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该作品凝聚了他对社会腐败、学术堕落的感叹,堪称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
钱钟书在文中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李梅亭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对于他,我更深的感触应该说是同情。钱钟书他们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最后却为他选择了一个悲惨的命。方鸿渐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强烈的好奇心促进他走入了围城般的社会。在城中,他感觉到了社会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抱着无奈的心情,他一头钻进了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圈子里。在婚姻的围城里,他爱上了博学多才的苏文纨,但他们的漠然却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的单恋。颇有心机的孙柔嘉借助他的同情心,收获了他那并不美满的婚姻。在事业的围城里,方鸿渐同样也不如意,他历程两次转系后大学勉强毕业。在岳父的资助下,他踏上留学的道路,却因无心学业而与一纸博士文凭失之交臂。为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买了一张假文凭交差。生活所迫,回国后的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闾大学的求职的道路,学校虽地处偏远,但绝不是一方净土。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十几个常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方鸿渐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围城中的格格不入。方鸿渐自视清高,手持的却是一张假文凭。自我感觉颇好的他,课堂成效却死气沉沉。正是他对自己过高的估计,使他愈加不如意,也使他在围城里陷得愈加深。他日渐感觉到了我们的无知,与和其他人的差距,转而在心中筑起了一座新的围城,一座自卑的围城。其实,这大可不必,只须能认识到我们的不足,虚心求教,并对生活的不如意微笑面对,那座虚幻的围城也就自然消失了。日常,也有人时常抱怨社会的不公,对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十分的羡慕,万分的嫉妒。与其嫉妒别人,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份内之事,要相信,机会一直垂青于有筹备的人。自视清高或一蹶不振,都不免使人走上方鸿渐的老路,抱憾终生。
还是那句老话,社会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大家又何必让我们的心态处于围城中呢?
中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