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时每刻不在感动着中国,感动这大家,那样关于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观后感,大家要如何写呢?下面我们给大伙推荐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期望可以帮大伙!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1
昨天,《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1、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进步作出要紧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通知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遭到妨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获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就,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一直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用途。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话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一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让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块向将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一同的底色: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叫做“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一直坚信“大家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以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征。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如此的情况,生活该如何度过?《感动中国》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赖仅有些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如此的,还有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生活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爸爸妈妈的帮忙下,通过读唇语掌握了“听”和“说”,不只没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类“平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中国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中国》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航天人。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一同追求。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容易、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过去,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目前,你与国家一块向将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仅仅是历程”,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何总能打动人,是刘凯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真善美的追求、赏析,才大概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了解”。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诀窍,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一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觉得,《感动中国》有两大独特风韵,一是节目风韵,一是历史风韵。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一般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中国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中国》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如此的感受。在缺席《感动中国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大家对每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拔高的表述,尽量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的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维持长久生命力是什么原因所在。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2
《感动中国》达成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的准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一流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渠道。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中国》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初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正有国内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年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的道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个时候代最好看的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季,陈贝儿来到中国大陆,携带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的道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区域,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的道路。
伟大年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的道路”,含义“没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年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如此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忙,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无需精神力量的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目的如期达成,党和国家事业获得历史性收获、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中国人民愈加自信、自立、自强,很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些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年代中国进步的伟大历史。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3
3月3日,在虎年春季,《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约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1、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从2002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每年评选出十位具备年度新闻性人物,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在这个春季里,他们的事迹温暖着,也感动着每个人的内心。
来自革命老区山东沂源的“人民楷模”朱彦夫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组委会给予朱彦夫的颁奖词是:
生命,于你不只一次
士兵,于你不仅仅是历程
没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如此度过
《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表示,朱彦夫的事迹并非首次进入《感动中国》的视线。他说,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拥有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早就应该登上《感动中国》舞台。
朱彦夫,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在长津湖战斗中独守阵地,打退美军多次进攻。他身负重伤,双腿和双臂全部截肢,并且失去了左眼。康复后,他主动放弃医养待遇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办夜校、种果树、修水渠,走出了一条山区乡村的致富路,并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极限生活》。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4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揭晓,其中,广东人熟知的香港主持人陈贝儿,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2021年,陈贝儿用一部12集高分纪录片《无穷的道路》,见证了中国的脱贫的道路。她曾穿越中国大陆6省份感受脱贫攻坚,她曾跋山涉水只为记录真实的中国。对贫穷没定义的她拍了高分脱贫纪录片。
2021年,一部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无穷的道路》在香港热播,有关视频片段也在中国大陆互联网走红,引发了中国大陆和香港不少人的共鸣。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平台上获得9.5分的高分,有中国大陆网友赞其为2021年龄录片的“天花板”。
在这部纪录片中,香港主持人陈贝儿用三个月时间,穿越中国大陆6省份的崇山峻岭、荒漠戈壁,走近一般人家,感受昔日贫穷的地方通过脱贫攻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不少香港网友被深深打动:“原来大家的国家如此强大,原来大家获得了如此伟大而让人惊叹的进步收获。”
用心的制作、感人的故事,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香港,都能打动人心,更深层次是什么原因在于,大家同属一个国家,有着一同的根脉,血浓于水,能真的找到共鸣,生发出同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她跋山涉水只为记录真实的中国。
《无穷的道路》的拍摄过程中,陈贝儿历程过不少磨炼,在爬天梯时碰撞致使膝盖瘀伤,在“世界高城”理塘由于高原反应进了医院……但她依旧很专业地完成了拍摄。
从主持《东张西望》如此的娱乐节目,到拍摄《无穷的道路》如此的纪录片,陈贝儿一直维持着初心,想要透过我们的双眼看世界,再透过镜头把世界的模样告诉观众。“做这份工作我一直都非常高兴,它让我感觉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由于这份初心,陈贝儿伴随摄制团队攀山越岭、穿州过省,无论去到海拔1500米之上——又称“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还是溜过奔腾汹涌的云南怒江,她都亲自上阵,拿着一根自拍杆,爬天梯、坐溜索,携带观众上天下地。
“朋友都感觉我太大胆了,这么危险的地方,居然还腾出一只手来拿相机。”陈贝儿笑说,“但假如没这个镜头的视角,观众便没办法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当地人民爬天梯、坐溜索时的那种惊心动魄”。
《无穷的道路》的特别之处在于,在讲述国家脱贫政策之余,更“接地气”地呈现了很多人文风情。陈贝儿觉得,无论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日常的细微之处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改变,也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大家每一天都要生活,从生活出发,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礼观后感5
2002–2022,《感动中国》陪你走过了20年,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请记住这类平凡却闪亮的名字,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1、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大家今天说的是中国飞人苏炳添,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中国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9秒区,代表百米世界顶级水平,曾是亚洲人禁区,1932年,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也是男子田径一百米,他叫刘长春,最后以11秒1的成绩被淘汰出局。直到83年后的2015年,亚洲人才跨进9秒区,这个亚洲人就是苏炳添。
如此的突破,来源于于他2012年首次参加奥运会。苏炳添遇见了最强大的对手,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此次比赛,让苏炳添了解自己与奥运选手的差距,所以他给自己拟定了目的,第一就是要过10秒区进入9秒区。苏炳添在2014年的时候,把起跑脚换成左脚,他说就仿佛重新学习跑步一样。苏炳添坚持天天训练起跑几百次,即便走路也是训练起跑的样子,连睡觉也在考虑怎么样跑得更完美。
2015年北京世锦赛半决赛,苏炳添又与博尔特站在了百米赛道上,这一次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绩,博尔特则以9秒96险胜第一,两人仅相差0.03秒。但那一年,苏炳添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苏炳添:我感觉目前才开始学会到百米的一些精髓,我还想继续跑。9秒987、9秒92、9秒91……作为年龄偏大的运动员,任何微小突破,苏炳添都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
2021年,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备战东京奥运会,然而,在之前的2019年,苏炳添受腰伤困扰,接连退出亚锦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要紧比赛。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跑出9秒83的成绩获小组第一,震撼世界,这个成绩比他2018年9秒91的亚洲纪录快了0.08秒,百米飞人世界排行榜高居第8位,苏炳添做到了,他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伤病,超越体能的局限,被叫做中国飞人,亚洲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