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九年级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的文章,是智学网特地为大伙收拾的,期望对大伙有所帮!
一、选择题
1.“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这个公益宣传广告生动说明了
A.人的存活和进步不能离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进步,都是大家一同努力的结果
C.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总要受到肯定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的制约
D.社会是由个人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块的人类生活的一同体
2.下列是中学生亲社会的行为有
A.初中毕业后立即参加工作B.把节省下的零用钱买学习用品
C.好好学习、训练身体,找一份令家人认可的工作
D.做一名环保志愿者
3.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非常重要的应该是
A.承担对我们的责任B.承担对学校的责任
C.承担对家庭的责任D.承担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4.人类社会一直不断进步进步的,但在进步过程中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便阳光普照,鲜花满地,也会有阴暗和毒草。作为中学生的大家
A.不可以认清是非,只能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B.应离得远远的社会,防止社会消极丑恶现象对自己产生影响
C.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D.积极寻求爸爸妈妈的保护,以免受到伤害
5.达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C.“三个代表”要紧思想D.一个中国的原则
6.下列传统文化中,大家应予以摒弃的是
①万般皆下品,惟有念书高②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富贵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④三纲五常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7.近年来,国内十分看重对青少年革新意识和革新精神的培养,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科技革新大赛。青少年参加科技革新大赛活动
①训练了动手和实践能力②妨碍了文化课的学习
③有益于培养革新精神④是展示才能的渠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外来文化很多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生活。特别影响着大家的价值观和行为。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维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质
B.吸收所有外来文化,进步本民族文化
C.有剖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无所谓,顺其自然
9.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②勤劳勇敢③喜好和平④保护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这句话说明
A.挫折具备双重影响B.挫折只有消极用途,没积极用途
C.挫折是坏事,能够帮助人的成长D.挫折是好事,被人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11.生活难免有挫折。当挫折到来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可取
A.冷静对待,谋求成功,重树信心B.控制情绪,自我疏导,合理发泄
C.不屈不挠,探寻办法,走出困境D.放弃目的,回避挫折,选择坦途
12.关于挫折和革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文明在持续的革新中健全
②挫折勉励革新,革新战胜挫折
③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发展进取,勇于革新
④革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3.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扩大开放,提高革新能力,把“中国制造”的商品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由于
A.革新,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革新是成长的首要条件和准则
C.革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D.革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4.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合作价值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D.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
15.“生活最漂亮的补偿之一,就是大家真诚地帮其他人之后,也帮了自己。”这句名言主要告诉大家
A.合作可以使大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C.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就
D.合作可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16.合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重要是要
A.合理分工,科学计划B.准时交流沟通,消除隔阂
C.公平公正,合作共享D.统一指挥,服从大局
17.在角逐中,假如常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而常常成功也会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这说明
A.角逐会带来肯定的负面影响B.角逐是一种促进革新的机制
C.角逐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气D.角逐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18.某经理恪守“水平取胜”“服务到位”的经商之道,使我们的业务做得红红火火;而某老板在经营酒店的过程中,却耍尽了坑蒙拐骗、掺杂使假的小聪明,结果酒店非常快就关了门。这两个例子告诉大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取胜,需要做到
A.诚实守信B.勤劳节俭C.自立自强D.积极进取
19.几位中学生在新华网的“诚信问题大伙谈”栏目上,分别就诚信问题发表了我们的怎么看。下列看法中,你觉得正确的是
①诚信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撒谎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需要
③做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④建设诚信社会既要靠道德,又要靠法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在一个常见诚实守信的社会里,大家之间的信赖度高,凝聚力强,可以降低社会生活的矛盾、磨擦和冲突。这告诉大家
A.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B.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要紧条件
C.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需要
D.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角逐的规则
21.2011年四月二十五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向社会广泛征求建议。这表明
A.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立法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
C.国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同意公民的监督
22.右图《重磅出击》告诉大家如此一个道理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
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要紧首要条件
C.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要紧条件
D.法律和道德紧相连
23.2011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出通知需要,认真拓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特别要针对青少年拓展宣传活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大对青少年普法教育
①可以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②可以从根本上遏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③可以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
④能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④
24.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每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风尚
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日常的
D.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5.“徒法不足以自行。假如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就会破堤而溃。”这段话告诉大家
①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要紧②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
③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需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勉励大家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大家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不一样的年代,大家的民族面临着不一样的任务,也产生了不一样的精神支撑。今天,国内正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请将这部分精神加以提炼,总结概括出精神的内容。
你筹备在日常如何弘扬这部分精神?
27.2011年三月十一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了核泄漏。不知何时,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造成国内多个省市出现抢购现象,部分群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一些企业借机囤积或抬高价格,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手段,平抑盐价,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国家有关部门的做法体现了国内哪种治国策略?
有人觉得:企业不讲诚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这部分做法,一同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请加以评析。
28.某班班委会打算在全班范围内拓展“诚信学生”评选活动。请你热情参与下列活动与探究。
活动策划者设计了上面评价表。其中在评价内容一栏,他想到了表中的四个方面,请帮他再设计两个评价内容和本次活动的主题。
为何在班级拓展评选“诚信学生”的活动?请你谈谈。
周春同学是该班的一员,他虽然评价内容中的某些方面做得不够,但他积极参与并期望自己可以当选“诚信学生”,于是他鼓动组内的其他成员与他合作,完成了上表中的“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部分,全部评为出色。请从角逐与合作方法的角度对他这种行为作简要评价。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B
D
A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C
B
A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C
C
二、非选择题
2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喜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家要适应年代需要,不断丰富和进步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学习上勤奋刻苦,积极进取;日常艰苦朴素、不攀比、不浪费;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
27、依法治国有人觉得企业不讲诚信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正确的,但觉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这部分做法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错误的。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进步的要紧保证。企业的的生产与经营只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公平买卖,才会取得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进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积极手段是推行依法治国的体现。依法治国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只有用完善的法律规范、引导和制约大家的经济行为,保障大家合法的经济权益,才能维护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达成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全方位、协调、可持续进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28、作业从不抄袭;考试从不作弊;对老师、对同学从不说谎等。
①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②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一旦失信,在社会上就没办法立足,他或许会得利一时,但终究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守信的人具备好声誉,这笔无形的财富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的利益,能促进个人事业的成功。③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基本需要。④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需要。材料:活动拓展有益于增强学生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①从角逐角度看,他的角逐是一种不正当的角逐,违背了公平角逐的原则;他的角逐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他把角逐的成功与失败看得太重,他没在角逐中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没认识到角逐只是一种方法,不是目的,参与“诚信学生”角逐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诚信做人的品质。②从合作的角度看,善于合作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公平公正需要打造遵守道德和法律与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他与组内同学相互包庇,弄虚作假,违背了上述原则。因此他们的合作不是真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