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拘一格一直新。这实质是对学生作文怎么样评价的问题。课标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应看重对学生作文过程的评价,应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有些教师觉得评价学生的作文应谈化分数,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些则觉得让学生给我们的文章打分,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些则倡导作文互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作。但无论是何种评价方法,其最后目的是唤起学生写作的信心,提升作文能力。笔者觉得学生作文评价使用“赏识教育”则不失一种好办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作教师的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培植作文自信心,进步自信心,坚定自信心的有效渠道。学生成功的喜悦越多,自信心越强。教师有着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句一定的话,几行赞美的批语,甚至一个默认的微笑都可以成会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而要做到赏识学生的作文,作教师的应改变观念,主张不拘一格。这里的“不拘一格”,应包含:指导、形式、选材、评价,特别是评价。在批改时,教师须有容耐百川之量:或许学生的作文,千奇百态,奇丑无比;或许他们的作文不可思议,或让人啼笑皆非,但,你能说这不是孕育出色作文的摇篮吗?在评改时,教师应做到应人而宜,不落俗套,做到不拘一格一直新。只有如此做,学生的作文才会写得积极,自觉,作文的畏惧心理也会烟消云散。
3、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写日记。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写作活动是灵魂深处激情的自然爆发,是最具个性的创造活动。而这种心绪最好的体现方法,是日记。因此,笔者觉得要把写作的主权还给学生,小学生作文可以以日记为主。“日记”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心意所向,笔触所至;贴近生活,离得远远的不真实,无被动之困惑,有随便之乐趣。它不受时间限制,它可以选择合适的时刻??静谧的夜晚,悠闲的课余,开心的早晨……想写的时候就写上1、二段,甚至1、二句话,如淙淙溪流;如涓涓清泉,叫人一吐为快,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久而久之,日记会成为学生心灵的喷泉,而日记本则是学生情绪泻泄的自由地。我班一名学生在毕业前夕,他送给写我一本自编的日记集,他在集序写道:每当我开心或忧郁时,每当我心中的所感悟时,都会伏案而书,让心曲淙淙流入精美的日记本。日渐地,我的作文水平伴随日记本的增厚而提升。十多年来,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我坚持写日记。在我的案头,叠着一本又一本学过生日记集《丑小鸭》、《绿叶绿》、《小草集》……课余饭后,读着这十万余字的日记,我仿佛在读一个个漂亮的童话。那密密麻麻的字迹,像一泓蔚蓝的湖水,阳光下闪着晶莹的波光,一只只纯真无邪稚嫩的丑小鸭在水中尽情嬉戏,那纯洁的情感,浪漫的遐想,无畏的追求,有时像羽翼划出的涟漪,有时如狂风掀起的碧波,在我眼前幻化出一个个瑰丽神奇的儿童世界。通过看日记,我能时刻触摸到学生心灵跳动的脉搏,如此也就能“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乐意写,自由写,写真情则是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一同敏锐的,沉迷斯的话题和内容中探寻作文的契机,如此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克服他们对作文畏惧的心理,同时,教师也只有用闪烁的火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如此,大家才会看到跳跃的火焰,才会看到学生在人格塑造与写作能力提升方面获得的双重收成。
中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