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多彩,这类风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大家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期望能帮助到大伙!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1
你们了解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端午节是每年阴历的5月初五,由于端午节是中国古时候留下的传统节日,所以每年只有一次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划龙舟、包棕子、5月草煮鸡蛋、洒雄黄等活动。我就告诉你说洒雄黄和包棕子吧!每到端午节的十二点整,我看爷爷都要把白酒和雄黄搅拌起来,再洒在房屋的每一个角落,由于许很多多的虫子怕雄黄,只须一洒雄黄大家什么虫子都不怕了。然后把雄黄和白酒倒在了碗里,把每一个孩子子都拉过来,接着把孩子子的头顶、耳朵、手掌心、肚脐都要擦雄黄,由于如此也就不需要怕虫子了。
我不只要给你们介绍洒雄黄,还要给你们介绍家乡的包棕子呢!每到端午节的前两天,我看母亲就早早地起来,一看,天空上有一层层白蒙蒙的雾,我想起母亲昨天对我说过今天早上要去买棕叶、糯米、猪肉、蛋黄、香菇及水草绳。只见母亲从白蒙蒙的雾里出来了,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我想肯定是包棕子的材料。母亲把棕子放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洗掉棕叶上的灰尘,把糯米放水里洗三十秒,还藏在糯米里面的水分要晾干,筹备十几块像正方形的猪肉,五六个蛋黄,再把二三个香菇切小小的。开始包棕子了,把这类配料放在棕叶里面,再把糯米放在配料上面,用草绳扎紧,一个四角棕就完成了。家乡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双脚棕等等。听母亲说,包棕子和赛龙舟都是由于纪念诗人屈原,怕屈原的尸领会被江里的鱼吃掉,所以大家为了纪念屈原才有了包棕子和赛龙舟这两项活动。
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这就是有趣的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2
端午节源自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可以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能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伙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大家全家都很敬佩屈原,因此,大家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大家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大家全家都可以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筹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筹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
等芦苇的叶子凉了将来,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一直吃得不少!
过端午节除去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能不愈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很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一同编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3
阴历5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5月节、艾节、端5、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字不同,但各地人民节日的风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国内二千多年的旧风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吗?!不了解吧!那就让我来对你说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讲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非常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5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期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5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外观,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4
今天是端午节,阳光明媚,不时还吹起阵阵凉风真是凉风拂面的好天气。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和哥哥一块坐上公共汽车姥姥家过端午节。
一路上我看到了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草,买来了五黄——黄酒,黄瓜,黄鳝,黄鱼,蛋黄。一进姥姥家我看见了这类可防五毒的中药。
姥姥拿出了一些材料—粽叶,糯米,肉,豆沙和线。大家看的非常纳闷,姥姥拿这类东西干吗?难道要大家包粽子吗?大家可不会包呀!不过姥姥是耐心的教包粽子:了第一把粽叶包成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馅,再把粽子抱起来用线绑好,粽子婴幼儿就做好了,立刻就能下锅了。
听了姥姥的解说我和哥哥的粽子婴幼儿都包好了,和姥姥包的粽子婴幼儿一块下锅了,大家看着粽子婴幼儿在锅里跳舞,滚动。终于粽子婴幼儿出锅了。那粽子婴幼儿散发出阵阵诱惑的香味让大家直流口水。
粽子婴幼儿烧好了,我说要送给最敬爱的母亲;哥哥说要送给姥姥;弟弟说要送给姥爷。算大家的一份敬爱吧!
在晚饭后大家三兄弟进行了一场滑板大赛由姥姥姥爷做裁判,大家各自用处我们的“绝招”来“杀敌”。最后哥哥第一个被淘汰弟弟第二个被淘汰而我拿到了冠军奖励西瓜一个,而哥哥弟弟奖励西瓜半个。
到了深夜11点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一个开心的端午节啊!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5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己家里包的粽子。看着这类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姥姥早早地筹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块,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
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来包粽子吧!”说着就跑到姥姥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叛逆,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
就如此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创造的呀!”
父亲告诉我:“端午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国内古时候爱国诗人屈原。传闻屈原在阴历5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所以,在端午节这天,大家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
这类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哦,原来端午节还有如此漂亮的故事。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我说。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年迈的姥姥肯定包好了粽子在门口盼着大家的到来。我已长大,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调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写端午节体验的满分日记500字6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大家一家前往姥姥家过端午。在路上,母亲跟我介绍了,端午节的风俗:喝雄黄酒,挂艾草……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包粽子、赛龙舟。
姥姥是个包粽子能手,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馅,包出棱角,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即使完工了。姥姥动作麻利,边说边做,包的粽子模样每个“标致”,我羡慕的不可以,也想尝试一下,笨手笨脚地如何也没包好,最后在姥姥的指点下,才算完工。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姥姥,你真绝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不久便从我垂涎三尺,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最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剥开,咬上一口,真是美味无比!
端午节可必不可少赛龙舟。中午过后,大家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观看龙舟赛。湖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飘扬,湖面上聚集了很多五颜六色的龙舟。比赛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开始了,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鼓手坐在龙头有步伐的敲打着,划桨手工作整齐划一,奋力拼搏,一艘艘龙舟仿佛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向前迅速地行驶。赛场上的活力也点燃了场外的大家,“加油,加油!”大家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水手们听了愈加卖力地划船。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芭蕾舞……
在这一天,大家既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观赏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欢乐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