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4年陕西延安关于做好普高招生工作的公告,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各县(市、区)教科体(教体)局、市直有关单位(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大普高招生管理,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进步,依据陕西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普高招生工作的公告》(陕教基二办〔2024〕11号)和延安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延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公告》(延市教招〔2024〕4号)需要,现就做好我市2024年普高招生工作公告如下。
1、加大招生工作管理
全市普高招生工作实行省级指导、市级统筹管理、县(市、区)具体推行的工作机制,市中招领导小组全方位负责对普高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和监督检查。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拟定招生细节,并组织推行。全市所有普高根据市上下达的招生计划、规定的招生范围、确定的招生时间,在市考试管理中心的统一组织下,通过延安考试招生管理软件进行志愿填报、集中录取、审察确认。
2、落实普高招生规定
(一)招生资格。凡我市行政地区内的省级示范普高、省级标准化普高,与新建未满三年的一般普高,方拥有招生录取资格。建校已满三年但未通过省级标准化普高评估的一般普高中止招生,年检不合格、遭到停止招生资格处置的民办普高不能招生,均不能分配招生计划。
具备体育艺术等专长生招生条件的普高依据本校办学特点和实质需要,提出专长生招生申请(含招生方法和招生计划),经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逐级审核批准后方可招收专长生。
(二)招生范围。坚持推进属地招生,实行公民同招。地处设区市城区的省级示范普高主要在所在区或若干城区内招生(市属学校:延安中学、延安实验中学主要面向宝塔区、安塞区招生;宝塔区属学校:延安新区高级中学主要面向宝塔区招生),并按比率继续压减面向全市的招生计划,到2027年全方位达成属地招生。其他县(市、区)公办普高和民办普高均在本县(市、区)域范围内招生。
市属普高专长生可在全市范围招生;县(市、区)属普高专长生在本县(市、区)域范围招生。志丹县高级中学足球专长班面向全市招生。
(三)招生计划
1.严格落实普高招生计划市级核准、省级备案规范。县(市、区)普高的招生计划和定向招生计划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及分配,市属普高的招生计划和定向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提出及分配。市教育局根据统筹推进职普协调进步,合理调控普高学位供给和招生规模,适应改改革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的需要,依据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数、申报计划、普高办学条件及规模、国家规定班额标准、往年招生等状况,核准全市公办、民办普高招生计划,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后下达实行。所有普高起始年级班额应控制在50人以内,杜绝高一新增大班额。
2.普高招生计划分全市统招计划、县(市、区)统招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专长生招生计划。
全市统招计划。地处设区市城区的省级示范普高(陕西延安中学、延安实验中学、延安新区高级中学)面向全市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主要招生范围外的县(市、区)域所属初中学校(含民办)。
县(市、区)统招计划。县(市、区)域内的普高(含民办普高)面向本县(市、区)招生。
定向招生计划。省级示范、省级标准化普高(含民办)高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招生范围内的初中学校(含民办)。定向招生计划不能跨地区分配。
专长生招生计划。专长生招生计划纳入普高统一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能超越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志丹县高级中学足球专长班招生计划依据练习组队需要确定。
3、规范组织招生录取
(一)录取依据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道德与法治、物理各80分,体育与健康、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各60分,满分820分,以原始分数计入普高招生录取总分;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划分标准与比率、分数与等级转换方法等根据延市教基〔2020〕14号实行,以等级呈现并作为普高招生录取依据。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根据规定程序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评价,并以A(出色)、B(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方法呈现。
3.定向生资格。初一在中学生源学校入学并打造正式学籍,连续三年在该中学生源学校就读且学籍一直在该校的应届毕业生。因大病办理休学、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低于三年的毕业生,因户籍迁移、工作调动等原因正常转学并在毕业学校连续就读两年以上的毕业生,但须提供有关证明。经学校审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且公示(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各中学生源学校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审定结果,于7月8近日在延安考试招生管理软件(https://124.116.27.122:8084/)完成定向生资格标识工作。
4.录取必须具备条件。以学生当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等级为基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须达到当年各县(市、区)普高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信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为2个及以上D等级者,普高不予录取(初二学生初次参加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成绩不合格或因其他缘由未参加考试的可申请下一年度补考,并以初次考试成绩等级作为普高招生录取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5个维度中2个B等级以下者省级示范普高不予录取,一个C等级以下者省级标准化普高不予录取,2个D等级者普高不予录取;音乐、美术须达到合格等级。
(二)招生最低控制线
1.统招最低控制线。市教育局、市考试管理中心会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2024年市上下达的普高招生计划和市考试管理中心提供的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县(市、区)提出普高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建议。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确定,并在填报志愿录取前函报市教育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备案。
2.专长生招生最低控制线。考试报名专长生的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须达到考试报名学校所在县(市、区)的普高最低录取控制线。考试报名志丹县高中足球专长班的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须达到本县普高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
(三)志愿填报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自主选择户籍地或学籍地其中之一填报普高志愿,并参加普高新生录取。普高志愿分为全市统招志愿、县(市、区)统招志愿、定向志愿、专长生志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干扰、诱导考生填报志愿,不能更改考生志愿。
1.全市统招志愿。陕西延安中学、延安实验中学、延安新区高级中学主要招生范围外的县(市、区)考生可依据3所高中下达的生源初中学校(即考生学籍所在初中学校)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全市统招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县(市、区)统招志愿录取。
2.县(市、区)统招志愿。可填报1至6个统招志愿学校,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学籍、户籍信息以中考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3.定向志愿。只能填报1所学校,须和县(市、区)统招A志愿相同,定向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被县(市、区)统招志愿录取。
4.专长生志愿。只能填报拥有专长生招生资格且参加该校专业测试合格的普高,专长生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志愿录取。
(四)招生录取
根据成绩优先、服从志愿;综合评价、关注专长;底线控制、录满为止的原则,实行专长生、全市统招生提前录取,定向生、县(市、区)统招生统一录取,并同步公布录取结果。
1.专长生录取。具备招生资格的普高在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管理机构指导和监督下,拟定专长生招生推行细节,负责组织报名、资格审察、专业测试、划定合格线及结果公示等工作。各招生学校务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2日内,将专业测试成绩合格线、专业测试成绩合格且普高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达到考试报名学校所在县(市、区)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名单报市考试管理中心。依据专业合格名单和考生志愿,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专业测试成绩按比率折算综合成绩(折算方法由招生学校公布)排序,结合招生计划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为止。未在在线报名、未填报专长生志愿的考生,一律不能作为专长生录取。
2.全市统招生录取。按考生所在中学生源学校填报相同种类志愿的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从高到低,根据平行志愿原则录取。3所招生学校全市统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与主要招生范围内招生最低控制线实行同一最低控制线。3所招生学校没有完成的全市统招计划纳入该校主要招生范围的统招计划。
3.定向生录取。市考试管理中心根据各招收定向生的普高招生计划和考生统招志愿进行模拟投档,形成各普高模拟分数线,在此分数线基础上,确定定向生分数线。对符合定向生资格和达到志愿填报学校定向生分数线的考生,按其所在中学生源学校填报相同种类志愿的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定向生指标,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确保定向生招生计划高比率完成。定向生计划没有完成的纳入学校统招计划。
4.县(市、区)统招生录取。依据普高(含民办普高)统招计划和考生志愿,在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的考生中,根据平行志愿录取原则录取。
(五)录取结果。市中招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普高招生录取工作会议,通报录取状况,并进行现场确认。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登录延安考试招生管理软件(https://124.116.27.122:8084/)下载打印《录取公告书》和《录取卡》并发给各录取学校。各普高须将加盖公章的《录取公告书》发放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持《录取公告书》在规定时间报到注册。无故逾期未报到注册的考生,视为自动舍弃入学资格,其他普高不能录取该生,不予注册普高学籍。《录取卡》作为新生注册学籍的依据,根据需要粘贴至《陕西延安普高学生学籍档案册》规定地方。
(六)学籍打造。严格实行《陕西普高学生学籍管理方法》和人籍一致、籍随人走需要,严格普高新生学籍打造各环节审核,确保录起名字单、学籍注册、实质在校就读相一致。招生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统一招生结果做好学生学籍转接审核。严禁招收普高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生,严禁空挂学籍、违规打造学籍、无本校学籍实质就读等行为。
4、统筹特殊群体招生
(一)保障特殊群体子女平等考试升学权利。要根据省级有关文件规定,做好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
(二)认真落实教育优待政策。依据《陕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范改革推行建议》(陕教规范〔2017〕9号)有关规定,除国家规定的照顾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原则上一律取消。军人子女、公安子女、消防救援队伍职员子女根据《陕西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推行方法》(陕政〔2023〕152号)有关规定享受教育优待录取政策。同时拥有多项加分的,只按最高中一年级项加分,不累加。
5、加强监督问责力度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各普高要严格实行教育部普通中小学生招生十项严禁纪律需要,要把普高招生工作纳入教育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阳光招生专项行动的要紧内容,公布并畅通举报和申诉途径,严格实行招生工作问责规范,从严查处招生工作中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时准确做好政策解析,积极回话群众关切,防范解决舆情风险,严禁普高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私自设定分数线,蓄意不真实宣传;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喜报和升学率,坚决杜绝因宣传内容不规范不准确、宣传解析不到位而致使群众误解、导致负面影响。市教育局将对普高招生录取全程监督、随机检查,对违规招生行为,将视其情节予以通报、撤销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称号,调减下一年招生计划、停止招生或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并依规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职员的责任。
有专长生招买卖向的普高务于2024年7月4近日,将专长生招生工作策略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赞同后报市教育局备案,通过备案后方可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