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作文如何写
孝道是中国古时候的传统文化精华,下面就是我们为你采集收拾的关于孝道的作文如何写的有关文章,期望可以帮到你,假如你感觉很好的话可以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哦!
篇1、孝道
亲情,是人之常情。是每人都需要的,亲情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由于亲情只有“奉献”二字。有多少小孩没爸爸妈妈,感受不到亲情。然而,大家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之中,这都是由于爸爸妈妈,他们给了大家如此美好的生活。比起那些小孩,大家有哪些可抱怨的那?难道大家不该回报大家的爸爸妈妈吗?
“假如你想回报爸爸妈妈,并不肯定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也就仅需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日常顺从爸爸妈妈一点就好了。他们肯定回很欣慰的。”老师曾如此对我说过。
有一次,老师留了一篇习作叫《我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我做在书桌前呆了半个小时也没一点思路,我只好亲身体验一次,我给母亲洗了脚。母亲没怎么说,但从她的脸上居然留下了两行热泪。这泪不是咸的而是甜的,由于这是感动的泪。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而目前大家把钱看得那样重,却不把一个“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离失所,可他们都是儿女成双。
孝啊,为何目前不孝之子这样之多。孝子那都是由于从小培养的,只须从小有孝的意识,长大之后才可能成为一个被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爸爸妈妈,就是孝顺爸爸妈妈。大家又何尝要做一个不孝的逆子,每人臭骂呢?孝,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篇2、孝道
哀哉!有些人对孝理解不透,也对爸爸妈妈的需要不理解。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已濒临危机的今天,加上忙碌的工作,很多人便以工作或者别的为借口,用资金代替孝心,长年难得回家一看。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有“哀哀爸爸妈妈,生我劬劳。”的咏叹。《论语》中也有关于孝道的实录:“孟武伯问孝:‘爸爸妈妈惟其疾之忧。’”和“爸爸妈妈之年,不能不知道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庄子也对孝进行了讲解: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可见,孝的观念在古时就早已被圣贤推崇至此了。
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用十二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子女孝顺爸爸妈妈,爱惜、照顾、赡养老人,是老大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在过去、目前还是以后,都具备常见的社会意义。
辞官尽孝的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进士,先任大理寺评事,后出任建昌知县,由于爸爸妈妈年老,不可以承受路上的颠簸,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立刻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爸爸妈妈。保证的孝心遭到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爸爸妈妈相继辞世,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去的。
“爸爸妈妈在,不远游”,这是古时候孝道的要紧内容。包拯虽中进士,被授以官职而不去,就是这个缘由。包拯对爸爸妈妈的孝顺也堪为今人的表率。此外,周文王也可佩做大家的道德先锋。
周文姓王的姬名昌,当他做世子时,每次去朝廷见他的爸爸王季三次。在清晨鸡啼时,他就穿好了礼服,到爸爸的寝门外问安。等宫里的小官回报安好将来,文王才面露喜色。正午和傍晚,又各去向爸爸请安一次。有时,王季偶尔感觉身体不适,文王的脸上,就充满了哀愁的神情,连走路都走不稳。等王季复原了,他才开心起来。并且告诉掌厨的人每顿要做一些新鲜的菜肴,变花样,再呈上。
周朝国运的绵长,是历代所不可以及的。姬姓之后,百世昌隆,都是文王的孝德所开启的。
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打造一些礼仪规范,调解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西蜀初年,司马氏刚得到天下时,就主张以“孝”治国。清圣祖康熙帝和汉武帝也是以“仁孝”治天下,才推进自己千秋霸业的成功。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可以同化无数外来文化,五十六个民族聚成一个大伙庭,大伙能和睦相处,共建和谐中华,其中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就是孝道文化的感染性。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时候世界文明延续到今天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缘由也在于孝道文化。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其不待。”对爸爸妈妈之孝不要等其老,也不要只不过表目前一年半载的那样几次的孝顺中。真的的孝,应该渗透在年年月月,无时无刻。爸爸妈妈一生为儿女无私奉献,他们并不是需要报答,而尽孝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有3、大尊尊亲,第二弗辱,其下能养。即便社会如何变迁,大家都不可以扭曲孝道的内涵。
当“孝”在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时,国家定然会安泰,社会定然会和谐。现在。大家正在主张与构建和谐文化社会,那样,每一个人都要从“孝”做起,这不只使每人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人可以做到的。
篇3、孝道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体验生活给予大家的所有;孝心——不肯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时时刻刻都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惜中,同时,我也掌握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小孩。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母亲在呻吟,咦?母亲如何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母亲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双眼充满泪花,母亲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如何会没事呀,吃药没?”,“待会吃”我学着平常母亲的样子,用手摸母亲的额头,啊!好烫呀!我很果断的说:“不可以,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如何解决呢?忽然,我想到以前我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母亲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放在母亲的腋下,忙完所有,我坐在床边问母亲病情,妈把妈撑起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需要坚守在母亲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快点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着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母亲做饭。母亲曾在我发烧是,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最好。好!就决订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个时候,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母亲面前对母亲说“妈,先喝碗面汤吧。”母亲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愧疚,我知晓,这是因为我平常不会关心孝顺而这次让母亲十分感动。以前把母亲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想想看,我真不应该。我默默的想着。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母亲喝。母亲平常就是如此照顾我的。母亲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母亲的身边,给母亲换毛巾。日渐的母亲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写,便快点去写作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来到母亲的屋里,问她如何了。她说好了,她和父亲不停地夸我:“大家的小孩长大了,回照顾母亲了,真是个有孝心的小孩。”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的领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知道“孝”的真的含义——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让“孝”串连大家的生活,让大家的世界永远充满真情!
篇4、孝道
普通人觉得,只须对我们的爸爸妈妈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我不反对这种怎么看,这是孝顺了,只不过这个孝顺只限于爸爸妈妈罢了。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目前,这种怎么看或许会让人不承认,由于很多家长都曾对小孩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虽然目前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年代了,但常识却是要的,事业也一直要的。很多贫困山区的爸爸妈妈宁愿累死饿死也要送我们的小孩上学,假如小孩真的可以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爸爸妈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孝顺的为何偏偏只有爸爸妈妈呢。不能否认,是爸爸妈妈给了大家生命,而且养育了大家,或许大家没办法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所以大家需要尽孝道。但大家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可以。可为何大家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要知晓,是老师给了大家常识,给了大家能力,给了大家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大家为何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大家是应该的,大家需要以出色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大家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收获事业来证明自己。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伴随年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或许真的要大家对整个民族尽孝对所有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感觉十分困难,但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很多很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所有的生灵给了你一个漂亮的存活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收获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一个人的努力,去创造是我们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爸爸妈妈,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认可的答案,或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其他人给了你,你就应该了解回报其他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爸爸妈妈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非孝的全部。
收获一番事业,然后在我们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我们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了吧!
篇5、孝道
在现代这个社会,更多的是有关“爱情”的话题,极少有人提及“亲情”方面的,但不代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没深沉而又浓厚的关于至亲的感动与温暖。但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好好的珍惜这份至高无上的亲情,正如有位访问我空间的女生说的那样“失去后才知晓珍惜”。所以当大家的爷爷奶奶,当大家的爸爸妈妈尚在大家身边的时候就让大家好好的去善待他(她)们、孝顺他(她)们吧,让他(她)们在有生之年能感觉到儿女对他(她)们的关爱,就是做儿女的对长辈最好的报答了。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的遗憾与悔恨。
自古关于“孝”的书本与关于“孝”的圣人的教诲都有不少,书本有《孝经》、《佛说爸爸妈妈恩重难报经》等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说爸爸妈妈恩重难报经》,写的字字滴血,如泣如诉,字字句句扣人心弦,憾人肺腑,被人情不可以抑,痛哭流涕,不忍卒读。佛祖于荒岭野外见一堆白骨尚自五体投地恭敬礼拜,众菩萨、声闻、圆觉见此俱问世尊为什么礼拜枯骨,佛曰“此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爸爸妈妈,以是因缘,礼拜枯骨”。枯骨尚且礼拜,何况是大家现世爸爸妈妈?敢问现代社会有多少做儿女的五体投地,恭敬礼拜过爸爸妈妈的?恐怕少之又少,不要说“五体投地礼拜”,就是恭恭敬敬垂手受训、答复的恐怕都极少,更何况还有不少顶撞爸爸妈妈,抱怨爸爸妈妈,甚至还有不少训斥爸爸妈妈、辱骂爸爸妈妈,更可恨者殴打爸爸妈妈的都有。圣人的教诲哪儿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风哪儿去了?大家的良知哪儿去了?古人云“爸爸妈妈之命大于天”、“百善孝为先”等等不都是在教会大家做个孝顺的儿孙吗?古人又云“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苍天下跪爸爸妈妈”,假如大家真的可以发心改过,就应该跪在爸爸妈妈面前忏悔自己以往的过错,假如大家真的可以发心做个孝顺的儿孙,就应该年年在爸爸妈妈过生日的那天,五体投地,恭敬礼拜,给爸爸妈妈嗑头拜寿。
“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立事先养德,德以孝为先。纵观古今中外成大事、大富贵者无一不是大孝者,大家留神察看一下日常那些大成功者什么不是大孝子呢?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大时尚中,物欲横流,角逐激烈,不乏为名利奔波追逐、奋斗不息的才华出众的人才,他们大多才华横溢,能力超群,气宇非凡,但在拼搏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步履蹒跚,最后一事无成,究其缘由都是由于不孝的原故。相反那些相貌实在不敢恭维,言辞拙笨,能力通常,但却谦卑大孝者,反而可以因缘凑巧,逢遇良机,举手投足间收获大事。
孝能成事,富贵亦自长久。不孝诸事不顺,富贵如烟云。
篇6、孝道
爸爸在年初因病过世,收拾完爸爸的后事,儿女们就要各走一方了,妈妈含泪把儿女们一个个送到大路旁,千叮咛万嘱咐,目前虽然年代变了,不兴过去的那些旧规矩了,但有的规矩是大家当地一直沿袭下来的,你们可要记住啊,不然其他人会笑话的。
妈妈说的规矩是在大家家乡一直以来的老规矩,就是老人过世后要在三天后去修整墓地,每隔七天要给过世的人烧些纸,做些过世者生前爱吃的可口饭菜去墓地祭奠一下,要做七个7日方可完事,到了逝者一百天的时候,所有些亲人及晚辈要聚在一块前去坟墓祭奠,再下来就是周年和过三年了。
目前很多青年已经不再讲究那样多的流程了,只不过尽快的收拾完事情就去忙我们的生活了,可全然没想到,大家的生命是哪个给予的,又是哪个把大家含辛茹苦的哺育成人,又是哪个天天每时把大家挂念在心间,操劳辛苦一辈子他们到底图的是什么?
我想那些过去遗留下来的淳朴虽然有的老道了,用目前青年的话说是有的out了,但每个祭祀的方法里恐怕也不无肯定的道理,三天的修整墓地就是让儿女们在极度操劳完丧事后,休息一下再到墓地前大伙聚集在一块,回顾一下亲情,给逝者一份安慰,每逢七天去祭祀是让大家不要非常快的遗忘我们的先辈,让子女们隔上一段时间再度团聚在一块,不要没了上辈,就各自顾着自己,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照应,相互帮,由于将来的日子没了先辈的引导,要大家每一个人都要好自为之。
大家常说逝者为大,尊重逝者的心愿也是大家一点尽孝道的方法,不要在先辈过世后为了一些财物去争吵得面红耳赤,不要把资金看得比生命还要紧,由于逝者已经告诉大家,所有些所有都是空虚的,只有大家的生命是最最珍贵的。
没了亲人的痛是一生的痛,永远也没办法弥补的。忘记了先辈或者说是不尊重先辈的心愿,那样大家也就没尽到大家的孝心。
爸爸在病重时,我一直守护在病床前,爸爸过去很多次对我说道,子女们各自过好我们的日子,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健健康康,每一个家庭都团结和睦,这部分就是长者最大的心愿,不要在过世后大操大办,那样只不过一种形式,真的的尽孝是在心里,不要去做些劳命伤财的无用功。听了爸爸的这一席话,我才完全了解,爸爸怕大家太劳累,操劳大家的身体和大家每一个小家庭的完整,更提醒大家的是要珍惜我们的生命。
爸爸过世,大家子女们也尊重他的意愿,没大操大办,所有都非常简单,我想爸爸也不会怪罪大家,只不过再也不可以看上爸爸一眼,再也不可以和他老人家说点什么,所有都过去了,由于生命只不过仅有些一次。
亲人的离去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程序,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要经历的,但大家每一个人会不会在大家的亲人尚在的时候去真的的尽孝呢?
篇7、孝道
那会在饭桌上,爷爷忽然问我孝是什么,我不由得愣了一下神。
孝到底是什么,想想自己只有在有关爸爸妈妈节日的时候,偶尔尽一下孝,顿感羞愧。
目前的大家有几个能天天给大家的爸爸妈妈发个短信报个平安,在买衣服买吃的时,想起给他们买件衣服,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们要的不多,只是大家的问候,关心。可大家有几个人做到。
饭后,爷爷给我讲了他对孝的理解,和他讨论后,爷爷让我写下我对孝的我们的看法。
与其说是爷爷给予的任务,不如说是真的知道了,想写下来留给自己将来看,也写来送给辉子,三儿。大家长大了,需要了解太多,不论大家将来怎么样,百善还是孝为先。
在国内,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孝道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爸爸妈妈,而在于要有孝心。孝心是什么?它是人性的本源、它是真诚、它是善良、它是美好、它是对生命的眷恋和祝福、它是所有爱心、责任的源头。
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心是没办法重现的幸福。孝心是无价的。一个人没孝心,只是无可奈何的尽责任,那所谓的赡养就与饲养家禽牲畜没什么不同了;一个没孝心的人是不会去真心对待他身边的每个人的.,也无人喜欢一个没孝心的人;一个没孝心的人,他不去跟你讲义气、讲亲情、讲爱情、讲忠心,如此的人已经没了做人行事的基础和道德底线。
孝不止是生活要紧的品德素养之一,而且是其他道德素养的要紧基石。一个人若能做到孝顺,也就是拥有了基本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孝顺爸爸妈妈、记取他人对我们的奉献、知道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等。大家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进家要孝顺爸爸妈妈,出外要顺从兄长,言语要小心而诚信,博爱大众而且亲爱人类。一个心怀感恩的人,是向所有于己有恩之人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爸爸妈妈对子女的恩似海深。爸爸妈妈付出爱的初衷并非得到回报,而大家每一个人能否时刻对爸爸妈妈持有一颗感恩的心呢?感恩就是孝顺,它是一种感情,是一种真情流露,是一种时时的牵挂,对爸爸妈妈而言,子女的孝顺主如果一种心头的感觉,感觉到子女孝心后的一种幸福感、满足感,被子女孝心包裹的安全感。
在现实日常,每一个人都要了解对爸爸妈妈感恩,感恩是可贵的,它不单单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更要紧的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承担。大家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会以坦荡的心理、开阔的胸怀来应付生活。
感恩。
篇8、孝道
长大了意味着什么?我不停地问自己。意味着拥有坚强、孝道、爱心,撑起家的一片蓝天,幸福着家人的幸福。我不停地叮嘱自己。
“你母亲不要你,离了,从此奶奶就是你的亲娘。”奶奶说。6岁那年,正是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奶奶的话铭刻在我心上。
“母亲啊,母亲……”手机铃声响起,我急忙按下接听键,“快回来,你奶奶仿佛是中风了,左腿不可以动了。”是邻居张奶奶打来的电话。时间定格在2013年8月13日下午3点。
我急忙赶到奶奶家里,直奔奶奶的房间。进门一看,我大吃一惊,奶奶侧身躺在床上哭着对我说:“快给你父亲打电话,我中风了,怕是活不成了,要他赶快回来。”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左手在不停地捏着大腿,我吓得大哭,不知所措。哭了一会儿,我静下心来,对奶奶说:“奶奶,这不可能是中风,我听人说中风是整个半边身子不可以动,你左手和上半身能动,只有左腿不可以动,一定是腿有问题。”我和张奶奶搀扶着奶奶,想让她站起来,她人还没站起来,就大喊:“娃子,疼得非常,站不起来,这腿怕是断了。”
一提起“父亲”二字,我就暗暗落泪。在母亲离家后,为了供我念书,为了让奶奶安度晚年,父亲决定到深圳打工。因为没专业技术,父亲辛辛苦苦地工作,工资收入却是厂里最低的。我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矛盾,如何解决?如何解决?需不需要给父亲打电话?我急得直抓头发,给父亲说奶奶的事吧,怕他痛苦焦虑,紧急影响他的工作和心情。不说吧,奶奶的医疗费如何解决?就在我一筹莫展时,一个坚定的念头从脑海里奔了出来:照顾好奶奶,让父亲安心工作。
做出决定之后,我想到了“有事找警察”这句话。于是,我拨通了110电话,携带哭腔说:“叔叔,快来救我奶奶,快来救我奶奶!”警车拉响警笛,直奔奶奶住的小区。我站在楼上推开窗户,伸开手臂,高声呼喊:“这里,是这里!”警察叔叔背起奶奶直奔楼下,把她搀扶进警车里,飞驰到医院。下午5点30 ,检查结果出来:左髋骨骨折。大夫说:“立即住院治疗。”我央求张奶奶,先把奶奶的住院费给垫上,等奶奶出院后,我再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寄钱回来。
我为奶奶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奶奶住进了病房。邻床病人是一个17岁的女生,从教学楼上跳下来摔伤,治疗已有两个月。她的情绪很烦躁,见75岁的老奶奶与她住一间病房,拔掉输液管,要寻死。她妈妈再三做她的工作,加上护士再三讲解,实在没空余的病床了,这位姐姐才稍微安静下来。
第一夜照顾奶奶,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可能是由于疼痛,奶奶几乎一夜都睡不着,嘴巴不停地说了一夜,影响到邻床女生休息,女生大发脾气。我再三央求姐姐不要发脾气,为了奶奶,更为了她的早日康复。
夜晚两三点钟,奶奶要拉大便也不告诉我一声,全部拉到床上,床单全部脏了。我急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赶忙喊护士阿姨帮,阿姨把奶奶弄脏的床单拆下来,换上了新的。
为了逗奶奶高兴,我给奶奶讲故事,讲国事、家事、天下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无论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只须是有趣的,我都讲给奶奶听。奶奶听了故事,不再喊叫,也非常高兴,特别是夜晚睡得也非常不错。
照顾奶奶的日子十分漫长,也很难熬。她白天打针睡觉,晚上几乎彻夜不睡。其中有几个镜头我终身难忘。
奶奶说要解大便,我连忙将便盆放到她的身子下面,闻到那股十分难闻的臭味,我在卫生间里呕吐了好一会儿,然后擦干眼泪,倒掉大小便……
凌晨1点,我趴在病床沿上打瞌睡,那个姐姐的母亲喊我说是奶奶要下床,吓得我一下子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大夫交代,奶奶手术的左腿如果第三摔坏就是截肢……我说:“奶奶,你不要下床怎么样?大夫说了,再出现类似的状况,这腿就保不住了。”这话仿佛是对空气说的,奶奶压根儿不听。
上午,护士将吊瓶的滴速调得慢了, 4瓶药液一直滴到下午3点多钟。12点后,奶奶很烦躁,不停地将打针的左手伸到眼前看,我十分生气,抓住她打吊瓶的左手整整一个半小时,可她还是不停地扭动,针头掉落,手上起包了。我只好喊护士第三给她打针,针刚扎好,她说:“我目前神志清醒了。”一直到打完吊瓶,她的左手都没再晃动。
晚上,她左手抓住床边,要么用力向下压,要么用力向上扯,这都是十分危险的,一旦身体不平衡摔到床下导致二次伤害,那手术岂不是白做了?所以我非常担忧。奶奶在床上不停地用双手用力挪动身体,说也不听。一时气恼,我用毛巾将她的双手给绑住了,她挣了挣,挣不开,看了看,无法,用嘴扯了扯,也没扯开。奶奶说:“孙女啊,这事做不能,你忘记了大家的家风吗?孝道,孝道啊!”听了这话,我非常无奈,眼泪流了出来,给她解开了毛巾。这夜我一夜没合眼。我开始怀疑奶奶的脑子出了问题,要么老年痴呆,要么是手术麻醉刺激,要么是痛苦所致。她一直乱说胡话,挪动身子,闹着要下床,等等,后来我想,那是减轻病痛的一种方法吧。
那天夜里,我生气地眼睁睁地看着奶奶从病床靠墙的那头,挪到脚的这头,一直到5点30都不停歇。等到快6点钟,我问她,你看你的头和脚如何和别的人不同,睡调头了吧?她回答说:“我迷迷糊糊的,不知晓。”我非常无奈,但也可以心平气和了,理解奶奶是因伤痛而致。我喊护士阿姨,把她的身子挪正。
9月4日,奶奶终于出院了。大夫再三叮嘱,要常常搀扶着奶奶进行康复练习,免得导致肌肉萎缩,致使伤腿不可以行动。我根据医嘱,扶住奶奶坚持在家里行走,好让与我相依为命的奶奶能早日行走。
奶奶的伤情大有好转,我给父亲打电话说出了全过程,父亲听了夸我说:“小孩,你长大了,能扛起这么重的担子,真困难,爸心里开心。”我听到父亲的哽咽声。
从这件事中,我愈加深深地感到亲情的可贵。我的生命里已经没母亲,绝不可以再失去奶奶,我要将孝道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