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阴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以下是我们给大伙收拾的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5篇,期望对大伙有所帮!
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1
正月十五,国内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大家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风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母亲“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要紧任务交给我来实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仿佛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借助以前母亲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能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可以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
放馅时肯定不能太贪心,不然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根据母亲说的煮汤圆的四个秘诀:“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长时间,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仿佛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美味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伙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伙开心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母亲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首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感觉特别美味,心里特别高兴。期盼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伙品尝。
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2
正月十五圆又圆,各种汤圆香又甜。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来了,在节日到来之前,大家应该做足了筹备来迎接这个团圆,美好的节日,如此的话,大家应该认识一下这个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了吧,如此才可以过好这个节日,那就请看下面的吧。
元宵节的来历:阴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时候,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15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伴随社会和年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到今天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了。
元宵节的风俗有各种各样,比如吃汤圆和观灯,那下面我就大伙介绍吧。
吃汤圆:汤圆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老板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汤圆含义着团团圆圆。
观灯;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风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了这部分就可以更好的过元宵节了。在这里,我祝大吉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3
“走,换衣服,大家出去赏灯去!”每年父亲这一声出现,我就像个军人一样的行动起来,生怕去晚了灯就灭了,也生怕去晚了赏灯的地方就不那样好了。
每年到了元宵节,父亲都会对我和母亲说上这么一句,这句话已经成了大家家的一个习惯,听到了也就是赏灯的日子到了,大家家要一块去过元宵节了。大家那里元宵的灯好看,各式各样的灯,好看地挂在公园里,也挂住了大家那里元宵节的氛围,挂住了大家元宵节的风俗。
我是一个干什么事儿都慢吞吞的人,唯独元宵节去赏灯,父亲那一声出来,我就会像个军人一样很飞速地换衣服换鞋子,站在父母身边一块走去公园。毫不夸张地说,去晚了一点点,我和父母赏灯的地方就变成了犄角旮旯只能看见一点儿灯影的地方,而去早一点的话,大家仨可以像是皇家贵族通常,走在公园的桥上,一一赏玩元宵节里挂在公园里的灯,数一夜的灯花,猜一夜的灯谜。
印象最深的一次元宵节是我六岁时候的元宵节,那一次我和我的父母去赏灯去晚了,我由于看不着漂亮的灯,差点儿就要哭了,可春节是不可以哭的啊,父亲为了让我不要哭出来,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让我够得着看树上挂着的灯,母亲则在旁白出灯谜让大家猜。我一边猜灯谜一边用手去碰灯影照着的树叶子,又由于我驾在父亲的脖子上,比父母都要高的,我到目前还记得清了解楚我当时开心的模样,记得我还是个小娃娃时候的元宵节。
在那之后的元宵节,大家家都会尽快的去赏灯,免得错过了好地方也错过了元宵节的灯与氛围。
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4
月光如流水般洒在大地上,身边仿佛有一股流水流淌着……一个个汤圆,一条条龙灯,一阵阵鞭炮声,打破了这夜的宁静。
天黑了,皎洁的月光照在汤圆上,把汤圆照得晶莹剔透的。吃一个,甜甜的。
一阵“咚咚”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龙从远处向神龙大酒店奔腾而来。我抬头一望,哇!很大的两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年轻力壮。他们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而黑色则占大多部分,他们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大家眼花缭乱。
伴随密集的鞭炮声,有步伐的鼓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个时候只听见轰轰的几声,街道的烟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伙拜年祝福。
突然听到几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几个闪光点,紧接着无数条“小蝌蚪一块飞向天空。过了一会儿,又是一声巨响。缤纷的烟花一次又一次划破了宁静的夜空,顿时天空犹如白昼,烟花星星点点的散落下来,仿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大家不禁欢呼起来,大伙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不由自主地说:“到我这里来吧,大家一块去玩儿。”多么漂亮的烟花,让我应接不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和我一样,久久不愿离去。
这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初中一年级作文5
把糯米粉揉成面团,搓成圆球球。这是在干什么?汤圆?No!这是元宵!
x月x日下午,大家班拓展了做元宵活动,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但大家还是兴趣浓浓。
“叮铃铃!”一阵上课铃让大家像吃了兴奋剂通常,眼睛放光,个个摩拳擦掌,筹备大显身手。老师来了,她把大家带来的糯米粉倒在大盆子里,再加上水,便和起面来。老师和好面后,给大家每组分了个大面团,让大家开始做元宵。看着那面团,我不禁“哼哼”两声,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肯定难不倒我!想着,我便挽起衣袖,捏了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揉了起来。不一会,我便把那面团揉成了圆球球,在双手合并,稍用劲一压,圆球球就变成了圆饼,接着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馅,把口子捏合,最后再柔成原本的球球,就大功告成啦!
这第一个元宵做的非常成功,这让我有点得意忘形,在做第二个元宵时,我又根据经验做,可不料,陷竟放多了,可我当时却没发现。“啊!”我大叫。在最后一步时,我一揉,馅居然“跑”出来了,这让我的元宵变得“蓬头垢面”。都怪我的小骄傲,让我毁了一个元宵!
吸取了上一个元宵的教训,我后面做的元宵,愈加有“元宵样”。
经过一节课的不断努力,大家终于吃到了自己做的元宵。看着那“白白胖胖”的元宵,我都有点舍不能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吃!有勺子舀起一个元宵,送进嘴里。咀嚼过后,我不禁扬起嘴角,说了一句:“太美味了!”是真的美味,是真的甜,简直甜到心里去了!
是啊,自己亲力亲为的元宵,怎能不美味呢?怎能不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