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4年广东佛山中考改革策略,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昨日,佛山教育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公布《佛山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以下简称《推行建议》)。《推行建议》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法,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全方位推行。
依据《推行建议》,自2023年起,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与录取挂钩,考试报名提前批学校需要达到3个C级或以上。从2024年起英语科听力部分改为单设听说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各按卷面分值60%的比率计入总分,中考总分增加到740分。
此次改革将国家课程策略规定的全部科目列入考试科目,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成绩使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防止过度角逐、分分计较;按负担适度、文理兼顾原则,选取部分考试科目纳入录取计分,没纳入总成绩的科目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反映和体现。
《推行建议》进一步健全考试招生管理,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健全公开透明的考试招生工作体系,公民办普高同步招生,不能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地方性鼓励性加分项目。进一步强化初中教学习管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策略,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深化课程改革,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办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重压。加大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推进体育美育评价改革。
昨日,佛山教育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佛山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以下简称《推行建议》)。这一佛山新中考改革的纲领性策略,确定将从2020年初一新生开始,推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等级)、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其中包括不少闪光点和变化。有关人士剖析,初中阶段对上衔接高中,对下衔接小学,这一策略提及的具体手段,将通过中考改革推进整个教育生态的变化。
全科开考,英语科单设听说考试
依据《推行建议》,2023年实行初中毕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统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行建议》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策略》(7~初三)(以下简称《课程策略》)规定的全部科目,引导学生好好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水平,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个科目,并将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纳入考试范围。
在考试方法上,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9个科目采取笔试的考试方法。体育与健康主要采取现场技能测试的考试方法,理化生实验操作采取现场实验操作的考试方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考试方法。
除此之外,从2024年起,也即从2021年9月份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推行英语听说考试,将英语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相结合。
考试成绩以两种方法呈现
依据《推行建议》,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国家《课程策略》课时需要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
据介绍,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通常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举行。学生按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初三)修完某学科后,方可获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通常地理和生物安排在初中二年级学年末开考,其他安排在初中三年级学年的学期中间或期末开考。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市、区组织推行。物理化学习生物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佛山命题并组织推行。
各科目考试成绩使用分数、等级两种方法呈现。其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笔试部分)、化学(笔试部分)、历史、地理、生物(笔试部分)、体育与健康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含理化生实验操作)以等级形式呈现。
中考总分将增加至740分
开考的13门科目中,综合考虑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和对接新高考考试的需要,有8门科目被列为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其中,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值网站权重高于录取总分的8%,引导学生加大体育训练。
据介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科录取计分科目满分660分,体育与健康科满分60分,两项合计为满分72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按卷面分值计入总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各按卷面分值的50%的比率,折算计入总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使用等级方法呈现,按物理、化学和生物每门科目总分的10%设定卷面分值并转换为等级。未纳入录取计分的其他科目,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反映和体现。
从2024年起,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各按卷面分值折算计入总分的比率再提升,由50%提高至60%,其他科目网站权重比率保持不变,中考总分将增加至740分。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自2023年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将与中考录取挂钩。考生考试报名提前批学校需要达到3个C级或以上,其他录取批次则对此暂不作需要。
招生录取结合学业水平+综合评价
《推行建议》明确,从2020年初一新生开始推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等级)、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将作为普高招生(含自主招生)的要紧依据,国家示范性高中录取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于B 等级。录取投档时依据同分比较原则,对总分相同的考生,先比较是不是符合优先录取政策,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含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由初中学校组织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初中3年,由5个操作环节组成: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写作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
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方面,《推行建议》需要,进一步扩大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含三二分段制等)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升通道。划定普高录取最低资格线,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
指标生不能设限制性分数线
名额分配政策(指标到校)是中考招生规范改革的要紧举措,有益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进步,缓解择校热,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此次《推行建议》明确,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率高于50%,使用单独批(层)次、单独录取的办法。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普高指标生名额一律不能设限制性分数线。
《推行建议》还对公办学校自主招生进行了规定,将逐步给予有条件的普高少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率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突出对学生学科专长或革新潜质的需要。
在加分的项目和分值上,《推行建议》明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地方性鼓励性加分项目,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等有关专长和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