晓和记住数学的概念和规定,还应该考虑规定背后的数学涵义。

3、啥是有效数字一无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对一个数的近似值的精确程度而提出的。同一个近似数假如在取舍时,保留的有效数字多,就比保留的有效数字少更精确。

一般说,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个时候,从左侧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到那一位上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近似数0.00309有三个有效数字:3、0、9;0.520也有三个有效字:5、2、0。

而0.00309中左侧的三个零,0.520中左侧的一个零,都叫做无效数字。

4、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是不是互为逆运算?

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这好像成了很多老师的口头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比如:

加法2+3=5,其逆算为5-2=3,5-3=2。

故此,加法的逆运算只有减法;

减法5-2=3,其逆算有5-3=2,2+3=5。

故此,减法的逆运算有减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综上可知,只能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而不可以说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

同理,也只能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不可以说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5、为何不写倍?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时,非常多小朋友会自然提出如此的疑问,如:饲养小组养了12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为何123=4的后面不写倍呢?(立刻点标题下小升初关注可获得更多教育经验、办法、学习材料,天天更新哟!)

大家第一应该一定学生的质疑(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规范意识)。但同时又该对学生说明:在解答应用题时,得数后面一般要写上的是数的单位名字

如:12只的只;8克的克。一个数只有带上单位名字,才能准确地表示出一个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轻重等等。但是,倍不是单位名字,它表示两个数目之间的一种关系。

比如,上面的计算结果4,表示12里面有4个3,就是12只小鸡是3只小鸭的4倍。

所以,在算式里不写倍,以免倍与单位名字发生混淆。

6、倍和倍数有哪些不同

在第一学段大家学习了倍的初步认识,认识了定义倍,而在第二学段,大家又学习到倍数这个定义。那样,倍和倍数这两个词到底是否一回事呢?这两个词之间有哪些不同呢?

倍指的是数目关系,它打造在乘除法定义的基础上。

比如:男孩子有10人,女孩子有30人,由于103=30或者3010=3,大家就说,女孩子人数(30)是男孩子人数(10)的3倍,也可以说,男孩子人数(10)的3倍等于女孩子人数(30)。勿宁说,倍其实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表现形式)。

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它打造在整除定义的基础上。

比如,30能被6整除,30就是6的倍数。可见,倍数是不可以独立存在的(具备特定的指向性),而且对数的形式有特别的需要(需要为整数)。

同时大家又看到,30也是6的5倍,由于65=30,65表示6的5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倍的涵义应宽泛于倍数,后者可以视为前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种表现。

7、时和小时有哪些不一样?如何用时和小时?

第一应该明确的是,〔小〕时并不是国际时间单位。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内统一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把非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日)、〔小〕时、分作为辅助单位。

(注:〔〕里的字,在不致混淆的状况下,可以省略)。

如此,在国内范围内用的法定时间单位就有:天(日)、〔小〕时、分、秒。

由此,时既可以表示时间,又可以表示时刻。因为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一样的定义容易产生混淆,在实质应用时间单位时时,

现行教程作了如下处置:

当列式计算出时间的长短时,在得数的括号里写上时间的单位时。比如:超市营业时间:21-9=12(时)。(此处可省略小字)

在用语言表述时间的长短时,为防止时间和时刻这两个定义产生混淆,则在时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比如:超市营业时间12小时。

在用语言表示时刻时,一律不能出现小时字样。比如:公园天天早上7时30分开园(而非7小时30分)。

8、改写和省略是一样的吗?

从形式上看,此例将改写与省略两种对数的变化置于了同一个需要之下(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大家真期望编者不是有意而为之,由于改写与省略其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表目前:

目的不一样

改写的目的是便捷对大数的读写,而省略则是取数的近似值。

办法不一样

此处的改写是去掉亿位后面的0,再写上一个亿字,而省略除去要找准亿位,还要分析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符号不一样

改写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大小并未改变,所以用=号连接;而省略既改变了数的形式,又改变的数的大小,所以用连接。

9、路程就是距离吗?

这两个词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语言中是替代用的,其实不然。

路程是指从一个地址到另一个地址所经过路线的长度;而距离则指连接两个地址而成的直线段的长度。

路程所经过的路线可以是曲形线,也可以是直形线,还可能是折形线。

普通情况下,两个地址之间的路程要大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当两个地址之间的路线为直线时,路程和距离才相等。

虽然老师们都了解这个等式是成立的,但大家的学生却没相应的常识储备,如何绕开极限探寻能为小学生所理解和同意的证明渠道。

10、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还是1/1?

先看看分数单位包含的意思: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此一份的数。

显然,在分数意义中,重要是分,没分,就没份。

由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最少份数是2份(若是1份,也就无所谓分),由此得到的分数单位是1/2,所以1/2是最大的分数单位。

尽管就广义的分数来讲,1/1也可视作分数,但它已不是大家一般意义上认识的与整数对立的那种分数(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所产生),故此,最大的分数单位应以1/2为宜。

11、像0/3、0.2/3、3/0.2如此的数是否分数?

分数的概念明确告诉大家: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此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其中,分成的份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要表示的份数叫做分子。

由此可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要是非零自然数。从这个意义来讲,以上这几个数徒具分数的形式,而不具分数的实质,因此都不应该视为分数。

进而,在考查学生对分数涵义的理解时,应着眼于一般意义上的分数,将上述这部分变异形式纳入考虑的范围,其本身对练习学生的思维并无多大实质意义,而且会令诸如分数都大于0等命题的真与假陷入尴尬。

12、比6多1/2的数应该是61/2还是6(11/2)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弄清6的性质。显然,此处的6其实质是一个数,而非一个量,求比6多1/2的数应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范畴,问题中的多几都是确定的具体数,这里的几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所以,这里的1/2是指在6的基础上多1/2这个1/2数的本身,而非6的1/2。

所以,比6多1/2的数应该是61/2。

当然,假如题目确定为比6多它的1/2的数,那答案则是后者。

13、计算出勤率能不能不乘100%?

先来看看新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不一样版本的教程对类似问题的理解。

同一课程准则下,不一样的教程给出了不一样的理解,这给执教者带来了困惑:到底能不能不乘100%呢?笔者以为,求率其结果一定为百分率。以出勤率为例,就是求实质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假如公式只写成:出勤率=实质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大家说这只是分数形式(也即是求实质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几分之几),并非百分数。

因此,在公式后面乘上100%,既可以使计算数值大小不变,又能保证结果形式满足百分数的需要。因此,计算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的公式中,都应乘100%。

同时建议各版本教程的编委统一思想,以免给一线教师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14、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吗?

依据课标教程概念: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答案好像是一定的,但由此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0度的角是什么角,也是锐角吗?

事实是,锐角概念有一个隐含的首要条件,就是小学习数学中所讨论的角都是正角。习惯上,大家把射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角叫做正角,射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角叫做负角,当一条射线没做任何旋转时,就把它看成零角。假如将角的定义竞价到任意大小的角,就应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

由此,严格意义上的锐角概念应是:大于0度而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15、足球比赛记分牌上的3︰2是数学中的比吗?

大家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们的差别。

第一,球类比赛中的3︰2表示的是比赛双方的得分状况,是差比,即表示相差关系,一方得3分,另一方得2分,双方相差1分;数学中的3︰2表示的是32,是倍比,商为1.5。有鉴于此,球类比赛中的比(其实是比分),其后数可以为0的,而数学中的比,其后数(像是除数)是不能为0的。

第二,数学中的比是可以化简的,如4︰2=2︰1;同样的4︰2放在球类比赛中,却不能化简,假如化简就不可以反映双方在比赛中的实质得分了。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