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蓝领应注意高薪也不可以忽社保
11月18日上午,在郑州大石桥附近丹尼斯大卖场里的一家化妆品商铺,销售人员媛媛(化名)正在给客户做面部护理。当天的客户比较多,媛媛一人同时招呼着三名客户,看上去有的吃力。你稍等一下,我给同事打个电话,让她抓紧过来。她颇为抱歉地对其中一名客户说。媛媛今年24岁,从事这一职业已9个月。销售工作可不轻松,为了吸引客户,企业承诺客户只须购买商品就能享受员工提供的免费护理,从上午9时至11时30分,媛媛一分钟都没休息过。她告诉记者,销售人员的薪资是底薪加提成的模式,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余元。社保和福利待遇企业没提,她也没考虑。老板只说底薪是伴随工作时间而增长的,3个月涨一次,目前涨到了1800元。不过我感觉底薪一定是封顶的,这也是最高的了。
在坐落于紫荆山附近的一幢办公楼前,快递员小付正忙着分拣包裹。当被问起社保和福利待遇,小付直摇头。大家的薪资主要靠发件,有底薪一个件五毛,没底薪一个件一块,基本上平均下来3000多元,其他就没什么了。他说,快递员工流动性非常大,社保福利他压根没想过。在他看来,还不如每月多挣几百元钱实在。
经过走访发现,房地产经纪人、保洁员、月嫂等新蓝领人群与雇主大多没签订劳动或劳务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就连根据规定应享受的法定节假日和加班费也与之无缘。在求职时,他们总是被不少企业所谓的高薪吸引,却对社保和福利待遇等选择了忽略。
社保对于职员的社会保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他们舍弃了合法权益呢?他们纷纷表示,工作具备流动性、不稳定性,使他们没信心可以等到应有些保障。面对高物价、高房价,想要在城市里存活立足,他们愈加关注的是能否提升目前的生活质量,弥补基本存活的缺口,而不是给生活带来一些额外开销。
有专家学者指出,舍弃社保,来换取直接收入,此一看上去短视的做法,所指向的绝不止是个体的不理智,而是一种无奈和心酸。在打工者看来,缴的各种社保,固然最后会得到超值的回报,但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远水难解近渴,实在有等不起的苦衷。实行社保规范的有关部门得深思个中缘由,加强社保规范实行力度的同时,对社保规范进行优化,譬如针对高流动性人口,开发出更好用的险种组合;努力强化信息互联,以求减少社保异地转移的高昂本钱等,提升社保规范在流动群体中的吸引力。当然,这也需要全社会创造条件,提升劳工阶层的收入水平,为积极参保夯实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