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梦想,如日月星辰,如阴晴圆缺,一直在不停的更替,可最后还是会在某一个驿站驻足。
不了解什么时间,我曾被三毛的一句“心若没栖息地,到什么地方都是流浪”所打动,尚且稚嫩的梦想便在那一刻变得坚定,且熠熠生辉。
小时候的梦想仿佛特别容易说出口,也容易被支持,由于大家并不了解有梦想意味着什么,可当大家渐渐了解有些梦想只不过能是梦的时候,很多人就像受伤的小兔蜷缩回我们的窝,裹挟着尚未开放的骨朵儿残骸。
可纵使这样,每当和其他人说到梦想的时候,我还是会满脸骄傲的说:我长大要当一名作家,写出被人赞叹不已的文字,出版驰名中外的书本。由于我了解还是会有不少人支持我。
可时间仿佛在告诉大家,越长大,你的那些梦想就越渺小,越不被支持,直到最后,连自己都开始怀疑。
文理分科,和老师不经意说到此事,我记得老师和我说了如此一番话:作家啊?目前只须有个手机的话就能写了,现在网上如此的人挺多的,这不是作家,顶多叫写手,假如你要做这个的话,最好要读文科啰?读文科呀,将来找工作困难……可如此的一番话居然让我有了些许犹豫,有同学问我:“你是学文还是学理呀?”原本一心想着学文,然后靠得梦想近一点的我在这一刻却说:“我也不了解啊,还没有想好呢……”“学文的话难考,将来又不好找工作,你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可是作家啊,将来经济出处了不太好,在这个社会难以存活呐……”
我再加思索,反而愈加感觉老师和同学说的有道理,我的梦想居然慢慢的由于其他人的质疑而被自己否定,悲哉!
现在身为一名理科生,可记忆中那个被我遗忘多日的梦想却时而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总想要做一点什么,却一直不知从何做起。直到一首歌,再度唤醒了那马上沉睡的灵魂……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游,路上必不可少质疑和嘲笑,但那又如何,尽管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听着听着,我笑了笑,自己为何在其他人的质疑之下,不可以像他们一样有从一而终的坚定。钢琴家刘伟追梦路上充满嘲笑和质疑,创造家爱迪生钻鸡窝让人嘲笑,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也曾让人讥讽,多少被退稿的作家在梦中痛苦呻吟……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至少不会像我这样怀疑我们的选择。
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了,这个时候我嘴角的弧度应该刚好。而那个日渐苏醒的梦想已经蜕去那层稚嫩的外壳,成了我也会坚定去追求的理想。正如孙正义所说:刚开始拥有些只不过梦想,和毫无依据的自信而已,但,所有都从这里出发。自此,我不再随意向他人提及我的理想,由于这是我的理想,深沉而内在,无关他人的质疑与嘲笑,我也该放下了他人的猜忌,无关我的理想,也正如歌词: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游。
放下所有质疑,微笑着携手梦想继续前行。做一个李白一样的江湖行者,放下他人的流言和种种异样眼光,以梦为马,仗剑走天涯。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