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教材
1、教程剖析:《小熊住山洞》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程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屋,可走进森林,他们一直舍不能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着山洞。森林里的动物们非常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漂亮的鲜花。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以小孩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符合儿童特征。
2、教学目的:
依据教程和年段特征,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内容,了解爱惜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内容,了解爱惜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4、设计思路:
1、因为本课语言浅显,使用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虽然全文不注音,但可使用图文对照的办法学习课文。故在设计上应着重教程的整理。主要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的办法来学习课文。通过读感悟林中环境之美,小熊一家行为之美。从而赏析美、感悟美、表达美。
2、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喜欢什么季节的美景就说哪幅图,并把相应的段落读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内容进行,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3、着重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采集、处置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途径。
5、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赏析美。
1、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漂亮的大森林里看一看,怎么样?(课件展示森林的漂亮画面,激起学生对森林的向往,初步感受林中环境之美。)
2、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儿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大家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
1、学习1、、二自然段
①看图:(课件展示插图一)说说你知晓了什么?
②朗读:生找出与图相对应的1、、二自然段朗读。(使用自读——-指名读——-生评价——-齐读的方法进行)
2、学习7、自然段
同学们,小熊家周围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造一间房屋太容易了,那小熊一家的愿望达成了吗?(没)你是从哪儿知晓的?(7、自然段)你能读好7、自然段吗?(使用生练读——小组比赛读的方法进行)
3、图文对照学习第3—6自然段,感悟美。
(此环节是从看图感受美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环境美的感受,对小熊一家行为美的认同、赞扬都包含在其中。)
①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展示林中一年四季的4幅插图,学生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漂亮,学生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②读一读。
读出与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教师相应点拨教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能”三个字应请轻地读出爱护之情。(使用灵活的形式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想读的站起来等)
③演一演(表演读)
配乐连续读3—6自然段,边读边加上适合的动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表达美。
④想一想:小熊一家不砍树是什么原因,倘若砍了树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学习8、自然段
①看图:小熊一家宁可住山洞也不砍树造房屋。他们这种做法受到小动物们的赞扬,你瞧,他们在做什么?(课件展示插图5)生观察后说图意。
②朗读:指名读8、自然段,重点教导长句子的朗读。
③训练:在读完“一束束漂亮的鲜花后”,训练课后的读读说说。
④思维拓展:小动物在给小熊送花束时会说些什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就选什么说)
(三)情境模拟,运用语言。
记者采访小熊一家(小组合作模拟训练、表演)
(四)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采集的环保资料,并询问学生从哪儿知道的这部分信息。
2、小熊一家为了保护森林一直住山洞,在日常大家应该如何做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教材
教学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知道边读边勾画的阅读办法。
3、在学习中领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时间3课时
课前筹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麦克风。
学生:采集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步骤
1、课时
1、导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漂亮的大森林里看一看,怎么样(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点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假如遇见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培养不动笔墨不念书的习惯。]
2、读课文,识生字。
1、第三自读课文,识字。猜猜生字小淘气的读音,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假如还有不会的,就先放放。
2、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需要读通顺。
(2)齐读生字。
3、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师:同学们,目前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男女孩子分行读。)
4、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5、识记生字。第三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师: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如何认识的?什么字你有好方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其他人读等办法,与生字容易见到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3、读后悟、读后思。
1、师:大家要去小熊家做客了,没看到小熊之前,你知晓了什么呢?
2、师:如果到了小熊家,你想问它那些问题呢?在课文里,你有什么不知道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讲出。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4、学习1~2自然段。
1、知道山洞的特征。
(1)读1、自然段。
(2)说说住在山洞里是什么感觉?
2、观察图,感受小熊开心的'心情,小熊仿佛在怎么说?
[知道山洞特征,领会到小熊对木房屋的向往,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5、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生字,还结识了小熊一家,下节课大家就去小熊家做客。
2、课时
1、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大家一路坐失火车终于来到小熊家了,他们家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熊父亲在门口欢迎大家呢(播放课件)大家一块走进山洞看一看,哟,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大家来读读字,和它比一比。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况飞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2、说图意,读课文3~6自然
教材《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住山洞》教材一》,来自网!
段,感悟自然美与行为美。
1、师过渡:大伙看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照片呢。(播放课件,显示文中四个季节的图片。)
2、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漂亮。学生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3、说完图意,读图画对应的自然段,教师相应点拔、教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能”三个字轻轻的读,读出爱护之情。使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想读的站起来读,男女孩子比赛读。
4、指名配乐连读3~6自然段。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美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3、学习7~8自然段。
1、指名读7、、八自然段,教师重点教导长句子的朗读。
2、读完“一束束漂亮的鲜花”后,训练课后“说一说”。
3、想像、说话训练,小动物在献花时会说些什么?学生独立考虑后,戴头饰表演。
4、口语交际:小熊一家。
小组合作模拟训练,指名表演。
[用学生有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素材。]
5、汇报采集的资料,并询问学生从哪儿知晓的信息。
3、课时
1、读整篇文章。
2、巩固识字。
1、自由读生字。
2、汉字魔方。加个偏旁构成字,再口头组词。
告()()欠()()
吉()()云()()
3、芝麻开花。口头扩词,看哪个的芝麻结得多。
年()()()满()()()
直()()()动()()()
4、用生字组词说话。
5、把生字编成阅读材料,换环境识字。
3、学写生字。
1、知道字义。
(1)给生字组词。
(2)指指身边左右各是哪个,各有哪些东西等。
2、学写“年”。学生独立看书,知道“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地方。请学生书空、练写。
3、学写“左”、“右”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学会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业
1、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大森林,在上面写上你想说的话。
2、实践活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社区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点事。
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教材
1、教程剖析:1、《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0课。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以流畅简单的笔触把大家带进了大森林漂亮的景色之中,主要讲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于是想造一间木房屋。可当他们走进森林,却一直舍不能砍树。很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对小熊一家的感激结尾,具备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使儿童知道了爱惜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本课是不注拼音的,可以鼓励学生用“猜读”,看生字表,请教其他人等多种形式独立识字、阅读。
2、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理解“一直”、“感激”等词汇。
2、正确流利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在读中领悟小熊一家没砍树造房是什么原因。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惜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了解要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4、教学筹备:
森林四季景色的图片或课件;文中小动物的头饰;轻快音乐音乐磁带。
5、教学时间:3课时
6、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课件:画面出现漂亮的大森林,老师解说:“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绿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开心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这个时候,小熊从山洞里走来开心地对大伙说:“嗨,小朋友们,对你说们一个好消息,我家要造木头房屋啦!从此,就不需要住在又阴暗,又潮湿的山洞里了。到时候,请你们都到我家来作客,怎么样?”
2、板书课题,读一读。
3、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小熊吗?自由说一说。
2、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携带你的问题,自由读第20课,假如有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见不认识的字如何解决?学生想方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依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需要读通顺。
(2)齐读全部生字(带拼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第三齐读全部生字(不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师问: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如何认识的?什么字你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伙听,同学互相评议,看哪个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3、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引入: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屋了吗?它们住在什么地方?你们是从课文哪一段知晓的?
1、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一直”这个词的意思。
(3)教导有感情朗读。
2、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
小熊家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们不想住房屋吗?从课文哪儿得知?
(1)指名读。
(2)教导读出熊父亲的语气。小熊听父亲说要造房屋,开心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通过看图说、动情读理解小熊舍不能砍树造房是什么原因。学习3-6自然段。
(1)“舍不能”的意思是?你有过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2)课件播放,小熊边走边说:“小朋友们,大家一直没砍树造房屋,你们知晓为何吗?先跟我一块走进大森林看看吧!”(课件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森林里的环境美吗?你有哪些想法想和大伙交流?看图说话,自由发表建议。
(3)训练读:
春季,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能砍。(“舍不能”要轻轻地读,还要读出景色之美。)
用同样的办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季,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能砍。
秋季,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能砍。
冬季,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很多鸟儿,小熊舍不能砍。
(4)指名读,同桌评读,竞赛读。
(5)配乐读3-6自然段,评议。
(6)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考虑:当小熊舍不能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父亲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哪个说得和其他人不同。
春季,假如砍掉了小树。
夏季,假如砍掉了小树。
秋季,假如砍掉了小树。
冬季,假如砍掉了小树。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小动物,为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
4、学习第8自然段。
(1)这段中有两个生字大家没学过——“感激”,有人认识吗?你是如何认识的?你知晓“感激”这个词汇的意思是吗?
(2)动物们是如何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何?
(4)教导朗读。(重点是长句的朗读教导)
(5)变一变,说一说:倘若目前你就是这部分动物中的一员,那样,你在送鲜花时,会对小熊一家怎么说呢?
(6)学生想像小动物的表现,播放音乐,戴上头饰,以小组为单位训练表演。
4、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课件播放:小熊有的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邀请你们,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有哪些话要对小熊说呢?
3、最后,再播放课件:小熊说:“小朋友们,森林是大家大伙的,地球是大家一同的家园,让大家都来爱惜树木,保护环境吧!”
5、教导书写生字。
6、实践活动。
1、完成课后训练“读读说说”,注意量词叠用的办法和它与事物名字的搭配。
2、请你为小熊设计新房屋,可以试着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