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词汇常识
导语:现实日常,马后炮是一个贬义词,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才说自己有先见之明,说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如此,指大家主观认识和行动落后于客观实质的某些状况。下面我们带来马后炮这一词汇常识,欢迎知道。
注音:
mǎ hòu pào
解释:
象棋术语。比喻事后才采取手段,但已无济于事。
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使用方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不准时的举动
造句:
1、我理想中的世界是天下大同的无国籍状况,因此被概念为“无政府”。这其实更是一种马后炮的说法,而不是一个中心目的。
2、事实上,说这类不满足以使公民反抗领导人的,只是在放马后炮而已。
3、大家不可以草率地指责袁奇峰如此的专家没勇气,不敢事前、事中表达我们的反对建议,非得要放“马后炮”,而是由于现实语境不允许。
4、消防安全多下准时雨,消防教育少放马后炮。
5、安全多下准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
6、只有历史上的傻子才说"这类哲学家都是些马后炮"。
7、事情已经过去了,目前放马后炮还有哪些意思?
8、事情发生之前你说你没方法,目前就了解做马后炮,其他人做好了,你就说你早就了解如此子做了。
9、他做事跟他下棋一样,不是马后炮,就是举棋不定,没一点主见。
10、别大意了,小心马后炮!
同义词:
事后诸葛亮
反义词:
悠然自得、泰然处之
意思:
象棋术语。比喻不准时的举动。