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容易见到风俗忌讳

   日期:2023-08-31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21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容易见到风俗忌讳  每年的阴历7月十五,是国内一个要紧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此时,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可能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容易见到风俗忌讳

  每年的阴历7月十五,是国内一个要紧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此时,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可能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下面是我们精心收拾的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容易见到风俗忌讳,欢迎阅读与珍藏。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常见习俗禁忌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容易见到风俗忌讳

  阴历7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叫盂兰节,这是一个佛道两家一同拥有些要紧节日。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民间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将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民间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下面老师和大伙推荐一下中元节容易见到的民俗。

  1、普度

  “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普度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明,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度活动一般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普度活动通常带有以下三个目的:

  1、祭奠先祖亡魂;

  2、施食无主冤魂;

  3、超度新死亡鬼。

  2、烧街衣

  中元节前后两天,大家一般会在天黑后,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这个当街烧衣纸的风俗主要分布在广东珠三角,当街发善缘,把纸钱和食品供给这天的阴灵。不过烧街衣后,不要立即返回家里,要先预备柚子叶然后沾水,在入屋前洒一下。

  3、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通常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溺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间就用“放河灯”的方法为它们超度,期望这类水鬼能不再吃苦早日投胎,以免风险人间。

  4、上坟祭祖

  中元节在不少地方被叫做"7月半",意思是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最初。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有的地方在一年中选择中元节这天上坟拜祭,祭拜时,根据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自己平安幸福。但在中元节这天上坟的话,阴气相对于清明节愈加重,所以愈加禁忌在坟墓里大声喧哗,谈笑风生,出言不逊或者有不雅举止,据传会影响到死者的灵魂,重者更会招致怨气。上坟祭祀回去的路上也不要回头,民间传闻中,假如回头会把死者的魂魄带回去。

  5、念佛回向

  中元节当天,可以念佛持咒诵经,并将功德回向给鬼道亲人,这是佛弟子最应该做的,而且最圆满、功德最大。假如做的好,甚至大概将祖先直接从三恶道中解脱出来,这比扫墓供鲜花、供食、焚香更能利益祖先。通常可以读诵《无量寿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

  中元节

  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阴历7月15日,也有在7月14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的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7月初七就要通过肯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天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7月15日送回为止。目前,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大家这里规矩是:晚上过了六点不要出去,不要乱说话。假如有哪些亲朋好友去逝,在这一天可以少一些纸送给他。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日子是阴历7月十五,所以俗称“7月半”。依据已有些文献记载,中元之命名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说法。

  道教将正月十5、7月十5、10月十五这三个月圆的夜晚定为上元、中元、下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为天官的诞辰,此时祭天;10月十五下元节为水官的诞辰,此时祭水;7月十五中元节为地官的诞辰,传闻这天地官降低,定人间善恶。由此形成了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地官赦罪的三元节。

  《道经》载:“7月15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将这一天作为哀悼祖先、祭祀已经过世亲人的日子。但因为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元节亦被叫做盂兰盆节。故佛教寺庙会在此日举办盂兰盛会超度亡灵和祭祖。如此一来,佛教的盂兰盆节就与道教所谓的中元节有了交叠之处。

  中元节风俗

  中元节最主要的节俗,是燃放河灯。河灯也叫“荷灯”、“荷花灯”,由于这种灯的底座大都是用纸板或木板做成莲花形状,或者干脆用莲花叶作底座。大家在荷花灯底座上安放灯盏或蜡烛,在7月15日夜月明风清之际放于江河湖水之中。

  放于河中的叫河灯,放于江中的叫江灯,而无论是放于河中、江中,还是湖中,因都是放于水上,所以也统称之为“水灯”。

  大家在这初秋的月明之夜,纷纷来到江河之畔、湖水之滨,点燃起无数的荷花灯放入水中,任其明灭闪烁,自在漂流。

  有时,在黄河、长江与其他大小河流中,大家燃放的河灯顺流而下,愈聚愈众,甚至会形成绵延数里的灯海奇景,好不壮观!

  清代诗人文昭《京师竹枝词》如此描写旧京中元放灯的盛况:

  坊巷游人入夜喧,左连哈德右前门。

  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

  大家燃放河灯的目的,刚开始不外是要普渡在旷野之中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以超度他们的亡灵离开地狱转世托生。大家放河灯,是为了给过世的孤魂野鬼送去照明的灯盏,帮助他们从幽冥的阴间来到光明的人世。

  这体现了现世生人的仁慈宽厚,大爱无疆。它不仅指向现世生活,而且可以辐射到另一个黑暗苦楚的冥间世界,帮助那些冤魂怨鬼获得拯救解脱。

  可以想象,在传统社会每年的7月半,日间酷热难当,夜晚清风徐至,明月当空,大家举着形状各异、灯光闪烁的荷花灯纷纷来到清凉如许的河畔湖边,放灯赏月,避暑乘凉,这不只具备照冥拯孤、超度亡灵的意义,同时不也是大家呼应季候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自然、享受生活所创造的具备浓郁审美意味的生活形式吗?

  中元节的民间忌讳

  夜晚十二点将来不要外出。由于中元节这一天鬼门大开,鬼魂回家探亲。十二点将来,阴气最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会探寻夜行的人,趁阴气最盛阳气最衰的时候勾走他们的魂魄,以达到重新投胎转世的目的,所以这一天晚上午夜之后肯定防止外出。

  不要随意拍其他人的肩膀和头部。从民间灵学的角度来讲,阳间的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两个肩膀和头顶上,这是三昧真火,用来保护自己不受阴邪之气之害。所以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随意拍其他人的肩膀和头部,以免把火拍灭而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别乱踩冥纸。路边总是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总是会有鬼魂在帮捡拾,假如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不开心也是比较容易联想到的。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