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模板11篇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如何写?在平时学习、工作或日常,说到作文,大伙一定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大家的察看力、联想力、想象力、考虑力和记忆力的要紧方法。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以供大伙参考借鉴,期望大伙喜欢!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1
大家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寒假里,大家一家去黄山游玩。中午时分,大家终于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黄山,开始了大家的登山之旅。
大家先从云谷寺乖索道到达了白鹅岭站,根据地图上的线路图,大家第一要爬的是始信峰。大家爬呀爬,终于爬到了顶峰。从高处往下看,风景真美呀!满山奇形怪状的岩石上,长着很多郁郁葱葱的松树。从始信峰下来后,大家又上路了,沿着陡峭的山路,大家先后来到了:“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山峰。伴随海拔愈加高,山路也愈加崎岖。看了看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四十分,父亲说:“大家要抓紧时间了,不然就看不到日落了。”大家就加快脚步,一步步向上攀登。走到离光明顶还有一半路程的时候,我累得气喘吁吁,腿也开始发软,每走一步都非常酸痛,真想舍弃呀!这个时候从我旁边走过一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老爷爷,他挑着满满一担蔬菜,艰难地往上走。和他们相比,我真是太渺小了。我重新鼓起勇气,跟着父亲的脚步又爬了起来。终于,经过重重困难,爬上了海拔一千八百六十米的光明顶。站在项峰上,享遭到了独一无二的美景,看到了最好看的的日落。
这次的爬山历程很辛苦,但让我了解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成功。如此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及其它各方面,大家都要把它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2
大伙好!我姓侯,你们可以叫我小侯或侯导。今天,我要带大伙一块去殷墟游玩。
殷墟占地面积近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商代都城遗址。历经8代12王,建都254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将来,这里渐渐荒芜变成一片废墟,史称殷墟。郭沫若先生曾由衷的赞叹,“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第一,大家先看,门框上的纹饰是依据1976年挖掘的,妇好墓中的框的图案仿制而成的。门是由三个甲骨文象形文字写实放大而成。可以说是华夏门的鼻祖了。
大伙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映入大家眼帘的这件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对你说们吧,这个司母戊鼎是1939年从王陵出土的,它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这是现在为止,国内挖掘出的一件最大的青铜器了,是国内的国宝。
下面我给大伙讲一个故事吧。你了解妇好暮为何没失窃过吗?那是由于妇好原来带一万多人去打仗,她在商王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她不只能文能武,而且常帮助商王处置国家大事,因此由于长期劳累,所以中年她就过世了,商王武丁就把她埋葬在宫殿区的西边,可见商王对她的溺爱和思念了。
今天的要紧区域大家就解说完了,大伙可以慢慢赏析,自由游览其他景点,不要乱扔垃圾。
好了,今天的游览接近尾声了,愿你们游玩殷墟的历程成为你们一份美好的回忆,我是你们的导游侯如意,谢谢!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3
各位旅客大伙好!我就是你们的导游。目前大家来到了苏州。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优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城内有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每个园林都有一个故事。大伙请跟我来去看看沧海亭吧!
沧海亭坐落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占地面积约10800平米。沧海亭始于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海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浪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海亭,自号沧海翁,并作《沧海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海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海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海亭几乎荒废,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海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海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第三重建,遂成今天之貎。沧海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貎,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维持旧时的风采。
还有很多的园林故事,我不一一跟你们说了。想要知道请到园林的亭子里去看。注意要保护好树木,不要让它枝折花落。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4
各位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叫钦宸永,是你们这次天坛之旅的总导游,大伙可以叫我钦导,非常高兴能为大伙服务”。
天坛坐落于北京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东侧。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占地273万平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祭祀性建筑群。它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天坛不只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要紧地方,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天坛以五大奇建筑而闻名中外:一为祈年殿,俗称无梁殿;二为回音壁;三为三音石;四为对话石;五为圆丘坛,即祭天台。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
回音壁,是皇穹宇院的四周一道高372米、厚9米、直径615米的贺形围墙。墙身为灰城砖砌成,磨砖对缝,光滑严密。若两人分别站在东西内墙根,一人靠墙向北小声说话,声音就会沿着墙壁传到另一端,仿佛打电话一样,他们听得一目了然,由此又名“传音墙”。
圆丘:坊石用“九”这个阳数来表现天象。同时,它又建筑得非常高大,登上圆丘举目四望,只能望见远处蔚蓝色的天空,四周有白古棂星门矗立着,脚下一片青白色石面,仿佛置身于太虚之中,更增加了“天”的感受。
旅客朋友们,大家这次天坛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期望下次还能和大伙见面。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5
天坛在北京三环的地方,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祈祷丰年的场合。
暑假,我和母亲一块去北京游玩,大家到北京逛了天坛、长城、天安门、故宫,其中让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天坛。天坛于一千五百四十二年造好,是当时在位皇帝天天都要去的地方。天坛总面积大约是7平方公里,这次我要说的地方有祈年殿,回音壁还有三音石。
祈年殿是在这个里面最雄宏壮观的地方,它的墙的颜色是由红色和蓝色为主,很壮观和漂亮,而且它像一座大山一样屹立在四周。里面还有一个佛像,他的身体是直立的,一个手上拿着一个像经书的东西,另外一只手高高放在胸前,他的身体特别高,都快要把房屋撞破了。
看完了祈年殿,让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的回音壁。回音壁在一个单独的房屋里放着,它在里面可以发出回声,特别的神奇,而且它也像一面镜子一样,可是当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它是由三十三块镜子组成的,很有意思,你一进来里面就会有三十三个你一个人,而且样子各有不同。
三音石放在一个水池里,它的主要颜色是黑色,里面放着好多好多的石头,其中有三个大石头最是亮眼,它们上面都刻着不一样的花纹,颜色也是黑白相间的,据了解只须放一个硬币在池子里面,就能达成你一个愿望,是否很神奇?
这里真是雄宏壮观,还非常大方。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6
大家的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比如:北京雄伟的万里长城,西安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四川景色宜人的九寨沟……但在大家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文化遗产,譬如我家附近的商代遗址就是河南的文化遗产。
商代遗址历史悠久,已经有3600的历史,是1950年被发现的,1951年开始挖掘,现在挖掘工作仍在继续。它的城垣剖面为梯形,下面挖有基槽,两侧有护坡,全部用土分段分层夯筑,每层上面有密集的圆形尖底或圆形圆底的夯杵印痕,城墙还留有版筑痕迹。周长近7公里,墙基宽20——32米,地面残存最高为5米左右。城周共发现11个缺口,有的是城墙废弃后损毁的,有的可能是城门。
1974年,大家在西北段城墙外挖防空洞是发现了一个窖藏,其中共埋藏有12件铜器。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基建过程中又发现了第二个窖藏,埋藏铜器13件。1996年又发现了第三个窖藏。这三批铜器品种齐全,包含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兵器,同时这类铜器形体高大雄伟,铸造精美,纹饰讲究,它们的主人无疑是商王。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郑州成立了商城文物保管所,专门负责商城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3600年过去了,历史风云变幻,沧桑如歌。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一派沧桑宁静,让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好大家的历史文物,研究历史,展望将来,创造祖国愈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7
西藏的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心的红山上。
是国内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全部建筑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点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
1994年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碧辉煌的金顶,具备强烈装饰成效的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
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点。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2015年8月,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通过《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此举将使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将进一步得到保护。
保护方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拟定有很具体的惩罚手段,这对布达拉宫整体的保护无疑能起到非常不错有哪些用途。用严格的方法和办法进行管理和保护,能使其真的的体现出文化遗产的价值,能让下一代的人更好的认知布达拉宫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布达拉宫的漂亮实在叫人感叹!下次我必须要去那里看看。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8
今天,我将带大伙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请大伙保护好环境,莫高窟在敦煌的东南方向,距市区二十五公里,乘车需要三十分钟。目前,我把莫高窟的状况做一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都被叫做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宏大,壁画多,塑像造型独特,保存完整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并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被联和国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九九一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以前,有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时候文明”。
在大家的正前方就是寺区了,第一映入眼帘的是“一线品牌坊”雄伟壮观秀丽、气势不凡,枋额上有“石室宝藏”四个苍劲有力的字,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于右任题写的。
目前大家进入洞窟,要仔细看的话,一个月时间都看不完,这里开放洞窟有60多个,就是走马观花地看也得两三天。
壁花艺术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它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国内历史上各民族、各阶层劳动生活,也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
目前的莫高窟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要紧有哪些用途。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9
“顿觉长安虎飞扬,俨然将士戊疆场。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读到这首诗你们肯定想到了的秦始皇兵马俑了吧,那听我来讲一讲吧。
兵马俑是庄重的,走进它们,我能感觉到庄严的氛围扑面而来,走进一号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统率着一支南征北战,势如破竹的大军。
兵马俑不只规模宏大,而且神态各异。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古铜色的皮肤,一看就了解肯定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那乌黑的双眼,无比深邃,大家都没办法洞察他的心思。
骑兵上身着短甲,下身穿紧口裤,看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俑与真马通常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前凸后翘,仿佛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态各异,有些微微颔首,若有所思,仿佛在考虑怎么样打胜这场战斗;有些眼如铜铃,神态庄重,仿佛要为秦国统一天下而殊死拼搏;有些凝视远方,仿佛在思念我们的亲人……
再望望这片兵马俑,我真是感慨万千,这类兵马俑不止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我真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10
暑假我参观了坐落于陕西临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家伴随参观的人群走进了皇陵大门,啊,这个博物馆很大呀!与不少间展厅。其中一座规模宏大的圆顶建筑最引人注目。我迫不及待地拉着母亲走了进来,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象一个足球场那样大的坑里站满了排的、整整齐齐的泥塑“武士”,一个一个跟真人通常大小,仿佛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士兵,正站在那里列队操练。你看他们穿战袍,套铠甲,蹬战靴,有些象拿着长矛,有些象拿着利剑,有些象持着盾牌。我仔细看着这类“武士”,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姿势、发型和表情全都不同。有些圆睁双目,有些紧闭双唇,神态严肃,栩栩如生,仿佛是在等候与敌人决战。还有不少弓箭手,一手拉弓,一手搭箭,就等敌人一到他们万箭齐发。坑内还有不少骑士,他们牵着马,挎着刀,正筹备上马出征。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此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不由惊叹道:“太神奇了”。
听了解说员的介绍,我了解“兵马俑”是古时候君王——秦始皇的殉葬品。由工匠们用陶土做成战车、战马、士兵连同帝王一同埋入地下陪葬。经过几千年后,让人们发现。但并没大家目前看到的这么完整,而是由一片片破碎的瓦片精心修复后,才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呈目前世人面前,向后人展示了秦帝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的雄心。
参观了“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观后,我为大家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篇11
一提到中国文化遗产,我就立刻想起了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长210米,宽60米,面积14260平米。现已出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俑坑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队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各有1列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二号坑是秦俑坑的精华,由4个单元组成。第一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组成;第二由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成长方阵;第四由海量骑兵组成的长方阵。三号坑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通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时候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1976年被发现,1987年开放,规模最小。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块组成弩兵阵。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武士俑即一般士兵,平均身高1.8米,可分两类: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战袍武士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则分布于阵中。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可以算来过中国。”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