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同学们,你们知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对,就是国内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说的,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鲁迅12岁时到三味书屋学习,在哪儿攻读诗书近5年。但就在他13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爸爸长期患病小小的年纪便承担起成人的责任。他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妈妈料理家务。由于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在尽力帮妈妈料理家务的同时,争分夺秒,勤奋刻苦地读书。
有一次,爸爸重病,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房,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身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我们的座位上。
第二次,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将来必须要早起,不可以再迟了。
将来的日子里,爸爸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房去买药,家里大量活都落在鲁迅的肩上。他天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房,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的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达成了我们的诺言。我肯定加倍努力,做一个守诺言的人。”后来爸爸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那个曾经让鲁迅留下深刻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勉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进。
鲁迅不仅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他还使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鲁迅天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抹清洁,把手洗清洁,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很多书籍,特别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小说。一直到17岁,鲁迅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课外广泛阅读各种杂书,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发展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将来思想与文学的进步奠定了宽广深厚的常识基础。
中学生写作教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