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日常,大伙都常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办法。那样你了解一篇好的作文该如何写吗?下面我们给大伙推荐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期望可以帮大伙!
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1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每到阴历5月初中一年级,天才蒙蒙亮,妈妈便叫醒我说:“快起来,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饭吃过后,不需要妈妈吩咐,便邀好几个伙计上山去摘箬竹叶扎粽子了。
其时的家山,新竹成林,蝉鸣嘶嘶。还有满山的芒花,开得红艳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上去少女的笑靥,仿佛又如天边的彩霞。”
箬竹叶通常长在地势较阴的山坳里。其竿细细,其叶硕大。山风吹来,叶叶相撞,沙沙作响。摘箬竹叶,要拣新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片,中指一顶叶柄,“啪”的一声掉落。
大家这类小孩们,在故乡的怀抱里,这山看着那山高地跑着,跳着,留下一路欢笑。大家比着,哪个摘得箬叶多,哪个摘的箬叶大。
箬竹叶摘回家后,妈妈拿到锅里淖过,再拿到清亮的溪水里,一张张洗刷干净,就开始包扎粽子了。妈妈把箬竹叶卷成圆锥型,然后用饭勺,填进糯米,用筷子插实,包好,将嫩竹篾一捆,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扎成了。
糯米需淘洗干净,晾干,用少量的碱和之。有时还在粽子中包上一些红豆、红枣、花生米及腊肉,味道就更好。
粽子扎好便是晚上了。晚饭过后,爸爸把粽子放在锅里,用筹备好了的干柴煮上三四个小时,再让它焖到第二每天亮。食之,粽子余温尚存,还携带浓郁的箬竹叶的清香。
粽子从初中二年级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妈妈还要做包子,煮盐水蛋,煨大蒜子。对了,妈妈还在蛋壳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我的脖子上。这种意谓祝福小孩“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蛋当然是越大越好,假如能在脖子上挂上一个大鹅蛋那就雄壮了。玩腻了,就用蛋打架,哪个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后留下的就胜利者了。
到了傍晚,妈妈把艾草、菖蒲收起来,蘸雄黄酒,撒到屋的每个角落,消毒避虫。还在大家的额头上,手背上,脚背上涂一些雄黄。
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2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领之际,小孩们活蹦乱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大家也开始忙乎着筹备包粽子的佐料。
要说农村人过去吃粽子,那才有趣。由于绝大部分人不会包粽子的原故,也是因为好多人舍不能买包粽子的粽叶,所以有些人想吃粽子,就在锅上放上锅屉,铺上笼布,然后撒一层金黄色的大软米,撒一层洗干净的枣;有些为了容易,就把大软米和枣放在一个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凉冷将来,美餐一顿;有些人买来了粽叶,但不会包,又不好意思请人,所以他们就铺一层粽叶,然后一层大软米,一层枣的`蒸熟,然后挖在一个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顿。
在过去的时光里,因为大家吃的少的原故吧!会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记事以来,只须是村里人包粽子,常常叫我的母亲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岁的一个端午节,母亲在家包粽子,大家姐妹几个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篓草,回家将来,把植物的茎喂了羊,叶子留下,在母亲包粽子的不远处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枣,母亲的手工一下,大家姐妹们跟着母亲动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复,终于我的第一个成功了,但姐姐妹妹如何也弄不成功,后来她两个索性放弃了,再也不学了。从此将来,我掌握了包粽子,有时我还指点母亲。自从我掌握包粽子,也重复了母亲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节到来,我可是忙人了,东家门里进,西家门里出的忙乎着。
而今大家都吃的是软大米粽子,就是从农村拿来一些大软米,大家也会如获珍宝,舍不能多搅如,搅一小部分,偶尔在粽子中撒几粒金黄色的大软米,也是一种稀罕。
回忆中的包粽子非常有趣;回忆中的往年吃粽子时,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飘溢两边,而今只有父亲一个人吃到我亲手包的粽子,却快乐不起来了。
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3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携带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的渔夫了解此事后很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
后来,大伙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如此说,没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含义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大家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母亲便去菜场买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红枣……母亲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母亲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非常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开心的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的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大枣馅儿。糯米的清香与大枣的香甜结合在一块,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的节日里,我深深感觉到炎黄子孙对屈原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的小公民。
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4
“梅子熟透将来,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阴历5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点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风靡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风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氛围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点。
端午节是个很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一定的风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大家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
不过仿佛由于地方不同,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一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己家里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譬如说我就不习惯,由于馅料不同,我还是喜欢吃自己家里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旧不忘为自己喜欢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迅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将来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季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被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高中二年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5
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5、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5月5日,蓄兰而沐”的风俗。但今天端午节的海量活动都与纪念国内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年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非常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倡导遭到上官医生靳尚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日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医生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大家纷纷拿出家里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医生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长时间,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医生的衣襟,大家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小孩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些还在孩子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5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如此流传下来。
将来,在每年的5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目前国家已将端午调整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此有益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出色传统文化的要紧载体,将这类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益于弘扬和传承国内出色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有益于人民群众拓展各种与节日主题内容相符的活动,如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端午节的赛龙舟、尝粽子,中秋节人相聚、赏明月、品月饼等。
期望大伙也能牢记传统节日,勿忘中国传统文化,让国内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得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