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江苏扬州中考招生入学推行方法,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生态科技新城文旅教育局,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年代推进普高育人方法改革的指导建议》(国办发〔2019〕29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年代推进普高育人方法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建议》(苏办发〔2020〕15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一般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告》(苏教基函〔2022〕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质,现就做好2022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公告如下。
1、招生对象及条件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对象为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含随迁子女)、修业的社会年轻人,其中地理、生物毕业会考科目成绩均达到C等级及其以上方可考试报名三星级及以上普高,艺术素质评测C等级及以上考生方可考试报名四星级普高(D等级的考生可以申请一次补考,补考成绩合格为C等级)。
2、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总分及初中毕业考试成绩总分
全市初中升学考试与初中毕业考试合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体育学科中考总成绩作为考生升学的依据,升学考试成绩总分满分为78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为150分(英语含听力口语测试30分),物理、化学学科各为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各为50分,体育学科为30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按2/3比率折算后,加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最后成绩以卷面得分2计算)成绩,作为衡量初中生文化课毕业水平的依据,毕业考试成绩总分满分为700分。
3、关于普高招生工作
1.加大招生工作管理。普高招生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教体)局分别组织推行。继续实行市直、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招生地区(以下简称市直广陵招生地区)和邗江招生地区普高招生考试统一在线报名、统一发布招生简章、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更改志愿、统一考试阅卷成绩发布、统一录取五统一。市直广陵招生地区和邗江招生地区的考生,6月20、21、22日可以到指定志愿更改地址进行更改志愿,考生所在学校在此期间不能组织学生集中到校或拓展集体活动,不能阻止学生前往更改志愿。
2.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公办、民办普高学校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各县(市)和江都区、邗江区公办普高学校在本县(市、区)范围(招生地区)内招生;市直公办普高和广陵红桥高中在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生;扬州中学革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与科技革新、信息技术、文学创作、英语口语专长生和体育、艺术专业专长生面向全市自主招生(面向各县市、区招生时占扬州中学面向该县市、区招收的革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招生计划);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国防班继续面向全市招收国防班学生50人;城区3所热门高中扬州中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扬大附中)、邗江中学(邗江中学今年新招收的高一学生在西区新城新校区就读,下同)实行部分计划跨区招生。民办普高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高维持一致,并在2022年招生入学中达成同步招生,做到公办民办普高招生时间一致,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生源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在辖区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所有公办、民办普高严禁违规跨地区招生。
3.继续推行热门优质普高70%指标生分配政策。各招生地区要将热门优质普高招生计划的70%均衡分配到地区内所有初中学校。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宝应中学、高邮中学、仪征中学、江都中学、邗江中学老七所普高(以下简称老七所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在该校统一招生线下50分以内,其他热门优质普高指标生录取时在地区普高录取招生线(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上不设分数底线。热门优质普高的名单分别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
4.实行普高录取招生线方法。市教育局依据各地中考状况与确定的招生计划,确定各地普高录取招生线(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任何普高都不能录取生源地普高录取招生线(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能为普高录取招生线(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下的学生打造学籍。
5.强化会考及艺术素质评测成绩在普高录取与在指标生录取中有哪些用途。享受热门优质普高指标生政策的考生,其地理、生物学科会考成绩均要达到B及其以上等级。会考成绩达C及其以上等级者方可考试报名三星级及以上普高。在外市参加会考的考生,会考成绩合格一律转换成C等级,可以考试报名三星级及以上普高,但不可以享受热门优质普高指标生政策。艺术素质评测C等及以上考生方可考试报名四星级普高(D等的考生可以申请一次补考,补考成绩合格为C等级)。
6.规范特殊种类招生。各普高学校可以拓展出色运动员、艺术专业专长生自主招生,两者招生计划总量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的3%以内(申报足球项目招生计划较多的学校,经批准可适合增加),四星级高中出色运动员招生计划和艺术专业专长生招生计划总数原则上高于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1%。
在老七所高中继续拓展科技革新、信息技术、文学创作、英语口语等专长生自主招生工作,考试报名上述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通过该校校园网查阅招生简章。
普高举办的革新人才培养试点班,其培养策略和招生方法须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推行,不能擅自举办。
各类国际班和境外课程班,由市教育局重新登记,其境外课程、招生计划、收费许可等须报省教育厅备案,纳入招生统一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原则上要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需要,学生就读期间不能转入一般班级。外籍职员子女学校招生根据《江苏外籍职员子女学校管理暂行方法》有关规定实行。
7.规范中考加分政策
第一,军人子女,根据《扬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推行方法(试行)》(扬政联〔2014〕3号)办理。革命烈士子女加分政策,参照军人烈士子女实行。
第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员子女,根据《市应对局市教育局转发应对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公告》(扬应对〔2019〕39号)办理。
第三,扬州高层次人才子女,根据《扬州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保障推行方法》(扬教发〔2018〕11号)办理。
第四,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根据省公安厅、教育厅《关于做好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建议》(苏公通〔2018〕141号)办理。公安烈士的子女,中考录取时按生源地普高录取招生线的10%加分投档;公安英模的子女,招生时加 /span30分投档;因公牺牲公安民警的子女,招生时加 /span20分投档;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的子女,招生时加 /span10分投档。
第五,归侨年轻人、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籍的考生加10分并计入中考总分。
假如考生同时符合以上五项加分中的多项加分条件,按其中最高的一项加分,不累计加分。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后,1、2、3、四项在普高招生录取时考生达到生源地普高录取招生线后加分投档。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一般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告》(苏教基函〔2022〕9号)需要,从2022年开始,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
各类政策性加分需要依据文件、坚持标准、规范程序、公开公正,并按需要在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8.继续推行城区3所热门高中跨区招生。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和邗江中学3所热门高中在根据原有招生方法对原招生地区招生的同时,用部分招生计划跨区招生。其中扬州中学27个招生计划(不含扬中革新班在邗江招生计划23人)、扬大附中60个招生计划,面向邗江招生地区所属初中学校招生;邗江中学安排210个招生计划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所属初中学校招生。上述3所热门高中进行跨区招生的,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全部安排在志愿录取阶段通过志愿录取,不进入网上市场招生。录取时按分排序,遵循志愿,如计划录满出现同分时,按语数外总分排序,如语数外总分再同分,以语数总分排序,如语数总分相同,同分跟进。
9.严禁招收借读生、旁听生,严格学籍管理。普高学校严禁招收借读生、旁听生,普高招收借读生、旁听生将没办法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此产生的所有后果由违规招收借读生、旁听生的普高学校及学生和家长承担,并将严格追究高中学校校长的责任。
市教育局将各地各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于5月份报省教育厅,依据招生计划打造学籍,不符合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和本文件规定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应于8月25近日完成普高招生工作并报省学籍平台,8月30近日打造学籍。没获得普高学籍的学生,不可以作为在籍生参加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高考考试。
4、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1.加大招生统筹管理。各地要科学制定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促进普高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进步。各地各职业学校在认真做好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其他群体拓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加大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管理,精心组织教学,保证培养水平。要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行动计划,积极与当地骨干企业拓展订单式培养,与合作企业一同做好面向中西部区域的招生工作,吸引更多的外地生源来扬州学习、就业。
2.规范招生宣传。各地各职业学校要采取多种方法、借助各类媒体宣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全国全省职教大会精神,准确解析国家职业教育升学、就业、免学费、助学等政策,打造好社会环境。各校招生宣传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招生简章和广告需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有关内容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内容一致。
3.加大招生行为监督。不拥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和未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赞同设立的中职异地分校、办学点一律不能招生,当年未经备案的专业也不能招生。市教育局将在官方网站公布当年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和经过备案的中职招生专业介绍。各职业学校要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有偿招生。对查实的有偿招生行为,根据《职业院校有偿招生行为处置方法》(苏教规〔2018〕5号)依纪依法严肃处置。各初中学校要积极支持考生自主选择升学意愿,不能以任何方法妨碍、误导、干涉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
4.规范综合高中和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招生。继续举办综合高中班,入学注册普高学籍,小学一年级开设普高课程,小学一年级结束时由学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一般高考考试继续学习普高课程,或者选择到职教有关专业学习,转为职业中专学籍,参加职教高考考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综合高中招生规模,不能突破招生计划,一年后督促学校做好分流工作。依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经批准的学校推行现代职教体系中职与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项目、中职与高职院校3+3分段培养项目、五年制高职与本科院校5+2分段培养项目,未经批准的学校一律不能以3+43+35+2或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直升大专、本科等名义进行招生宣传和招生承诺。
5.做好职教志愿填报。市区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招生实行网上志愿填报。完成网上填报后,各初中学校须打印志愿填报信息,由学生及家长签名确认。
6.做好学籍注册工作。各职业学校要准时做好新生电子学籍注册工作,于2022年十月30近日登陆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软件完成新生电子学籍注册工作。严禁注册空头学籍,杜绝重复学籍、多重学籍等状况。
5、关于委托有关学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工作
今年面向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40名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其中,委托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20人、委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20人,学制为五年,录取最低分数原则上高于升学成绩总分满分的80%。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与普高志愿或职教志愿可同时兼报。6月4日组织考生线上应聘,6月78日组织考生志愿填报,6月28日左右组织志愿录取并签订有关协议。学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住宿费由市教育局承担,学生及家长须承诺毕业后回扬州地区范围内各类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服务期5年。如委托培养学生未能在扬州落实相应就职幼儿园,根据招生协议由相应县(市、区)、功能区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推荐就业。
6、关于扬州直和广陵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
(一)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1.普高公办计划: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4226人。其中,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收3994人,面向其他地区招收232人。各校招生数分别为:
扬州中学:招收896人。分别是:
(1)面向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邗江区招收革新人才培养实验班135人;
(2)面向邗江区招收统招生27人;
(3)面向全市招收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46人;
(4)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收统招生688人,其中含革新人才培养实验班45人。
扬大附中教育集团:(1)扬大附中:招收900人。其中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收统招生820人、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收苏教国际预科班20人、面向邗江区招收统招生60人。(2)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地区招收公办学位学生220人,按公办普高怎么收费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