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什么孤寂之人会功成名就垂千史。“寂寞”,一个中性词,可以说它囊括了不少情感。每人都有寂寞之时,或哀愁,或伤感。其实,在一个人最寂寞之时,是考虑的最好之际。它可以激起你的多种情感,叫你在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整理我们的各种是非得失,叫你静下来考虑生活,
凌寒独放的梅花,孤芳自赏。在皑皑白雪中,那一抹艳却羡煞世人。古往今来,多少咏梅的诗词美文,不都是赞美它在寒风中独树一帜的品质吗。虽是孤单,但却辉煌。犹如梅花一样,人也这样,
“百事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满腹诗书,却只把锄头扛在肩,一身布衣,一篱菊花,一个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惬意、悠闲、淡雅,不正是来自他的孤寂么。
好似海量文人一样,在腐朽的官场中,面对蝇营狗苟,深感厌恶,毅然弃官,来到田园间。一壶酒,一把锄,一篱菊,便是他的天下。在这寂静幽闲的日子里,又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仅仅是因他清高傲岸的性格特点,更因他能在奢靡虚伪的官场中独守住我们的寂寞,用我们的孤寂栽下的那株菊花,在阳光洒下之际,开的格外耀眼,漂亮。
寂寞,耐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绘画大师黄宾虹曾教诲其弟子:“念书之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了解所有事理。”对于绘画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坐得住。一幅画作,少则三两天,多则三五载,这就要考验你的耐性了。在喧嚣与安静的环境里作画,成效又会是不一样的。有一篇关于黄宾虹大师的传记,上面曾记叙:“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可见,对于绘画这门艺术而言,能忍受孤寂,坐住板凳,是多么要紧。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曾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境界吧!
我一直坚信:寂寞之人必异于常人,甘受寂寞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中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