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5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5篇,仅供参考,期望可以帮到你们。
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1
我要继续努力,不断“长大”!念书,能让我学习到很多的常识,这不,目前就跟大伙说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我们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大家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但伴随岁月的流逝,很多地方的节日特点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伙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含义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到今天,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被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大家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止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粽子。最后,将其中6个粽子投下河去喂鱼虾,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得不堪人目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得栩栩如生,双眼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人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有十几米长,由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十分出色!
在端午,孩子子最开心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漂亮的图案。据大大家说,香包里还有很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小孩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一直那样别具特点,那样让人难以忘怀!
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2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4、
一是吃粽子。粽子事实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区域还用竹筒做,大家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块,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不过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了解“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了解可避邪;事实上是,家里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季用来熏蚊子,由于那时多数人家没蚊帐。没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辨别是没钱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了解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非常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可以随意剪掉,需要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了解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女生戴大锄刃,女生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这个时候的小伙子大女孩在一块,总是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可以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3
自从端午节那天从外婆家回来之后,我的嘴角一直含着一缕笑意。母亲问我在笑什么,我在笑什么呢?这得从端午节那天的历程说起。
端午节那天在母亲的软磨硬泡下,我拉着脸去了外婆家。外婆家在一个小山村,以前我最讨厌去那儿了,由于通往村子的是一条黄土路,机车加速行驶过去,铺天盖地的.黄土落满头发,运气不好还吃一嘴的灰尘。下雨天泥泞得更不需要说。进村之后老头老太太提个小板凳坐在一块磕牙。大小伙坐在一块打麻将、玩麻将。整个村子给人的感觉是贫穷、懒惰、闲散。而端午节那天特别这样。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根深蒂固。下车来到村口后,我已经用头巾把头发包好,做足筹备等待黄土的袭击。
哪想迎面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的沥青马路。马路两旁矗立着一座座造型别致的路灯,好似婉约的小女孩般迎接客人的到来。我揉揉双眼疑似还在梦中。母亲但笑不语把我拉进村。进村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经新农村改造建设的砖瓦房,朱红色的琉璃瓦在太阳照耀下闪烁着让人心醉的光辉。村东头有一个小型广场,由国家捐赠的一些体育器材在这里扎根。豁着牙齿、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开心的荡秋千。一群白发的老人手里拿着扇子一招一式的在打太极。一种阳光、健康、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
忽然听到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我表弟。他一边招呼我一边说:“姐,你不是喜欢看书么?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跟着表弟来到一处宽敞明亮的庭院,院子的门上写着“绿色书屋”,走进来看到有小朋友看的故事书,有教农民养殖、种植的科技类书。一张张面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经表弟介绍才了解,原来这书屋是国家建设新农村的一项计划,每一个村庄都有如此的一个书屋。
到外婆家门口,只见外婆拄着拐杖,手里拿着绿本子。我问外婆做什么去,外婆说这两天腿疼病又有,去诊所领药。我赶忙扶着外婆一同去。这个不说我也了解,是惠及中国所有农村的医疗保险带来的。
最后在外婆家过了一个开心的端午节。回到家后我想,一个小山村的面貌、人民的生活质量何尝不是折射了整个中国渐渐富强、蒸蒸日上的色彩。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变、保障民生。在此期望大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4
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大家见面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展开纪念活动,譬如说:包棕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类,你们肯定想了解我去什么地方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双眼,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母亲昨天约好一块去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母亲在做早餐,我就快点过去跟她说话。
“母亲,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好吧,问那些问题。”“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嗯……对了,今天仿佛是端午节。“完全正确。”“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问吧。”“今天去那里?”“嗯……对了,去看望爷爷和奶奶。”“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最爱看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过了几分钟,母亲煮好了早餐了,我快点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母亲说:“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母亲:“大家什么时间去?”母亲说:“十点钟大家按时出发!”
到了十点,我和母亲把所有些东西筹备好后,便坐上摩托车。开车了,忽然,一个坑把大家都弹了起来,还好,弹的不算高,不然的话大家的命就回没了。我望了望前边,发现到处都是泥坑,根本没平地。我和母亲都抱怨为何政府不修好这条路,本来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目前变成了双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费到了极点。
“终于到了。”我和母亲都叹息着,我熟练地打开奶奶家的大门,让母亲把车推进来。当我走进屋子里,看见奶奶的时候,只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爷爷也特别高兴,不停地问我吃不吃这个,喝不喝那个,简直开心去世了。
可是对于我来讲,端午节最好的品味就是吃棕子啦。奶奶一看见我要棕子就立刻端来了一碗刚出炉的棕子给我。我说了声:“谢谢”。而奶奶却说:“不需要谢。”我吃完那碗棕子后,感觉太美味了,还想吃一碗。没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给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感觉很舒适,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傍晚,凉风习习,在晚风的护送下,大家要回家了。爷爷、奶奶在门口向我道别,仿佛舍不能我走,大家在一阵“再见”的声音中坐上摩托车回家了。
这是我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由于我从来没那样高兴了。
六年级端午节出色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节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又逢高考考试结束、南非世界杯开赛。所以可以说,今年的端午节较之往年是愈加的出彩和好玩。
阴历5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时候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为国捐躯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阴历5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阴历5月初五,楚国医生、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为国捐躯。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风俗绵延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
母亲说:“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大家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范围,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块。伴随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母亲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通常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母亲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大家孩子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读书才了解,包粽子的风俗和国内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了解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如此鱼儿有些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大家村里没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如此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大家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伴随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伙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大家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