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二年级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

   日期:2021-02-03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86    评论:0    
核心提示: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要紧内容,它不止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升艺术修养起着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要紧内容,它不止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升艺术修养起着尤为重要有哪些用途。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题:

  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一样的情绪。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阶段目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伙赏析一首乐曲。听完将来请你们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哪些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的赏析全曲。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阶段目的:完整初听,知道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较快。

  过渡语:回答的非常不错。这首乐曲为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那大家就来听一听这一部分,听完将来,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址。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1、段录音。

  3、分段赏析乐曲

  阶段目的:更深入地知道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

  1、赏析乐曲1、部分。学生活动:听1、部分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址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哪种呢?生1:很安静。生2、很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生3、有好看的花,蘑菇,还有不少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大家再来赏析乐曲的1、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漂亮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

  教师操作:播放1、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再赏析1、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

  过渡语:刚才,大家仔细赏析了1、乐曲的1、部分,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步伐、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漂亮的晨景。

  2、赏析乐曲2、部分。

  过渡语:目前大家就来赏析乐曲的2、部分。请同学们听听2、段乐曲与1、段乐曲有哪些不一样?这部分乐曲在速度、步伐、力度与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2、段录音。

  学生活动:赏析2、部分乐曲。生: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强,步伐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过渡语:同学们说的非常不错。这段音乐告诉了大家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第三播放2、段乐曲。生1:有三角铁的声音。生2:有敲打东西的声音。生3、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取名。生:森林的早晨、开心的一天、神奇的铁匠。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氛围与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常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师:你们知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

  4、完整地赏析乐曲

  阶段目的:完整的赏析音乐。

  过渡语:目前大家就完整地赏析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块做动作。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块做律动。

  教师提问:今天大家赏析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赏析后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1:劳动的愉快的。

  学生回答2:劳动是光荣的。

  5、小结:今天大家赏析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通过赏析使大家知道了劳动的光荣的,愉快的。

二年级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

  教学目的:

  通过赏析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教导学生依据乐曲的旋律、步伐、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点,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赏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常规:

  1、听音乐律动入室

  2、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新学了一首练声曲,目前就请大伙跟着琴声来练一练。训练时应该注意气息的支持与两声部和谐。

  3、复习《劳动之歌》

  1、引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来幸福。下面请小朋友用热烈欢快的歌声来演唱这首《劳动之歌》,演唱时声音要轻快流畅,而衬词“啦”要唱得活泼有弹性,要把大家劳动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

  2、全体演唱歌曲。

  4、赏析《森林中的铁匠》。

  (一)引出课题

  师:劳动是非常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不少,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大家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

  今天,大家就来赏析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出示课题]

  哪个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些种类?

  [概括总结]

  1、初听

  (1)师:非常不错,下面大家就来完整地赏析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伙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A、学生赏析

  B、赏析后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漂亮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目前请大伙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何?

  A、学生赏析

  B、赏析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1、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2、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

  (二)分段听

  〈1、部分〉

  1、初听

  (1)师:目前大家就先来赏析1、部分音乐。请大伙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步伐、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什么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什么样的景色?

  A、学生赏析

  B、学生赏析后自由发言

  [依据学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较慢;旋律平稳;步伐舒展;力度较弱;情绪优美抒情]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步伐,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视唱,吹奏1、部分主旋律。

  [出示曲谱:P30]

  (1)师:下面就让大家一块儿视唱1、部分乐曲中表现森林晨曦的主旋律,感受一下乐曲舒展优美的特征。

  学生随老师的伴奏视唱

  (2)师:小朋友唱得真好,让大家再用口琴吹一吹。

  学生随老师的伴奏视唱

  3、再听

  师:同学们都吹得非常不错,下面就让大家再来赏析乐曲的1、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漂亮,并且边赏析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放音乐]

  4、小结:

  刚才,大家仔细赏析了1、部分乐曲,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步伐,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漂亮的晨景。

  (2、部分)

  1、初听:

  (1)师:目前大家就来赏析乐曲的2、部分。请小朋友听听这部分乐曲在速度、步伐、力度与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2、部分音乐与1、部分音乐有哪些不一样?这一部分的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A、学生赏析

  B、学生赏析后自由发言

  [依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速度较快;力度较强;步伐明快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

  (2)小结:

  师:2、部分的音乐步伐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备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出示图片]

  (3)复听:下面就请大伙伴随音乐的节拍来敲一敲,学做小铁匠。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A、学生边赏析边表演

  B、赏析后自由发言

  (4)小结:结尾部分步伐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我们的劳动成就时喜悦的心情。

  问:打铁是一种非常辛苦的工作,为何铁匠们却那样开心,干得那样欢呢?

  学生回答

  师:说得对,由于劳动是非常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给大家带来幸福,所以大家要从小热爱劳动。下面,就让大家完整地第三赏析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我们的动作来表现。[老师带做]

  (三)赏析全曲

  1、赏析全曲

  2、师:哪个来讲说今天大家赏析了什么乐曲?赏析之后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小结:今天,大家赏析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通过赏析使大家知道了劳动是非常光荣的,大家要从小热爱劳动。

  5、师生再见。

  6、听音踏步出教室。

二年级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

  1、教学目的

  

  激起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对音乐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好习惯。

  

  运用聆听、领会的办法,初步感受《森林中的铁匠》情绪的变化。

  

  伴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绘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运用肢体律动及打击乐器伴奏进行创编。

  2、教学重难题

  

  感受音乐中情绪的变化,领会劳动的乐趣。

  

  领会音乐情绪之间的变化。

  3、教学用具

  多媒体、三角铁

  4、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

  学生聆听《粉刷匠》,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哼唱律动,并通过“勤劳”、“爱劳动”的主题引入本节课题——《森林中的铁匠》。

  (二)新课教学

  1、整体聆听乐曲

  (1)第一次聆听乐曲,感受漂亮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

  (2)第三聆听乐曲。

  师: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给大家哪种感受?(乐曲一共分两个部分,1、部分是一个慢板的引子,带给大家的感受是由沉默到慢慢舒展;2、部分为主题部分,带给大家的感受是辉煌和欢快。)

  2、分段赏析乐曲

  (1)赏析1、部分

  ①聆听音乐,感受速度、力度、步伐变化,剖析音乐情绪。(较慢的速度,舒展的步伐,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的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②跟着音乐哼唱1、部分主旋律,亲身感受乐曲舒展优美的特征。

  (2)赏析2、部分

  ①第一次聆听音乐

  感受速度、力度、步伐变化,剖析音乐情绪。(速度较快、步伐紧凑、旋律活泼,具备波尔卡舞曲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辛勤劳动的场面。)

  ②第三聆听音乐

  师: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结尾部分步伐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劳动成就时的喜悦心情。)

  (三)巩固提升

  1、赏析音乐,为1、部分创编表现森林早晨的肢体动作。(播放音乐)

  (1)依据音乐不一样的情绪创编相应的动作来表示。

  (2)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漂亮。

  老师评价:清晨比较安静,所以大家的动作要轻轻的,柔和的,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赏析音乐,为2、部分加入打击乐器三角铁,并创编肢体律动。

  (1)运用三角铁为乐曲旋律伴奏。

  (2)为乐曲创编动作,表现铁匠拉风箱、擦汗、喘气休息等动作。

  3、将肢体律动与歌曲伴奏结合起来,完整的表现乐曲。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大家赏析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跟森林中的铁匠一块参加劳动,一块去打铁,使大家知道了劳动是非常光荣的,大家要从小热爱劳动。

  5、板书设计

 
标签: 小学二年级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