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培育大家的良师,不需要鞭答和根打,不需要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那初中学生该读什么课外书呢?下面是我们精心为你整理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一块儿看看。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书目:外国文学类
1. 《鲁滨逊飘流记》 作者:迪福
2. 《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奥斯汀
3. 《大卫·科波菲尔》作者:狄更斯
4. 《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5. 《城堡》 作者:弗卡夫卡
6. 《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7.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歌德
8. 《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
9. 《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
10. 《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
11. 《茶花女》 作者:小仲马
12.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马塞尔·布鲁斯特
13.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14. 《静静的顿河》 作者:肖洛霍夫
15. 《诀别了,武器》 作者:海明威
16. 《战争与和平》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17. 《喧哗与骚动》 作者:福克纳
18. 《2、十二条军规》 作者:约瑟夫·海勒
19. 《飘》 作者:马格丽特·米切尔
20. 《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21. 《荷马史诗》 作者:荷马
22. 《一千零一夜》
23. 《神曲》 作者:但丁
24. 《堂吉诃德》 作者:塞万提斯
25. 《莎士比亚戏剧集》作者:莎士比亚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书目:人物传记类
1. 《领袖们》 作者:理查德·尼克松
2. 《哈默自传》 作者:阿曼德·哈默
3. 《艾科卡自传》 作者:艾科卡·诺瓦克
4. 《贝多芬传》 作者:罗曼·罗兰
5. 《雨果传》 作者:安德烈·莫洛亚
6. 《卓别林自传》 作者:查理·卓别林
7. 《梵高传》 作者:欧文·斯通
8. 《居里夫人》 作者:艾夫·居里《毛泽东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
9. 《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o伊文斯
10. 《甘地自传》 作者:莫汉达斯·甘地
11. 《拿破仑传》 作者:艾密尔鲁·特维克
12. 《邱吉尔传》 作者:解利夫
13. 《华盛顿传》 作者:华盛顿·欧文
14. 《林肯传》 作者:卡尔·桑德堡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书目:中国文学类
1.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2. 《雍正皇帝》 作者:2月河
3. 《胡雪岩全传》 作者:高阳
4. 《毛泽东诗词选》 作者:毛泽东
5.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6.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7.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8.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
9.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10. 《鲁迅选集》 作者:鲁迅
11. 《家》 作者:巴金
12.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13. 《子夜》 作者:茅盾
14. 《雷雨》 作者:曹禺
15. 《围城》 作者:钱钟书
16.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书:傲慢与偏见节选
伊丽莎白听到了那样的开头和如此的结论,不能不笑了一笑;不过,这可苦了班纳特太太,她本以为老公肯定会照着她的意思来对待这件事的,哪儿料到反而叫她大失所望。“你这话的意思是,我的好老爷?你事先不是答应了我,非叫她嫁给他不可吗?”
“好太太,”老公回答道,“我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帮忙。1、,请你允许我自由运用我一个人的书房。我真巴不能早日在自己书房里图个清闲自在。”
班纳特太太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可是并不甘心罢休。她一遍又一遍地说服伊丽莎白,一忽儿哄骗,一忽儿威胁。她想尽方法拉着吉英帮忙,可是吉英偏不想多管闲事,极其委婉地谢绝了。伊丽莎白应付得非常不错,一忽儿情意恳切,一忽儿又是嘻皮笑脸,方法尽管变来变换去,决心却一直如一。
这当儿,柯林斯先生一个人把刚才的那一幕深思默想了一番。他的把自己估价太高了,因此弄不知道表妹所以拒绝他,缘由到底何在。虽说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可是他别的方面丝毫也不感觉难过。他对他的好感完全是凭空想象的,他又以为她的妈妈肯定会责骂她,因此心里便也不感觉有哪些难受了,由于她挨她妈妈的骂是活该,不必为她过意不去。
正当这一家子闹得乱纷纷的时候,夏绿蒂·卢卡斯上她们这儿来玩了。丽迪雅在大门品碰到她,立刻奔上前去凑近她跟前说道:“你来了我真开心,这儿正闹得有趣呢!你知晓今天上午出了什么事?柯林斯先生向丽萃求婚,丽萃偏偏不愿要他。”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初一
①《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②《安徒生童话全集》安徒生著,叶君健译;
③《童年》高尔基著,刘辽逸译;
④《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著,范希衡译;
⑤《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⑤《红岩》罗广斌、扬益言著;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初二
①《青春之歌》杨沫著;
②《居里夫人传》埃里·居里著,友明彻译
③《钢铁是如此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译;
④《福尔摩斯探案集》柯南道尔著,丁钟华等译;
⑤《骆驼祥子》老舍著;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初三
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兰姆姐弟改写,萧乾译;
②《牛虻》伏尼契著,李俍民译;
③《高老头》巴尔扎克著,傅雷译;
④《家》巴金著;
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编。
牛虻的主要内容
6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些窗户都打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乎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里,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妈妈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非常不愉快,却一直不知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我们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年轻人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年轻人。亚瑟决定捐躯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挖空心思加以劝阻;但亚瑟感觉作一个真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到了少年时的女朋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太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块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连琼玛都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我们的幼稚无知,对神甫居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撼,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来是他的生身爸爸,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漠、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事实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取得了大伙的喜欢。此时,他又遇到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筹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忽然包围,牛虻掩护别的人突围,自己却由于蒙太尼里的忽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飞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与儿子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哪个都不可以放弃我们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开心的飞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过去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