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含义着来年能团团圆圆的。下面是由我们给大伙带来的美好元宵主题作文5篇,让大家大伙一块儿看看吧!
美好元宵主题作文1
今天是元宵节 一大早, 妈妈就对我说:“__,今天如此安排,中午大家在家吃汤圆,晚上去外婆家吃饭,然后大伙一块去中山公园看灯,怎么样?”我一下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好!太好啦!我要和妈妈一块做汤圆、看灯” 吃过早饭,我便和妈妈一块做汤圆毕竟是首次做汤圆,我一点也不能要点,妈妈刚将滚开的水泼向米粉,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和面,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叫,幸好没烫坏妈妈熟练地和好面,我又照猫画虎地做起了汤圆,结果不是皮太厚了,就是太薄了,如何也做不成一个像样点的汤圆妈妈哈哈大笑,便面对面地教我看着自己很不容易做好的一个汤圆,还真有种收获感再看妈妈,已做好了三个大珍珠般的汤圆, 真让我羡慕我埋下头认认真真做着汤圆看着我们的技术愈加熟练, 做的汤圆也愈加圆,我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中午,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我心里美滋滋的 , 在外婆家吃过晚饭后,大家一行五人,来到中山公园观灯 公园里全是人,早已成了沸腾的海洋!再看看那些花灯,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将偌大的公园打扮得漂亮极了!我最喜欢那只兔子灯了只见一只大白兔旁边,蹲着几只可爱的菜鸟兔,它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栩栩如生,我不禁想上去抱抱它们大白兔的身上写着“元宵快乐”几个字,菜鸟兔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戴着蝴蝶结,可爱极了还有那粉嘟嘟的莲花灯,旁边衬托着碧绿的莲叶,真漂亮! 最有趣的是那“机器人”花灯,它一面笨拙地踱步转圈,一面还手舞足蹈地给大伙讲述元宵节的来历:
“朋友们,你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吗?在很长时间很长时间以前,有一只神鸟由于迷失方向降落人间,被一个不知情的猎人射去世了,天帝了解后非常生气,就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愿看到老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于是,人类想出了一个方法,在正月十4、十5、十六这三天,天天都要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就禀告天帝说不需要放火了,人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为了纪念天帝的女儿,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挂灯笼放烟火” 我无声无息听得入了迷,原来元宵节还有这么一段漂亮的故事呢今年的元宵节,不光是开心的节日,更是个收成的节日 。
美好元宵主题作文2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是元宵节固有些风俗。其实,古时候的元宵节还等于今天的“情人节”。由于在古时候,未婚少女平常是不允许随便外出的,只有元宵节才被允许结伴外出看灯赏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而已订终身的男女也可在元宵之夜秘密相会。
明代著名作家汤显祖传奇小说《紫钗记》中,主人公李益在游赏灯会时拾得紫钗一枝,知是家道中落的霍王千金霍小玉之物,遂借还钗之便,李益和霍小玉二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共结秦晋之好。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也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这类良缘美眷早已成为千古佳话。从这点来讲,元宵节比情人节——让两地分居的夫妻相聚的日子更合适做中国的“情人节”。
上元狂欢,私订终身,甚至“野合”寻欢,在宋代城市,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宋代小说家的《张生彩鸾灯传》中,狂欢上元之时,给一位太尉做偏房的李氏,大胆地将写上“得此物有情者,来年上元夜见车前有双鸳鸯灯,可相见”字样的香囊、红绡帕掷于乾明寺殿前,以期求年青男子。张生拾得这一信物。在来年的上元夜,张生见到一辆挂双鸳鸯灯的香车,他勇敢上前,用诗句向这位未见过面的女子倾诉了衷肠。二人在次夜三鼓时分私奔出城,去苏州开始了新的生活。而《金瓶梅》里的西门庆选了这天晚上偷会李瓶儿;《水浒传》里的宋徽宗也拣这天去会李师师。
元宵节作为古时候情人节,还有很多写元宵节的诗词为证。其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这方面的经典名句,脍炙人口。
辛弃疾饱含脉脉的深情,向大家诉说了元宵佳节的夜晚,火树银花,香车满路,花灯如昼,诗人寻寻觅觅,在千里追寻心中倾慕的佳人,回首处,佳人已远去,只留下诗人一个人怅然若失。欧阳修的诗中故事同样发生在如此一个漂亮的夜晚,却独不见去年相约的漂亮佳人,诗人感伤之深。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古时候的“情人节”。
美好元宵主题作文3
“正月十五闹元宵”,新年过后的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20_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起来自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横行霸道的吕后篡权,任用了很多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帮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去诸吕残余权势。因古时候“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元宵节”。从此,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元宵节”这一天,张灯结彩,欢庆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愈加兴盛。
节日期间,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李商隐的诗曰:“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流传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悬灯欢乐的范围愈加盛况空前,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美,灯节带给大家更多欢乐,更多光明。诗人苏东坡有诗云:“灯光家之有,笙歌处之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著名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类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通宵达旦,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到了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记载:清代太平年间每年元宵节都是:“通街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这样来看元宵节观灯的热闹场面。
到近代,这一风俗代代流传,到今天仍经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和屋内悬挂彩灯、大红灯笼,全家团圆,围坐一块,观花赏灯吃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丰收和睦”,同时这一天还标志着是新年欢乐的最后一幕,热热闹闹过完了“元宵节”,才算是真的过完了新年。
宋代的诗人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明在这灯好月明人团圆的喜庆佳节里,亲朋好友相约团聚,早已是民间庆新年的要紧风俗。假如在团聚时捧去一把鲜花,携带上一个花篮,让漂亮娇艳的鲜花送来一个吉祥幸福的欢乐好运,会给朋友相聚增添无比欢乐的心情,这个时候应该使用含义团团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红的火鹤花、满枝悬挂形似红爆竹的炮仗花、鲜艳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季光明的银芽柳、闪烁洁白繁星的满天星等,都会展示出一片祥和安乐的环境,为亲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美好元宵主题作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的耳边不断响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两眼笑得都快眯成一道细缝儿。
晚上,我和姐姐买了很多烟花,一块儿闹元宵。大家先点燃“手持瀑布”,我小心翼翼地拿着,由于我从来没放过“手持瀑布”这种烟花,尽管姐姐一直劝我别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个不停。“手持烟花”开始出花了!朵朵烟花就像天上飘着数不清的片片雪花,被人看得眼花缭乱,又仿佛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还像淅淅沥沥地毛毛细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烟花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长,那样的美,难怪企业起名字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非常快就用完了。大家又开始玩“地妞炮”,姐姐点燃后,“地牛炮”飞快地转起来,飞出来的烟花又圆又小,我想:“圆”和“小”合起来叫,不正是“元宵”两字的谐音吗?不了解是否设计者专门如此做得,还是碰巧?
大家放完了自己买得烟花,感觉还不够过瘾,于是,大家直奔姑奶家看放烟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经摆好烟花,正等着大家呢。开始放烟花了,只见先是冒着小火星,立刻,变成了白色菊花的样子,中间还不停的闪动着绿色的小点,然后,愈加高,愈加高。
突然,全体腾空而起,速变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伞,时不时冒出很多星星点点,有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从天而降,真是壮观极了,漂亮极了!随后,大家几个孩子又玩起了“七彩电火花”,一点燃,“七彩电火花”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形似飞溅起来的小水滴,四处乱飞。我一手拿着一个,开心的跳起舞来,还不停地在空中写着“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仿佛连院里的几只小狗也被这漂亮的场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时那样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着漂亮的烟花。
这个元宵节大家可是闹得够快乐的,这一天,我可真开心啊!
美好元宵主题作文5
元宵节是国内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小时候,我便想知道这个节日,可一直由于贪玩而忽视这件事。初中时有了这类特点的寒假作业,即便我沉迷在游戏中,也能想起,而且愈加认真,不会做事马虎。元宵节的来历有不少,最适当的一种是传闻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计划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便起兵讨伐诸吕,“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刘恒登基,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容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在元宵节中,大家又会有花灯寄寓,元宵灯诗,元宵灯谜等的风俗,真是无不欢乐。
作为一个儿童,尽管有时可能想起作业就看上去反感,但换个角度一想,假如没这类作业,大家除去漫无目的地玩还会怎么样呢?有了一些作业,大家会在玩的过程中学;有了一些作业,大家会去更多地知道,关注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作业,大家就会更有计划地去度过自己愉快地假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我觉得老师留的这类知道元宵节的作业对大家非常有帮助,这类作业不只留的非常有意义,而且量度适中。非常重要的是这类作业不仅能够使大家充分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可以让大家看重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大家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增长我们的见识。虽然开始我可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任务,但当我投入到任务当中时,我就变得发自内心得去感受知道了。
因此,这类特点寒假作业使大家的假期变得更充实,更完美。让大家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作业,让每个假期都变得有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