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高三写景作文」游古韵淹城寻文化足迹

   日期:2020-08-28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78    评论:0    
核心提示:一颗心,凝聚不了一个民族的力量; 一种情,也成全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 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却让很大一部分人知道、读懂,甚

一颗心,凝聚不了一个民族的力量;

一种情,也成全不了一个民族的伟大。

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却让很大一部分人知道、读懂,甚至为之感动。这是一个民族千年的沉淀,百年的蓄势,十年的待发,以及现在的绽放。

若想真正知道源远流长的文化,可能要从历史长河的源头追溯起……华夏族的文明光芒,似乎也照射在三河三城之中。古淹城,可能能让我知道些文化的皮毛吧,我想。

树木掩映着的大门,铁锈色爬上了栏杆。木质浅棕的大门关住了古淹城,却关不住一种令人神往的古色古香。这里十分偏僻,人群不算拥攘,更显其中静谧。

顺着大道走进淹城古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坚固宽阔的大桥。踏上大桥,桥下河水倒映着岸边芦苇的影子,芦苇叶上掩映着浅碧色的波纹,相映成趣。婆娑树影间,一只斑驳的独木舟搁浅在岸滩边,似乎诉说着这里曾有的兴盛。

古水道里,时不时有船夫载着船客片刻而去。仿佛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除去——或者留名青史,或者遗臭万年。我低头俯视源源河水,惆怅若失:“曾经——古淹城一座城池雕栏玉砌,而——现在却成了一垣残墙破瓦。”

不知,这是不是历史遗留下民族的文化呢?

走过外城河,步经一条曲折的小道。在海量青葱的小丘之中,有三座土丘特别显眼,满目绿色,故目不暇接。传闻淹城有一个如花似玉般的公主名唤百灵,公主驸马邻邦王子,诬陷百灵盗取护城之宝——白玉龟,终使百灵香魂离世。淹君知晓后,追悔莫及。于是就有了“头墩”“肚墩”“脚墩”,用以祭奠百灵的亡魂。茂密的树木叶片顺着微风发出呜咽声,可能是对百灵冤屈的哭诉吧。

伴随小道前进,不觉又来到一条河前。这大概是内城河了吧,我猜测道。跨上桥,内城河相比外城河少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淡然。清波荡漾,曲水流畅。水护城,城依水,一派和谐依依的景象。自然之美,无需任何修饰,寂寂富于野趣。在郁秀的丛林中,步入了内城。

子城河中,荷叶摇摆,娉娉婷婷,只因过了夏天,少了荷花的衬托,少了份“绿叶衬娇花”的美感,更引人入胜的却是那一份绿意和收获。莲蓬傲立在绿叶中,格外耀眼。

耳际间似乎萦绕着江南女子齐声的吴侬软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之处,传闻王子征战未归,百灵思念至极,就在荷池边日日夜夜等待王子归来。不知几天多少夜过去了,也不知叶落了多少季,依然没有消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里温婉动人的语句似乎讲述着一个故事——传闻百灵与王子倾慕蒹葭的纯洁,便命人在一池莲花中央种了蒹葭……我似乎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无论是哪一个年代,都会让人感慨万千。

踏上子城的淹君殿遗址,空旷无垠,似乎以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虚无缥缈。想象着曾经的金碧辉煌,巍峨宏伟。而今却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怎一个“叹”字了得。脑海中,映现出街衢宽敞,屋舍俨然,人来车往,一派江南市井风情。

我从幻想中醒来,呆呆地想道,就让淹城依旧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尘归尘,土归土,何尝不是最好的归宿。历史如此澄澈。与来去匆匆的大家默默无语……

淹城,看过春秋的硝烟纷起,看过汉武的雄姿风发,看过盛唐的歌舞升平,看过宋金的铁马金戈——最后,看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地越走越慢,像一个看过凡尘荣辱的老者一般,深邃而不可捉摸,却睿智无比。

搁下笔,才发现,一个民族甚至微小的一座城池的文化,都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文化,是一场漫长的旅游,追溯不到尽头——仅需用心感受。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文化的足迹。其实,近在咫尺。

中学生写作教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