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起,凉风瑟瑟。南方的小城,在经历了酷暑炙烤之后,也开始变得静谧,偶尔看到枯萎的树叶飘落,但依然看到了一地的枯黄。他的心情开始有的压抑,他已经意识到知晓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他想起了龚自珍的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默默地说念着:花谢了,叶落了,依依不舍,当我生命消逝的时候,我还能做啥?他告诉自己,还是要乐观的生活,即使生命消逝了,我依旧可以骄傲的离开。半年前,当他得知自己白血病的时候,曾一度不想告诉妈妈,妈妈是他唯一的亲人,他感觉如此的打击对于妈妈来讲实在太大。但,终究他需要让妈妈知晓我们的病情。妈妈知晓消息的那一刻,嚎啕大哭,他抱着妈妈说:母亲,不要哭泣。那一年他才19岁。
由于庭的缘由,初中毕业之后他就没再念书,17岁的他,开始了解生活的重压,看着妈妈憔悴的脸颊,他开始承担起一个男性的责任。虽然工资并不丰厚,但他非常自豪,终于可以让妈妈过上小康般的生活。
他了解要给予妈妈什么,6岁那年,还只能哭泣的[本文由www.gWdQ.com公文大全采集整理]他失去了爸爸的温暖,他不会那对于他意味着什么,只是躺在妈妈的怀里哭泣着。这十几年来,妈妈有机会再嫁,但终究没选择再嫁。日渐地长大,他知晓,这对于妈妈意味着什么。
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不会像刚开始那样胡思乱想。社会的力量让他感觉到了从没过的温暖。他对妈妈说:母亲,我是庆幸的,由于有那样多人来关注我。是的,他是幸运的,来自社会的爱心援助,让他对生命充满了期望。
一张张匿名的捐款,一封封鼓励的信件,让他对于生的渴望,愈来愈强。他积极配合着化疗,当头发开始掉落的时候,他告诉妈妈:母亲说,我不丑,虽然没了头发,但我依旧阳光,头发总会长出来的。
匹配的骨髓移植没找到,这对于他来讲是致命的。忽然有一天,当他的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不在恐惧生命,他感觉,应该回报给社会什么。那晚,他躺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妈妈像小时候般,爱抚着他的额头,他感觉特别的温暖。
他舍不能离开,由于妈妈,假若有一天他离去后,妈妈将孤独一身,那是何等的凄凉。他开始写着我们的遗嘱:他想捐掉我们的眼角膜,他想将我们的身体用来医院研究,他想将社会捐助的剩余的钱给那些需要帮的小孩,他将遗嘱藏在了床头底下。
天空开始飘起雪花,他的身体愈来愈差,呼吸开始出现苦难。大夫告诉他,必须要坚强。妈妈把他抱在怀里,他涩涩地微笑着,艰难地从床头下拿出一封信给大夫:大夫,假如可以,请满足我的愿望,我要用我的双眼看世界,我眷念生活。
那晚的雪花,飘了一夜,他躺在妈妈的怀里,永远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